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54,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憲天
疑獄
斷案
自訴
故入
問狀
奏案
人犯
獄案
詩案
訟堂
鞫獄
結案
讞議
出庭
《漢語大詞典》:憲天(憲天)
舊時上訴案件,希望上一級官員能平反冤情,因稱之為“憲天”。
《國語辭典》:疑獄(疑獄)  拼音:yí yù
罪證不足,無從判決的案件。《后漢書。卷五六。張皓傳》:「數與尚書辯正疑獄,多以詳當見從?!?/div>
分類:疑難案件
《國語辭典》:斷案(斷案)  拼音:duàn àn
1.判決案件。元。李直夫《虎頭牌》第四折:「今日個將斷案從頭說破,方知道忠和孝元自相成。」
2.由前提引出的推斷。也稱為「結論」。
《國語辭典》:自訴(自訴)  拼音:zì sù
我國刑事訴訟的方式分為公訴與自訴?!缸栽V」指犯罪被害人對于涉及直接侵害個人法益之罪,得向法院所提起訴訟;犯罪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或配偶為之。提起自訴,須委任律師行之。
《國語辭典》:故入  拼音:gù rù
指審判者在審判案件的過程中,虛構或增減事實,故意地將無罪判為有罪或輕罪重判。相對于「故出」而言。
《漢語大詞典》:問狀(問狀)
查明案件的情狀。《漢書·匡衡傳》:“方下有司問狀,君何疑而上書歸侯乞骸骨,是章朕之未燭也?!?/div>
《漢語大詞典》:奏案
(1).批閱奏本的幾桌。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此天以君授孤也” 裴松之 注引《江表傳》:“ 權 拔刀斫前奏案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 操 者,與此案同?!?br />(2).奏請查辦。《后漢書·何敞傳》:“惟明公運獨見之明,昭然勿疑, 敞 不勝所見,請獨奏案。”后漢書·羊陟傳:“奏案貪濁,所在肅然?!?br />(3). 清 制,凡經奏準之案件叫奏案。《清會典·刑部》:“以事之輕重,分為三等,奏案為大籤,竊盜為小籤,其餘為中籤?!?/div>
《國語辭典》:人犯  拼音:rén fàn
罪犯及案情的關系人?!度龂萘x》第一○七回:「亦將桓范等皆下獄,然后押爽兄弟三人并一干人犯,皆斬于市曹?!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知縣拿汪錫,汪錫早已逃了,做個廣捕,疊成文卷,連人犯解府?!?/div>
《國語辭典》:獄案(獄案)  拼音:yù àn
訴訟的案件。也稱為「訟案」。
《漢語大詞典》:詩案(詩案)
因作詩而獲罪的案件。如 宋 熙寧 九年(公元1076年), 蘇軾 因作詩而入獄,繼而被貶。見宋史·蘇軾傳。這次事件,史稱“烏臺詩案”。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首引》:“驀地獄成詩案,幸 子由 申救,遠謫 黃州 ?!?清 吳廷華 《題杜文貞公小像》詩:“披圖恍遇山澤癯,聊存詩案明其誣?!?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況于廷杖雖除,詩案史禍,較諸廷杖,毒螫百倍。”
《漢語大詞典》:訟堂(訟堂)
舊時審理訴訟案件的場所。 唐 王昌齡 《送歐陽會稽之任》詩:“緩帶屏紛雜,漁舟臨訟堂?!?元 王惲 《簡寄龐云卿》詩:“訟堂歸去早,揔是釣詩鉤?!?清 趙翼 簷曝雜記·鎮(zhèn)安民俗:“前后在任幾兩年,僅兩坐訟堂,郡人已嘆為無留獄,則簡僻可知也。”
《漢語大詞典》:鞫獄(鞫獄)
審理案件。魏書·廣川王略傳:“性明敏,鞫獄稱平?!?span id="k2yrnin" class="book">《舊唐書·職官志二》:“凡鞫獄官與被鞫人有親屬讎嫌者,皆聽更之。” 章炳麟 《文學說例》:“ 遷固 所録……仍其本語,無所增損,如鞫獄之録辭,此所謂口説也?!?/div>
《國語辭典》:結案(結案)  拼音:jié àn
對案件作判決或處理,使其終結。如:「本案早已結案,你想翻案恐怕不容易。」
《漢語大詞典》:讞議(讞議)
議處案件。宋史·選舉志三:“如是,讞議得人矣。”
分類:議處案件
《國語辭典》:出庭  拼音:chū tíng
凡與某一訴訟案件有關系的人出席法庭,接受審問、詢查等,稱為「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