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察察  拼音:chá chá
1.分別辨析?!独献印返诙鹫拢骸杆兹瞬觳欤要殣瀽灐!埂缎绿茣>矶鹌?。宦者傳上。吐突承璀傳》:「以黃門直東宮,為掖廷局博士,察察有才。」
2.潔凈。《楚辭。屈原。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漢語大詞典》:較辨(較辨)
明辨。 宋 王禹偁 《與李宗諤書》:“靜思熟慮,未免一訴。然前事是非不敢較辨,直以窮苦聞于帝閽。”
分類:明辨
《漢語大詞典》:澄辨
猶明辨。南史·齊紀(jì)上·高帝:“公明鑒人倫,澄辨 涇 渭 。”
分類:明辨
《漢語大詞典》:明覈
1.明白真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文以辨潔為能,不以繁縟為巧;事以明覈為美,不以深隱為奇?!?br />2.猶明察;明辨。 唐 白居易 《為人上宰相書》:“但在乎明覈是非,必行賞罰,則謬升虛授,當(dāng)自辨焉?!?/div>
《漢語大詞典》:明核(明覈)
(1).明白真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文以辨潔為能,不以繁縟為巧;事以明覈為美,不以深隱為奇?!?br />(2).猶明察;明辨。 唐 白居易 《為人上宰相書》:“但在乎明覈是非,必行賞罰,則謬升虛授,當(dāng)自辨焉?!?/div>
《國語辭典》:不惑  拼音:bù huò
1.不迷惑。《論語。子罕》:「知者不惑?!埂逗鬂h書。卷五四。楊震傳》:「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br />2.孔子自稱四十不惑,后人因稱四十歲為「不惑」。如:「不惑之年」。
《漢語大詞典》:將明(將明)
謂人臣奉行王命,明辨國事。語出《詩·大雅·烝民》:“肅肅王命, 仲山父 將之;邦國若否, 仲山父 明之?!?span id="0kooema" class="book">《漢書·刑法志》:“有司無 仲山父 將明之材?!?顏師古 注:“言王有誥命,則 仲山父 行之;邦國有不善之事,則 仲山父 明之?!?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臣不敢輒廢將明之義,而茍?zhí)又M忌之誅?!?/div>
《國語辭典》:犁然  拼音:lí rán
1.整飭的樣子。《?;萑珪>矶?。保甲部。造保甲冊》:「而各莊村人戶之?dāng)?shù),又犁然不紊,可一展冊而無不盡在目中矣?!?br />2.明確的樣子?!肚f子。山木》:「木聲與人聲犁然,有當(dāng)于人之心?!?/div>
《國語辭典》:未察  拼音:wèi chá
沒仔細考量或明辨。如:「一時未察,以致釀成巨禍?!?jié)h。班固〈幽通賦〉:「昒昕寤而仰思兮,心矇矇猶未察?!谷龂骸2苤病绰迳褓x〉:「俯則未察,仰以殊觀?!?/div>
《漢語大詞典》:強立
亦作“彊立”。
(1).遇事能明辨不疑。禮記·學(xué)記:“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鄭玄 注:“強立,臨事不惑也?!?孔穎達 疏:“強立謂專強獨立,不有疑滯?!?br />(2).引申為專斷,自以為是。 明 歸有光 《圣人之心公天下》:“攻其瑕而忘其堅,愛而不知其惡,憎而不知其美,強立而不返,終其身焉,其于愛憎取舍,若枘鑿焉不相易也。”
(3).剛直;剛正。逸周書·官人:“直方而不毀,廉潔而不戾,彊立而無私,曰有經(jīng)者也。”北史·裴延儁傳:“ 澤 本勁直,無所回避……妻亦至性強立,時人以為健婦夫半?!?宋 曾鞏 《洪州新建縣廳壁記》:“方是時也,而天下之能忘其勢而好惡不妄者鮮矣,能忘人之勢而強立不茍者亦鮮矣。”
(4).以強大立足天下。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見威王》:“戰(zhàn)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康有為 《行慶改會簡要章程》二十:“中國今日大變新法,漸望強立,皆皇上舍身所致?!?br />(5).挺立;屹立。 清 金農(nóng) 《宣城沈丈畫松歌》:“何假 鳧氏 大火來煅成,直榦彊立焉能遭錯折?!?/div>
《漢語大詞典》:澄廓
(1).清明遼闊。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既而氛昏夜歌,景物澄廓?!?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陰云四霽,萬里澄廓?!?br />(2).猶言澄清,明辨。 唐 顏師古 《為留守群官謝恩詔表》:“悠悠千載,莫能澄廓?!?/div>
《漢語大詞典》:辨智
明辨事理,有才智。 漢 劉向 說苑·權(quán)謀:“ 鄭桓公 將欲襲 鄶 ,先問 鄶 之辨智果敢之士,書其姓名。” 宋 李攸 宋朝事實·削平僭偽:“ 昌言 為人辨智,于上前指畫破賊之策,上悅之,恩遇甚厚?!?/div>
《漢語大詞典》:極辨(極辨)
(1).分辨得很清楚;明辨。 宋 葉適 《同安縣學(xué)朱先生祠堂記》:“余每見 朱公 極辨於毫釐之微,尤激切而殷勤,未嘗不為之嘆息也?!?清 熙祚 《〈日聞錄〉跋》:“末篇極辨佛氏之欺誕,博而能精,尤足徵學(xué)識?!?br />(2).非常明察。 明 張居正 《乞鑒別忠邪以定國是疏》:“方今天下,當(dāng)五陽之會,處極辨之朝?!?/div>
《漢語大詞典》:廉辨
指清廉明辨。周禮·天官·小宰:“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羣吏之治……六曰廉辨?!?鄭玄 注:“辨,辨然不疑惑也?!?清 錢謙益 《明故按察使徐公墓志銘》:“公為令廉辨惠和,爬垢剔蠹,三邑皆有遺愛?!眳⒁姟?廉善 ”。
《漢語大詞典》:廉善
清廉而政績優(yōu)異。《周禮·天官·小宰》:“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鄭玄 注:“聽,平治也,平治官府之計有六事。弊,斷也。既斷以六事,又以廉為本。善,善其事有辭譽也。”按,廉善……廉辨之‘廉’均應(yīng)作‘察’字解,義為考察、查訪。見 清 黃生 《義府·廉》。然舊訓(xùn)沿用已久,不可廢。 唐 元稹 《邵常政內(nèi)侍省內(nèi)謁者監(jiān)》:“或扈從於艱難之際,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資,用優(yōu)階秩?!?/div>
《漢語大詞典》:通辨
聰慧明辨。 漢 劉向 列女傳·班女婕妤:“賢才通辨,始選入后宮為小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