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虛心接受。語本
《易·咸》:“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孔穎達(dá) 疏:“君子以虛受人者,君子法此
《咸》卦,下山上澤,故能空虛其懷,不自有實,受納於物,無所棄遺?!?南朝 梁 沈約
《為南郡王侍皇太子釋奠宴》詩之二:“義重師匡,業(yè)貴虛受?!?唐
劉肅 《大唐新語·規(guī)諫》:“﹝ 張玄素 謂 太宗 曰:﹞臣觀自古已來,未有如 隋 室喪亂之甚,豈非其君自專,其法日亂!向使君虛受於上,臣弼違於下,豈至於此?!?宋
范仲淹 :“所以明虛受之功,所以得上善之旨。及霤之士,雖濡首而何傷;補(bǔ)袞之臣,思澣衣而可美?!?br />(2).謂無德才而接受官位。 三國 魏
曹植 :“夫論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畢命之臣也。故君無虛授,臣無虛受。虛授謂之謬舉,虛受謂之尸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