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無德(無德)
(1).謂言行不合社會(huì)的準(zhǔn)則和規(guī)范;沒有德行。左傳·閔公二年:“無德而祿,殃也?!?span id="hvzrlxn" class="book">《國(guó)語·晉語九》:“君子哀無人,不哀無賄;哀無德,不哀無寵?!?span id="p9zhptr" class="book">《史記·龜策列傳》:“漁者利其肉,寡者貪其力,下為不仁,上為無德?!?br />(2).指無德行之人。《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下》:“鬼神不順無德,災(zāi)殃將及吏人,朕甚懼焉!”
(3).不用感恩。管子·明法解:“以法誅罪,則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則民受賞而無德也?!?br />(4).見“ 無德而稱 ”。
(5).見“ 無得 ”。
《漢語大詞典》:無德而稱(無德而稱)
(1).無何恩德可以稱道。論語·季氏:“ 齊景公 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br />(2).謂德高不可言狀。后漢書·黃憲傳論:“士君子見之者,靡不服深遠(yuǎn)、去玼吝。將以道周性全,無德而稱乎?” 李賢 注:“道周備,性全一。無德而稱,言其德大無能名焉。”
分類:恩德稱道
《漢語大詞典》:無得(無得)
(1).猶無從。論語·泰伯:“ 泰伯 ,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邢昺 疏:“三讓之美,皆隱蔽不著,故人無得而稱焉?!钡茫槐咀鳌?德 ”。參見“ 無從 ”。
(2).猶不許,不準(zhǔn)。《商君書·墾令》:“無得為罪人請(qǐng)於吏而饟食之。”漢書·朱博傳:“積受取一錢以上,無得有所匿。欺謾半言,斷頭矣!”
(3).未能得以。宋史·胡松年傳:“﹝ 張敵萬 ﹞向在 淮南 誘敵深入,步騎四集,悉陷於淖,無得解者, 金 人至今膽落?!?br />(4).無所得。呂氏春秋·君守:“君也者以無賞為賞,以無得為得者也。”
《漢語大詞典》:無德而稱(無德而稱)
(1).無何恩德可以稱道。論語·季氏:“ 齊景公 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br />(2).謂德高不可言狀。后漢書·黃憲傳論:“士君子見之者,靡不服深遠(yuǎn)、去玼吝。將以道周性全,無德而稱乎?” 李賢 注:“道周備,性全一。無德而稱,言其德大無能名焉?!?/div>
分類:恩德稱道
《國(guó)語辭典》:無言不讎,無德不報(bào)(無言不讎,無德不報(bào))  拼音:wú yán bù chóu,wú dé bù bào
說出的話一定會(huì)發(fā)生作用,做好事也一定有好報(bào)?!对娊?jīng)。大雅。抑》:「無言不讎,無德不報(bào)?!?/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