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黃俊 朝代:清末至現(xiàn)當代

人物簡介

簡介
號弈樓,字黃山,以字行,湖南長沙人。癸卯舉人。1905年,與劉笏云等創(chuàng)辦湖南優(yōu)級師范學堂,任庶務長兼教習;旋東渡日本考察教育,經黃興、周震麟介紹,加入同盟會,回國后從事革命活動。辛亥后,出任湖南省都督府秘書長,因與譚延闿意見不合而辭職。湯薌銘入湘,曾被捕入獄,不久即任湖南省電報總局、榷運總局局長等職。后與友人共同經營礦業(yè)、茶葉、輪運等實業(yè)。1924年,赴廣州、上海等地參與反對北洋軍閥活動。孫中山逝世,因不滿蔣氏專政,遂絕意仕進。三十年代,任湖南大學文學教授??箲?zhàn)勝利后,受聘為湖南省文獻委員會委員、省志《教育志》撰述人,《湖南教育》月刊特約撰稿人。程潛主湘時,為湖南省政府高等顧問。建國后任湖南省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著有《弈樓詩稿》《弈樓文集》《居樓隨筆》《詩學通論》《弈人傳》。
張超南 朝代:清末至現(xiàn)當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超南(1876年—1955年),原名海樓,字蟹廬,福建永定縣人,清末民初官員,燈謎界知名人士。張超南9歲時,經其父的幕僚指引,參加了縣試、府試、院試,中秀才。后來,他隨父親遷居湖南辰州。1891年,他17歲時參加了光緒辛卯科鄉(xiāng)試,中舉人。1892年,他到北京參加會試,中貢士,又經劉可毅試中二甲進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此后,他歷任湖南新寧縣、湘潭縣、善化縣、衡山縣等縣知縣。不久,他升任大理院推事,特用四川道加布政使銜。中華民國成立后,他歷任湖南省省長、肅政廳肅政史、平政院評事、大總統(tǒng)府顧問、參議院議員等職。退休后,他住在北京,和弟弟張起南發(fā)起組織燈謎社。晚年,他隨兒子住在上海,掛名《永定縣志》總纂,1942年他在上海為《永定縣志》撰寫了總序言。1955年,張超南逝世。
仇元璹 朝代:清末至民國

人物簡介

維基
仇元璹(1883年—1943年),字紹樓,山西省曲沃縣人,畢業(yè)于山西西學專齋法律專門科,宣統(tǒng)三年進士。其孫仇鈞(仇小豹)是著名相聲、喜劇演員。
姚萬瑜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85—1909 【介紹】: 清廣東平遠人,字碧樓。于廣州求學時,結交趙聲等,參加革命。光緒三十四年與鄒魯、趙聲等擬運動廣州巡防營起義,事泄,亡走香港,后病死。

人物簡介

全臺詩
謝國文(1887~1938)字星樓,號省廬、醒廬、醒如,又號稻門老漢、旭齋主人、彧齋、蕉園。筆名柳裳君、謝耶華、赤崁暢仙、空庵、小阮、江戶野灰、新羿、小暢仙。臺灣臺南人。少有詩名,為邑庠生謝友我之長子。明治三十九年(1906)與其叔父謝維巖及臺南文人趙云石、陳瘦云等共同創(chuàng)設「南社」。大正四年(1915)赴日本東京留學,畢業(yè)于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部。大正十年(1921)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愿運動,著有〈臺灣議會設置請愿歌〉。大正十二年(1923)撰寫白話小說〈犬羊禍〉諷刺臺灣的御用士紳,刊載于《臺灣》雜志,頗受矚目。昭和七年(1932)任《臺灣新民報》學藝部客員,為臺灣新文化啟蒙運動的有力人士。曾多次前往中國,遍游名山大川。昭和十三年(1938)病卒?! ≈x氏雅好文藝,多詩古文辭之作,尤擅于燈謎。臺南詩人王開運謂其詩文不拘一格,每匠心獨運,出語驚人;往往于酒酣耳熱時,發(fā)為悲歌慷慨之論;而蒔花煮茗時,則喜作冷眼傍觀語。近人王國璠曾總論其詩風曰:「細窺所作,典而不佻,婉而善諷,深得溫柔敦厚之旨。晚年趨于雄邁,凌轢今古,頗有高青丘、李空同風格?!股阶髌方浧湔芩弥x汝川蒐集,共得詩約三百首、燈謎數百條、文五篇。共分詩鈔、吟馀、唱和、文稿、燈謎等五集,前冠諸家序、題詞,后附謝友我親友唱和集,總為《省廬遺稿》,于民國四十三年(1954)排印出版。(施懿琳撰)
金問洙 朝代:清末至現(xiàn)當代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金問洙(1891-1964) 字通尹,號率樓。平湖人。兆蕃子。先后在上海復旦公學理科、天津北洋大學土木工程科畢業(yè)。民國6年執(zhí)教于安徽合肥第五中學,后任復旦大學教授、理學院院長,天津北洋大學教務長、代理校長,復旦理工學院院長,青島工學院院長等。精通理工,復擅文史。有《率樓韻文選》。

人物簡介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
汪精衛(wèi)(1893—1944),本名汪兆銘,字季新,號精衛(wèi),廣東番禺(今廣州)人。畢業(yè)于日本政法大學、 辛亥革命后,又留學法國。1910年3月,謀炸清攝政王載灃,事泄被捕,被判處終身監(jiān)禁。曾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黨副總裁、國民參政會議長。1938年12月潛逃越南,發(fā)表“艷電”,公開投降日本。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汪偽國民政府,任行政院長兼國府主席。1944年11月,病死于日本名古屋。有《雙照樓詩詞稿》。
詞學圖錄
汪兆銘(1883-1944) 又名精衛(wèi),字季新。番禺人。有《汪精衛(wèi)文存》、《汪精衛(wèi)集》、《雙照樓詩詞稿》。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劉鵬年(1896-1963),字雪耘,湖南醴陵人,自號鞭影樓主。南社社員劉澤湘子。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陳小翠(1902-1968),又名玉翠、翠娜,別署翠候、翠吟樓主,齋名翠樓。女,浙江杭縣人。擅長國畫,十三歲能詩,有神童之稱,后從楊士猷、馮超然學畫。擅長工筆仕女和花卉畫,風格雋雅清麗,饒具風姿。擅書法,筆致清峭,有俊拔挺秀之趣。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著有《翠樓吟草》十三卷等。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丁寧(1902—1980) 原名瑞文,號懷楓,別號曇影樓主。原籍鎮(zhèn)江,隨父遷揚州。受業(yè)于揚州名宿戴筑堯。十三父歿,十六適黃姓,生一女夭,黃紈绔子,懷楓備受虐待,毅然離異,終不再嫁。三十年代初與夏承燾、龍榆生、王叔涵、任心叔相識唱酬??箲?zhàn)間奉母避走,母死無依,飄零無地。四十年代經人介供職南京圖書館,建國后調至安徽省圖書館任古籍管理員,晚年受聘安徽省文史研究館。有《還軒詞》。
還軒詞·自序
余幼嗜韻語,九歲誦唐詩,至月落烏啼、煙籠寒水等句,輒悄然似有所會。乃學為小詩,年十二,積稿盈寸,顧咿嚘稚俗,幾類盲詞。及長以屢遭家難,處境日蹙,每于思深郁極時又學為小詞,以遣愁寂。初亦隨手棄置,自丁卯春始稍稍留稿,至癸酉成曇影集一卷,多半感逝傷離之作。甲戌以后情境稍異,得與詞壇諸公時通聲氣,至戊寅春成丁寧集一卷,唱酬之作占半數。自戊寅夏至壬辰秋,歷時十五年,其間備經憂患及人事轉變,成懷楓集一卷,是后即不更作。蓋知措語凄抑,已成積習。處幸福之世,為酸楚之音,言不由衷,識者所戒。于是結束吟箋,悉付塵篋,蠹穿鼠齧,已漸忘懷。而吳興周君子美,古道熱情,知余最久,憫身世之畸零,恐蕪詞之散失,愿為付印,并任校訂之勞。竊念叩缶之音,本不應浪耗楮墨。第以一生遭遇之酷,凡平日不愿言不忍言者,均寄之于詞。紙上呻吟,即當時血淚。果能一編暫托,亦暴露舊社會意識形態(tài)之一法也。   一九五七年八月    丁寧
還軒詞·重印還軒詞序
還軒詞三卷系一九五七年八月老友周子美先生所代印,二十年來分贈友好,已僅存一冊及底稿數紙。今秋先生及施蟄存先生來函,均有重印還軒詞之議,時余久病新痊,視力愈衰,一時無從著手。比鄰卓君孟飛,青年好學,知余所苦,愿任??樦畡冢瑥陀诘赘逯袚褚欢闪粽?,按序補錄于三卷之內,癸巳入皖以后所作為一廠集一卷。全書共四卷,總二百零四闋,皆承周施兩先生力助始克完成,謹此志謝。再此書編繕校印皆卓君獨力完成,附此志感。   一九八零年二月    丁寧
還軒詞存·初校跋
右《還軒詞存》三卷,余友丁君懷楓之舊作也。君名寧,揚州人。幼孤,遭家多難,身世凄涼,以素擅詩詞及流略之學,遂以傭書自給,而橐筆之暇仍不廢吟詠。余識君近二十年,初以其郁郁寡言笑,秘不以所著示人,心頗疑之。及相處既久,始覺其甘淡泊、重然諾,迥非尋常閨閣所能及。以是時相過從,并得讀其全稿。蓋君身世抱難言之隱,故其詞有不盡飄零之感也。因力勸付梓,以免散佚,并愿董其繕校之役,直至今夏始獲寫印。昔者,先叔夢坡翁曾與朱彊村年丈于杭之西溪秋雪庵建兩浙詞人祠堂,祀唐張志和而下千有馀人。而閨閣詞人數甚寥落,舍清照、淑真外,無著名者。今君所遭較漱玉、幽棲為尤酷,而其詞之低回百折,凄沁心脾,雖不外個人得失,亦未始非舊社會制度下呻吟之音也。今書將成,爰志數語,預料他時當有讀其詞而悲其遇者。   一九五七年八月,吳興周延年子美,時年六十有二
北山樓抄本·跋
維揚有女詞人丁懷楓,余未嘗聞其名。周子美為師范大學同事,其為丁君油印詞稿,余亦竟未知,子美亦未為余言丁君事。近日杭州胡宛春欲問丁君消息,囑詢之子美,子美始為余道丁君身世,且言丁君尚在皖中為典書史,今年亦七十馀矣。余欲從子美假讀其集,則當時僅印數十冊,悉以贈同好,今無存矣。遂馳書復宛春,且求借其藏本。越三日,宛春寄書來,蓋即子美所貽者。余展誦終卷,驚其才情高雅,藻翰精醇,琢句遣辭謹守宋賢法度,制題序引亦雋潔古峭,不落明清凡語,知其人于文學有深詣也。并世閨閣詞流,余所知者,有曉珠、桐花二呂、碧湘、翠樓二陳,湘潭李祁,鹽官沈子苾,潮陽張蓀簃,俱擅倚聲,卓爾成家。然以還軒三卷當之,即以文采論,亦足以奪幟摩壘。況其賦情之芳馨悱惻,有過于諸大家者。此則詞逐魂銷,聲為情變,非翰墨功也。昔譚復堂謂咸同兵燹,成就一蔣鹿潭,余亦以為抗日之戰(zhàn),成就一還軒矣。若其遭逢喪亂,顛沛流離,又與漱玉無殊。讀其詞者,豈能不悲其遇。漱玉古人矣,還軒猶在。百劫馀生,寄跡皖中,隱于柱下。水遠山長,余亦無緣識之。因手錄一本,資暇日諷誦,寄我心儀。   乙卯十一月,云間施舍蟄存書

人物簡介

個人簡介
曹熙宇(1904—1975),字靖陶、惆生,號看云樓主人,安徽歙縣人,晚年居江蘇昆山,著《看云樓詩集》、《音樂戲曲舞蹈人名辭典》(署名“曹惆生”)等書。

人物簡介

簡介
胡惠溥(1915—1993),字希淵,別署倚天長劍樓,晚署半畝園,四川瀘州人。少時與其父胡嘉鶴立群同為瀘州名彥李赦虎先生門生,年方弱冠即撰考據專著《非章炳麟諸子學說略》,又著《文字聲義淺說》闡釋《說文解字》,為前清耆老宿儒首肯。年三十,受知于章士釗行嚴先生,邀赴重慶入飲河詩社,與高二適、葉圣陶、沈尹默、俞平伯、朱自清、吳宓等游。三年后返瀘州二中任教。后數年,逢教育界“拔白旗”,以“厚古薄今”及“穿長衫”之罪被逐,遂失生計。時值獨女夭亡、賢妻病故,藏書數千卷及詩詞著述手稿悉被洗劫,不久又失住所,不得已棲止陰暗污濁之橋洞,于此撰《讀〈甲申三百年祭〉與郭沫若先生之商榷》,復默憶錄出部分早年的詩詞駢文等。晚年雖落實政策生計無憂,可惜年耋多病矣。著有《半畝園詩鈔》《素絢詞》等。
半畝園詩鈔·自序
余不知詩,此戔戔者,特五七字有韻之文耳。顧余十一二時,即好之成癖,今老矣不忍遂棄。竊念乙巳、丙午之間,余藏書六七千卷,多海內孤本及拙著詩古文辭考據之稿,悉為鄉(xiāng)里無賴小兒輩攫去。是戔戔者,大半從默憶中錄出。此當是不可避免之翰墨孽緣,因遂以年排比而輯存之。清夜明燈,把酒展卷,獨恨無寒山寺之鐘聲也。而數十年往事,一一重涌現(xiàn)眼簾前,時而欣然以喜,時而凄然以悲,于幻境中幾或忘此身之為蝶為周也。此轉輪之車,此邯鄲之枕也。余于此輯,初以年譜等視之,年譜不足侔也。至不用西元紀年者,以余非天主教徒耳。寰球用之者,以天主教流布至廣遍,西瀛國主多是教徒,條約簽署,以及非教徒國而凡涉及西瀛者,自必用之,庶臻劃一,免差忒也。奈何國內亦群然不問時地而皆用之。是既非殖民之區(qū)域,乃自捐其獨立之國格也。余初欲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年書“建國元年”,前于此者曰“建國前若干年”,然以中樞之無明文也,遂止。繼思炎黃之胄,用軒黃甲子紀年,或庶乎可,故遂用之。又余七十二歲,乃輯存此集,以為甲編,此后續(xù)有云云,則編為乙編。余十一二歲至七十歲,皆在蹉跎困厄中,四十五歲以后皆哀王孫者而賜之食耳。不意七十一歲國家哀矜之,賜之休退,近兩年來,頭目既清,衰病亦減,政當珍惜晚晴,發(fā)為強烈之輝光,為昭代譜郅治之歌,作五云之頌。此甲編者,蓋發(fā)其凡焉。   時丁卯冬十一月十六日,即太陽歷一九八八年一月五號,蜀瀘胡惠溥希淵識
素絢詞·自序
余不能詞,亦不解詞,亦不解其數十年來何以好之而不厭,且數十年來未嘗或已,則涂鴉者蓋亦多矣,然皆易安居士所謂不葺之詩也。久欲拉雜摧燒之,惟敝帚自珍,竊又有所不忍。因援余輯余詩之例,亦輯而存之。此后如續(xù)有所作,則編為乙編。當與余詩同發(fā)耄年晚晴之輝光焉。至于紀年用甲子說已見拙著《半畝園詩鈔》序言中,茲不贅。   丁卯冬十一月十八日,即太陽歷一九八八年一月七號,蜀瀘胡惠溥希淵題于拜蘭行軒,時年七十有二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馮永軍,別署馮豈默、馮介堪、詠馨樓主,河北深州人,著有《蒹葭館詩》、《當代詩壇點將錄》、《南溪精舍詞話》等。負笈塞北,謀食江南。無一長技,有七不堪。
南溪琴趣·小引
余少喜倚聲,每有所作,多規(guī)模北宋、五代。及壬午南來,俗務日冗,詞筆漸疏。今歲春日,多雨杜門,偶翻舊譜,試填新詞,重作馮婦,自視亦笑。但未知此卷視昔日諸稿有進境耶?抑反出其下耶?南居無俚,舊好都拋,偶有所作,多為漱碧、子厚諸君而發(fā),攻錯顧誤,亦每賴數子?!皡n須我友”,槐聚老人固已先我而發(fā)此嘆矣。他日《南溪類稿》之輯,此編亦其十一也。庚寅暮春。

人物簡介

中國對聯(lián)甘棠獎第二屆聯(lián)作選粹
楊新躍,男,自號坐夜廬、聽雨倚晴樓,湖南省湘鄉(xiāng)市第四中學教師。湘鄉(xiāng)詩社副社長、長沙古開福寺碧湖詩社副社長、長沙涼塘詩聯(lián)社發(fā)起人、承社社員。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江南雨,本名孫書玉,字其如,號綺夢樓。1965年生,北京房山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干部,中文專業(yè)大專。居庸詩社社員。著有《江南講記》及詩詞若干卷,未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