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035—1084 【介紹】: 宋撫州臨川人,字景繁。蔡元導子。仁宗嘉祐二年進士。歷大理寺丞、知雩都縣、太平州司理等職。神宗熙寧中召對,陳用人立政之弊,擢監(jiān)察御史里行。劾呂惠卿及其親屬之罪,章五上,神宗遂黜惠卿并其黨,累遷太常博士,加集賢院校理,后出為淮南轉運副使。有《論語指歸》及奏議、文集。全宋詩
蔡承禧(一○三五~一○八四),字景繁,臨川(今屬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歷知虔州雩都縣。神宗熙寧八年(一○七五),擢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二)。十年,加集賢校理,權發(fā)遣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zhèn)公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一四),開封府推官,改判官。出為淮南計度轉運副使。元豐七年卒,年五十。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事見《蘇魏公文集》卷五七《承議郎集賢校理蔡公墓志銘》。全宋文·卷一八○九
蔡承禧(一○三五——一○八四),字景繁,撫州臨川(今屬江西撫州)人。登嘉祐二年進士第,累官大理寺丞、知虔州雩都縣。敢任大責,遇艱食,輒出常平倉以振絕乏。熙寧七年,召對便殿,極陳用人立法之弊。次年,擢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公直敢言,奏論呂惠卿黨之罪,數指摘時病。十年,加集賢校理、提點開封府縣鎮(zhèn)公事。入為開封府推官,累遷太常博士。元豐五年,出為淮南計度轉運副使。七年卒,年五十。承禧篤學力文,博記善說,著《論語指歸》十卷、奏議集十卷、文集十五卷。見蘇頌《蔡公墓志銘》(《蘇魏公文集》卷五六)。
人物簡介
【介紹】: 宋人,字景庸。張載門人。為殿中丞,充秦鳳、熙河路勾當。陳襄薦之于朝,稱其才質俱美,持法端正,可置臺閣。全宋詩
薛昌朝,字景庸。從張載學。神宗熙寧三年(一○七○),由鄜延經略司勾當公事召權監(jiān)察御史里行(《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四年,知宿遷縣(同上書卷二一九)。十年,為檢詳樞密院兵房文字(同上書卷二八三)。元豐元年(一○七八)知邠州(同上書卷二九二)?!?a target='_blank'>宋元學案》卷三一有傳。全宋文·卷一六六四
薛昌朝,字景庸,河中府河東(今山西永濟)人。薛田孫,張載門人。熙寧中為大理寺丞、鄜延經略司勾當公事,遷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以論李定忤王安石,降大理寺丞、知宿遷縣。后歷光祿寺丞、安南道都總管司機宜文字,殿中丞、檢詳樞密院兵房文字。元豐初知邠州。見《司馬文正公傳家集》卷七七《殿中丞薛君墓志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二一九、二七四、二八三、二九二,《宋元學案》卷三一。
人物簡介
趙屼(一○三五~一○六五),字景山,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抃長子。年十六舉進士不中。以父蔭為太廟齋郎。仁宗嘉祐中得奏名中第,調憲州司理參軍。英宗治平二年,授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知杭州于潛縣、監(jiān)西京糧料院,卒,年三十一。有文數十篇,已佚。事見《丹淵集》卷三八《試秘書省校書郎趙君墓志銘》。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孫頎,字景修,號拙翁,長沙(今屬湖南)人。真宗咸平間進士。曾知桂陽軍,遷湖北轉運使,終太常少卿。事見《沅湘耆舊集》前編卷一八。全宋文·卷一三五八
孫頎,字景修,長沙(今湖南長沙)人。元豐初以太常少卿為荊湖北路轉運使,六年知荊南,七年改知廣州。著有《賢母錄》、《古今家誡》。見《宋會要輯稿》兵一二之六,《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九三、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蘇轍《古今家誡敘》(《欒城集》卷二五)。
人物簡介
【介紹】: 宋福州閩縣人,字景山。仁宗皇祐元年進士。歷知南陵、海陵縣。呂誨累薦知封丘縣,薦臺推,遷監(jiān)察御史。論王安石新法不便,為鄧綰所劾,出監(jiān)陳州酒稅。陳襄稱其為循吏,可使當一路厚俗安民。官至福建轉運使。
人物簡介
【生卒】:1038—1097 【介紹】: 宋京兆武功人,字景叔。英宗治平二年進士。嘗學于張載。趙卨帥延安,辟為屬。哲宗元祐二年,累擢軍器監(jiān)丞。吐蕃酋長鬼章青宜結據洮州,師雄率種誼、姚兕分兵進擊,破洮州,俘鬼章。歷陜西轉運副使、衛(wèi)尉少卿。上《紹圣安邊策》,陳慶歷以來防條得失及御敵之要。進直龍圖閣。官終知陜州。有文集。全宋詩
游師雄(一○三八~一○九七),字景叔,武功(今陜西武功西北)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清雍正《陜西通志》卷三○),調儀州司戶參軍。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遷德順軍判官、潁州軍事推官。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除宗正寺主簿,遷軍器監(jiān)丞。五年,為陜西轉運判官、提點秦鳳路刑獄。七年,除祠部員外郎,加集賢校理,權陜西轉運使。紹圣二年(一○九五),知邠州,改知河中府。三年,權知秦州兼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移知陜州。四年,卒,年六十。事見《永樂大典》卷八八四二引《畫墁集·游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三二有傳。今錄詩六首。全宋文·卷二○一五
游師雄(一○三八——一○九七),字景叔,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東南)人。從張載學,治平元年舉進士第一,授儀州司戶參軍,熙寧四年遷德順軍判官。元祐元年,改宣德郎,除宗正寺主簿,遷軍器監(jiān)丞。會吐蕃寇邊,使熙河,佐邊帥劉舜卿破敵有勞,遷陜西轉運判官。五年,移秦鳳路提點刑獄公事,遷承議郎。七年,除祠部員外郎,改工部,以集賢校理權陜西轉運副使。元祐九年,遷朝奉郎,除衛(wèi)尉少卿。紹圣二年,出知邠州,改守河中。三年春,遷直龍圖閣、權知秦州、兼秦鳳路經略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未幾改帥熙河。四年,卒于陜州任上,年六十。著有文集十卷、奏議二十卷。見《游師雄墓志銘》(《永樂大典》卷八八四二),《宋史》卷三三二本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衢州西安人,字景仁。趙抃子。由蔭登第。通判江州。神宗時為太仆丞,擢監(jiān)察御史。以父老請外,提舉西浙常平。哲宗元祐中,復為御史,疏言多切時務。避執(zhí)政親嫌,出為京東提刑。元符中,歷鴻臚、太仆少卿。為蔡卞排擠,遂不用,未幾卒。全宋詩
趙?(?~一一○○),字景仁,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抃次子。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明天啟《衢州府志》卷一○)。元豐中,通判江州,改溫州。抃致仕,神宗命為太仆丞,擢監(jiān)察御史。請?zhí)崤e兩浙常平以便養(yǎng)。哲宗元祐五年(一○九○)復為御史(《范太史集》卷五《手記》)。后避執(zhí)政親嫌,出提點京東刑獄。元符三年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二○)。《宋史》卷三一六有傳。全宋文·卷一六三五
趙?(?——一一○○),字景仁,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抃次子。熙寧六年登第,通判江州,溫州,歷太仆丞、監(jiān)察御史,提舉兩浙常平。元祐五年復為御史。改都官員外郎,提點京東刑獄。元符中,歷鴻臚、太仆少卿。元符三年卒。《宋史》卷三一六《趙抃傳》有附傳(《宋史》誤作「屼」),又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