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道實(道實)
(1).治國之道的實際內(nèi)容。 漢 荀悅 申鑒·政體:“為政之方也,惟修六則以立道經(jīng)。一曰中,二曰和,三曰正,四曰公,五曰誠,六曰通。以天道作中,以地道作和,以仁道作正,以事物作公,以身極作誠,以變數(shù)作通。是謂道實?!?br />(2).符合實際道理。 漢 王充 論衡·對作:“夫 仲舒 言災異之事, 孝武 猶不罪而尊其身,況所論無觸忌之言,核道實之事,收故實之語乎?”
《漢語大詞典》:帝猷
帝王治國之道。后漢書·蔡邕傳:“皇道惟融,帝猷顯丕;汦汦庶類,含甘吮滋?!?晉 庾闡 《樂賢堂頌》:“洋洋帝猷,恢恢天造;思樂云基,克配祖考?!?南朝 梁 沈約 《梁三朝雅樂歌·俊雅》:“ 漢 之得人,帝猷乃理?!?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近日典掌誥命,多不得其人,如 陳 某 王 某 許 某……此三人者,恐不足以發(fā)揮帝猷,號令四海?!?/div>
分類:帝王治國
《漢語大詞典》:禹謨(禹謨)
大禹 治國的方略。 宋 范仲淹 《依韻酬李光化敘懷》:“公餘更勵經(jīng)邦業(yè),思為清朝贊 禹 謨?!?宋 陳師道 《登鵲山》詩:“樸俗猶 虞 力,安流尚 禹 謨?!?/div>
《漢語大詞典》:政典
(1).記載治國的典章或制度的書籍。書·胤征:“政典曰:先時者殺無赦?!?孔 傳:“政典, 夏后 為政之典籍?!?span id="phzplfb" class="book">《南史·齊紀上·武帝論》:“御袞垂旒,深存政典?!?br />(2).指政策和制度。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批諭旨:“上於即位后,慮本章或有所漏洩,故一切緊要政典俱改命摺奏,皆可封達上前,無能知者?!?朱光潛 《談文學·文學與人生》:“從前關(guān)心政教的人要在民俗歌謠中窺探民風國運,采風觀樂在 春秋 時還是一個重要的政典?!?/div>
《漢語大詞典》:居成
謂身居治國之位。忠經(jīng)·廣至理章:“端旒而自化,居成而不有,斯可謂致理也已矣?!?/div>
分類:治國
《漢語大詞典》:王佐才
(1).輔佐帝王創(chuàng)業(yè)治國的才能。 三國 魏 曹植 《薤露行》:“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羣?!?唐 孟浩然 《送丁大鳳進士赴舉呈張九齡》詩:“吾觀《鷦鷯賦》,君負王佐才?!?明 喬世寧 《何先生傳》:“及讀《何子》十二篇,又嘆有王佐才?!?br />(2).輔佐帝王創(chuàng)業(yè)治國的人才。后漢書·王允傳:“ 郭林宗 嘗見 允 而奇之,曰:‘ 王生 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唐 李白 《書情贈蔡舍人雄》詩:“夫子王佐才,而今復誰論?” 清 凌揚藻 蠡勺編·李長源近張子房:“ 漳浦 藍玉霖 曰:‘ 李泌 ,王佐才也?!?/div>
《漢語大詞典》:四術(shù)(四術(shù))
(1).詩、書、禮、樂四種經(jīng)術(shù)。《禮記·王制》:“樂正崇四術(shù),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文帝紀》:“故詔以三德,崇以四術(shù),用能納諸義方,致之軌度?!?span id="z7z7bh9" class="book">《通典·選舉一》:“詩、書、禮、樂,謂之四術(shù)。四術(shù)既修,九年大成?!?br />(2).治國的四種方法。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術(shù)。一曰忠愛,二曰無私,三曰用賢,四曰度量?!币徽f指忠愛、無私、用賢、簡能。見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治道·四術(shù)。
(3).指四方的通道。《文選·左思〈詠史〉詩之四》:“冠蓋蔭四術(shù),朱輪竟長衢?!?李善 注引廣雅:“術(shù),道也?!?/div>
《漢語大詞典》:魯?shù)溃數(shù)溃?/div>
(1). 魯國 境內(nèi)的道路。《詩·齊風·南山》:“ 魯 道有蕩, 齊 子由歸?!?孔穎達 疏:“言 魯 之道路有蕩然而平易, 齊 子 文姜 從此道而歸於 魯 ?!?高亨 注:“ 魯 道,往 魯國 去的大道?!?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汶水:“ 汶水 又南逕 鉅平縣 故城東,而西南流,城東有 魯 道,所謂‘ 魯 道有蕩, 齊 子由歸’者也。” 清 錢謙益 《曲阜道中》詩:“日落郊坰瞻 魯 道,霜清場圃繪 豳 風?!?br />(2). 魯國 的治國之道。史記·魯周公世家論:“余聞 孔子 稱曰‘甚矣 魯 道之衰也! 洙 泗 之閒齗齗如也’。觀 慶父 及 叔牙 、 閔公 之際,何其亂也?” 章炳麟 《游仙與黃侃聯(lián)句》:“羵羊出深井, 魯 道棼難修?!?/div>
《漢語大詞典》:五就
(1).五匝。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zhí)鎮(zhèn)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鄭玄 注:“五就,五帀也?!?br />(2).《孟子·告子下》:“五就 湯 ,五就 桀 者, 伊尹 也?!?趙岐 注:“ 伊尹 為 湯 見貢於 桀 ,不用,而歸 湯 。 湯 復貢之,如是者五。思濟民,冀得施行其道也?!蔽寰?,五次歸于。后因以借指辛勞治國的賢臣。陳書·后主紀:“但空勞宵夢,屢勤史卜,五就莫來,八能不至?!?/div>
《漢語大詞典》:主道
(1).君主治國之道。管子·明法:“所謂治國者,主道明也;所謂亂國者,臣術(shù)勝也?!?span id="pfftzh3" class="book">《荀子·正論》:“主道明則下安,主道幽則下危?!?span id="vf3ljht" class="book">《韓非子·愛臣》:“是以姦臣蕃息,主道衰亡?!?span id="nbhnnxn" class="book">《呂氏春秋·分職》:“人主之不通主道者,則不然?!?br />(2).謂古代在喪禮中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禮記·檀弓下:“銘,明旌也,以死者為不可別已,故以其旗識之。愛之斯録之矣,敬之斯盡其道焉耳。重,主道也?!?鄭玄 注:“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孔穎達 疏:“言始死作重,猶若吉祭木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喪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span id="5dx3njd" class="book">《晉書·禮志中》:“以二瓦器盛始死之祭,繫於木,裹以葦席,置庭中,近南,名為重,今之兇門是其象也。禮,既虞而作主。今未葬,未有主,故以重當之。稱為主道,此其義也?!?br />(3).猶言東道。 宋 梅堯臣 《沉學士景休知真州》詩:“家風自有 東陽 詠,主道新移 北海 罇?!?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鬧榭》:“我與 次 兄原有主道,正該少申敬意。”
《漢語大詞典》:議道(議道)
(1).議論大道;探討治國之道。禮記·表記:“是故君子議道自己,而置法以民?!?孔穎達 疏:“好仁之法,須恩惠及人,當恕己而行,故君子謀議道理,先自己而始?!?宋 強至 《回徐州知府趙尚書書》:“宣風巨屏,方尊外牧之權(quán);議道中臺,行貳上公之舊?!?明 徐學謨 《歸有園麈談》:“恥惡衣食者,未足議道;美其宮室者,必損令名。”
(2).擬議取道。明史·宦官傳一·王振:“ 振 初議道 紫荊關(guān) ,由 蔚州 邀帝幸其第,既恐蹂鄉(xiāng)稼,復改道 宣府 ?!?/div>
《漢語大詞典》:治典
治國的法典。周禮·天官·大宰:“一曰治典,以經(jīng)邦國,以治官府,以紀萬民?!?/div>
分類:治國法典
《漢語大詞典》:居國(居國)
(1).統(tǒng)治國家。《孔子家語·六本》:“居國有道矣,而嗣為本。” 漢 王充 論衡·答佞:“然而居國有土之君,曷為常有邪佞之臣與常有欺惑之患?”
(2).指所統(tǒng)治之國。史記·吳王濞列傳:“然其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br />(3).指定居之部族或國家。 梁啟超 《論中國學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一節(jié):“凡人羣進化之公例,必由行國進而為居國,由漁獵進而為畜牧,由畜牧進而為耕桑?!?/div>
《漢語大詞典》:烹小鮮(烹小鮮)
《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河上公 注:“鮮,魚。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治國煩則下亂?!焙蟊扔髦螄忝裰?。 唐 高適 《過盧明府有贈》詩:“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鮮。”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烹小鮮之訛:“ 老子 言治大國若烹小鮮,言烹小魚者不事割鱗剖腹,意在簡便耳?!?/div>
《漢語大詞典》:講治(講治)
(1).講求治國之道。 宋 強至 《代張龍圖謝二府書》:“惟本朝之講治,重全 蜀 之分麾,長材多擇于近班,撫眾要明于遠略?!?br />(2).講習研治。 宋 張載 《經(jīng)學理窟·學大原下》:“學不長者無他術(shù),惟是與朋友講治,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