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拾得  拼音:shí dé
1.揀獲、拾取。如:「他于路旁拾得一百塊?!?br />2.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約西元七世紀末至八世紀初在世,生卒年不詳。相傳天臺山國清寺僧豐干行至赤城,于道傍拾獲,遂攜入寺中為僧,故稱為「拾得」。與寒山子交游,有偈詞,附于《寒山集》中。
《漢語大詞典》:無本(無本)
(1).沒有樹根。參見“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2).沒有本源,沒有本始。禮記·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宋 朱熹 《答董叔重書》:“ 伊川 所謂其道充大是也,非無本而漸生之謂。”
(3). 唐 詩人 賈島 初為浮圖,法號 無本 。 唐 韓愈 《送無本師歸范陽》詩:“ 無本 於為文,身大不及膽。” 宋 蘇轍 《贈張?zhí)枭饺恕?/a>詩之一:“故人相見不相識,空怪解吟 無本 詩。”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賈島》:“ 島 字 浪仙 , 范陽 人。初為浮圖,名 無本 ?!?/div>
《國語辭典》:道濟(道濟)  拼音:dào jì
清代一位僧人的法號。字石濤。為著名畫家。以石濤知名,精于山水繪畫,對后代繪畫有極深的影響。
《國語辭典》:澄觀(澄觀)  拼音:chéng guān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738~839)俗姓夏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十一歲依寶林寺霈禪師出家。二十一歲受具足戒后,到處參學,于戒律、天臺、華嚴、南北禪法無不鉆研,而歸心于華嚴,以中興華嚴宗為己任,為華嚴宗四祖。他吸收了天臺和禪宗的思想,致力推動禪教一致的思想,對中唐以后的佛教影響頗深。弟子有一百馀人,著名的有宗密、僧睿、法寶等。賜號「清涼國師」。著作弘富,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二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十卷等。
《國語辭典》:智周  拼音:zhì zhōu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徐,濮陽(今屬河南)人。中國佛教唯識宗三祖,他繼承窺基、慧沼的學說,并將唯識宗旨傳與新羅僧人智鳳、智鸞、智雄及日本學僧玄昉等人。使唯識宗流傳海外。
《國語辭典》:道生  拼音:dào shēng
晉宋間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魏,鉅鹿(今河北省鉅鹿縣)人。幼隨竺法汰出家,后問學于鳩摩羅什和佛馱跋陀羅。以慧解著稱,在當時漢譯典籍未完備的情況下,常見人所未見,如立善不受報、頓悟成佛之義。著有《法華經疏》、《維摩經疏》、《法身無色論》、《佛無凈土論》等多種,可惜多已亡佚,現存的只有《法華經疏》(存二卷)、〈答王衛(wèi)軍書〉一篇行世。
《國語辭典》:慧遠(慧遠)  拼音:huì yuǎn
東晉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334~416)俗姓賈,雁門樓煩(約在今山西寧武附近)人。初學儒家、老、莊,二十一歲往太行恒山(今河北曲陽西北)參見道安,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后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于般若,并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凈土,故后世凈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國語辭典》:智永  拼音:zhì yǒng
南朝陳時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王,名法極,為東晉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山陰永欣寺僧,號永禪師。善書法,能兼諸體,真草書尤勝。相傳曾書《真草千字文》八百本,分送浙東諸寺,今尚存墨跡一本,刻本一種(關中本)。
《國語辭典》:普光  拼音:pǔ guāng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玄奘弟子。擔任玄奘譯經的筆受。著有《俱舍論記》三十卷、《俱舍論法寶宗原》一卷。也稱為「大乘光」。
《國語辭典》:文益  拼音:wén yì
五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885~958)俗姓魯,南唐馀杭(今屬浙江)人。為當時高僧,七歲出家。曾從希覺律師學律,希覺贊為我門之游夏。后南游跟長慶禪師參學,而在漳州羅漢寺桂琛禪師處開悟,李升迎住報恩寺,號稱「凈慧」。晚年住金陵清涼院傳法,四方求法的僧人,不下千人。死后謚號大法眼,其法系也稱為「法眼宗」。著有《宗門十規(guī)論》。
《國語辭典》:惠崇  拼音:huì chóng
宋代一位高僧的法號。生卒年不詳,建陽(今屬福建)人。工畫水禽,尤擅于繪水鄉(xiāng)景色,以鵝雁鷺鷥?yōu)辄c綴,人稱「惠崇小景」。王安石與蘇軾均欣賞其畫作。
《國語辭典》:行思  拼音:xíng sī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劉,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禪宗六祖慧能的弟子。后住青原山靜居寺弘揚禪法,開青原一系,禪宗五家中的曹洞、云門、法眼都是他的法嗣。弟子有希遷等。
《國語辭典》:寶志(寶志)  拼音:bǎo zhì
南朝齊梁一位高僧的法號。金城人,俗姓朱。年輕時曾在建康道林寺出家。齊武帝時認為他在惑眾,因此關入建康獄。至梁武帝時則迎入宮內,極為禮重,世稱為「寶公」。見《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太平廣記。卷九○。異僧。釋寶志》。也稱為「志公」。
《國語辭典》:靈祐(靈祐)  拼音:líng yòu
唐代禪師的法號。俗姓趙。福州長溪(治所在今福建霞浦南)人。溈仰宗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十五歲時,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師出家,二十三歲到江西參百丈懷海禪師。開悟后,奉懷海之命,前往人煙稀少的溈山(今湖南省寧鄉(xiāng)縣西)開法。武宗法難時,暫充農民。大中初,湖南觀察使裴休將他迎出,從此禪風大盛,僧眾多達一千五百人。敕謚「大圓禪師」。
《國語辭典》:慧能  拼音:huì néng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638~713)俗姓盧,祖籍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三十多歲到黃梅從弘忍學法。后回韶州,住在曹溪寶林寺傳授禪法。住曹溪三十年,雖武后、中宗召請,終不赴京。禪宗自初祖以來,無頓漸之分,自六祖慧能開啟頓門,嗣后并成為禪宗的正統(tǒng)。得法弟子四十人,其后支派并起,成為唐以后中國佛教的主流。也作「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