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全部 51分類詞匯 51
《漢語大詞典》:小山
文體名。 漢 王逸 《〈楚辭·招隱士〉解題》:“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歸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辭賦,以類相從,故或稱小山,或稱大山,其義猶《詩》有小雅、大雅也?!眳⒁姟?大山小山 ”。
《國語辭典》:大山小山  拼音:dà shān xiǎo shān
1.漢淮南王劉安召集文人從事著述,各選辭賦,以類相從,分別稱為「大山」、「小山」,如同《詩經》有〈大雅〉、〈小雅〉之分。
2.南朝梁時,何點、何嗣兄弟二人一起遁世隱居,前者號為「大山」,后者號為「小山」。明周肅王之后,睦?、安??俱有學行,人稱睦?為「大山」,安??為「小山」。故后來也用以稱呼同時享盛名的兄弟倆。
《國語辭典》:古文  拼音:gǔ wén
1.上古的文字?!段倪x。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及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為宮,而得古文于壞壁之中?!?br />2.漢代經學的一派,以先秦古文所書?!段倪x。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歆親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皆列于學官?!?jié)h。許慎〈說文解字序〉:「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皆古文也?!?br />3.唐宋文壇上古文運動所主張的先秦兩漢的文體。相對于駢文而言。清。方苞〈古文約選。序〉:「自魏、晉以后,藻繪之文興,至唐韓氏起八代之衰,然后學者以先秦、盛漢辯理論事質而不蕪者為古文?!箙⒁姟腹盼倪\動」條。
4.泛指文言文?!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溉粲性娰x古文更好了,容日細細捧讀。」
《漢語大詞典》:古文經學(古文經學)
經學中研究古文經的一個流派。 西漢 朝廷重視今文經籍,設立學官傳授,而在 孔 壁和民間發(fā)現的古文經籍長期僅由民間傳授。 王莽 為改制需要,重視《周官》,才列入學官, 東漢 初又被取消。 章帝 時,治古文經的 賈逵 受重視,古文經籍也隨之風行,古文經學地位始提高。其后 馬融 、 服虔 、 鄭玄 等在講解經義、訓詁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經學興盛,成為 魏 、 晉 、六朝、 隋 、 唐 研究經學的主流?,F存《十三經》多采用古文經學的說法。它的主要特點是按字義講解經文,訓詁簡明,不憑空臆說,反對讖緯,迷信成分少。 清 代學者繼承古文經學的訓詁方法而加以條理發(fā)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語言文字研究,很有成就。
《國語辭典》:前言  拼音:qián yán
1.先哲的言論?!兑捉?。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埂秶Z。晉語四》:「夫必追擇前言,求善以終?!?br />2.以前所說的話?!墩撜Z。陽貨》:「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埂都t樓夢》第二回:「雨村聽了笑道:『可知我前言不謬?!弧?br />3.稱文章前面所提示的話。
《國語辭典》:傳記(傳記)  拼音:zhuàn jì
記述個人生平事跡的文章。
《國語辭典》:行狀(行狀)  拼音:xíng zhuàng
敘述死者生平事跡的文章。南朝梁。劉協《文心雕龍。書記》:「體貌本原,取其事實,先賢表謚,并有行狀,狀之大者也。」唐。李翱 百官行狀奏:「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狀不足以取信?!挂沧鳌感惺觥埂?/div>
《國語辭典》:行狀(行狀)  拼音:xìng zhuàng
記述死者生平行為的文字。也稱為「行述」。
《國語辭典》:連珠(連珠)  拼音:lián zhū
1.連珠體的別名。參見「連珠體」條。
2.一種修辭方法。是以每一句結尾的語詞,作為下一句的開頭,使兩句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珠鍊串在一起般,故稱為「連珠」。
3.比喻密集而連續(xù)不斷。薛仁貴征遼事略:「百姓連珠兒納喊,太宗喝采不迭?!埂段拿餍∈贰返谖辶兀骸讣谞I埋伏盡起,槍聲如連珠一般。」
《國語辭典》:語錄(語錄)  拼音:yǔ lù
言論的實錄或摘錄。佛家祖師說法時,僧徒直接記載問答口語,以白話敘述,不加文飾,稱為「語錄」。后宋代儒者講學,門人弟子所記下的語言筆錄,也稱為「語錄」,如《朱子語錄》。宋。陸游 跋兼山先生易說:「郭立之從程先生游最久,程先生病革,猶與立之有問答語,著于語錄?!?/div>
《國語辭典》:謝恩(謝恩)  拼音:xiè ēn
感謝恩賞。《大宋宣和遺事。利集》:「令帝謝恩。帝拜受,使人持其物同歸?!埂都t樓夢》第七二回:「旺兒家的會意,忙爬下就給賈璉磕頭謝恩?!?/div>
《國語辭典》:紀事(紀事)  拼音:jì shì
記載事情。如:「紀事本末體」。唐。韓愈 進學解:「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div>
《國語辭典》:碑文  拼音:bēi wén
刻在石碑上的文詞。其體本以敘事為主,后雜之以議論,甚至有托物寓意之文出現,體例甚多。《后漢書。卷六四。盧植傳》:「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五:「李長吉新撰白玉樓記,天帝召汝寫碑文!」
《國語辭典》:四六  拼音:sì liù
文體名。多以四字六字為對偶,故稱為「四六」。始于六朝的駢文,盛行于唐宋。多頌揚酬應之作,而缺乏真情實感。唐。李商隱樊南甲集序〉:「作二十卷,喚曰『樊南四六』?!挂卜Q為「四六體」。
《國語辭典》:駢文(駢文)  拼音:pián wén
文體名。對散文而言,字句駢儷,注重聲色藻繪,盛行于六朝及初唐,為當時文章正格。參見「駢體文」條。
《漢語大詞典》:聯珠(聯珠)
(1).連串的珍珠。喻詩詞聯綴之美。 唐 呂溫 《聯句詩序》:“屬物合篇,聯珠迭唱。” 唐宣宗 《吊白居易》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br />(2).喻美好事物相連接。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未幾,五魁報至,則四生已各冠其經,如聯珠然?!?br />(3).文體名。即連珠。相傳興于 東漢 。 清 方以智 通雅·釋詁:“‘連珠’或作‘聯珠’?!?/div>
《國語辭典》:題詞(題詞)  拼音:tí cí
在器物上題寫詞句。如:「老師在書的扉頁上題詞,勉勵學生勤奮不懈?!?/div>
《國語辭典》:題辭(題辭)  拼音:tí cí
1.表達慶吊之意的簡短文辭。例如「百年好合」、「花好月圓」、「彤管揚芬」、「美侖美奐」、「哲人其萎」等。也作「題詞」。
2.標明全書要旨,并表示贊揚的文字,類似序文的作用。如漢趙岐作「孟子題辭」。也作「題詞」。
3.為表達紀念或勉勵之意而寫下的文句。如:「他請好友在照片背面題辭留念?!挂沧鳌割}詞」。
《國語辭典》:祭文  拼音:jì wén
祭祀時所誦讀的文辭。如唐韓愈的祭十二郎文。
《漢語大詞典》:后序(後序)
文體名。猶跋??诰砟┑男蛭?。 宋 曾鞏 有《〈李白詩集〉后序》。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題跋》:“凡經傳子史詩文圖書之類,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謂盡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