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冢累累
千年鶴
城郭人民
華表柱
千歲鶴
華表歸來
千年華表
白鶴歸
華表千年
遼鶴歸來
白鶴歸來
千年別
歸遼海
鶴歸遼海
千年化鶴
老令威
侶鶴
歸飛鶴
華表語
城郭新
丁鶴
鶴鳴華表
鶴姓丁
騎鶴歸來
重來華表
化鶴丁
故舊非
令威還
人事都非
身化鶴
千載歸來
臨華表
千年歸鶴
城郭人非
丁仙化鶴
故園華表
華表恨
華表留言
遼水千年
遼天歸鶴
千載鶴歸
仙人化鶴
白鶴報鄉(xiāng)人
別后華表
城是人非
大鳥來華表
孤鶴歸期
歸郭令威
歸鶴憐
歸后語
鶴到遼東
鶴歸城是
鶴化千載
鶴語冢難尋
華表歌
華表舊愁
華表真人
老仙鶴馭
令威歸嘆
令威語
山川城郭是耶非
姓丁鶴
依華表
城郭空存
飛來丁令
孤鶴歸來過遼天
歸家華表
鶴飛遼天
鶴歸故里
鶴去知?dú)w
遼海愁云
千年一回歸
山川如故人民非
思?xì)w遼東
西歸千年后
鄉(xiāng)關(guān)華表
相關(guān)人物丁令威
《藝文類聚》卷七十八〈靈異部上·仙道〉~33~
《搜神記》曰:遼東城門有華表柱,忽有一白鶴集柱頭,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今遼東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不知名字。
《搜神后記》卷一
丁令威,本遼東人,學(xué)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壘壘?!顾旄呱蠜_天。今遼東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簡釋
白鶴歸:喻人去世。唐李德裕《遙傷茅山孫尊師三首》之三:“數(shù)日奇香在,何年白鶴歸?!?/p>
遼東鶴:喻久別重歸而嘆世事變遷,或喻人去世,或指鶴。唐杜甫《卜居》:“歸羨遼東鶴,吟同楚執(zhí)硅?!?/p>
例句
歸來華表上,應(yīng)笑北邙塵。
人傳訪道滄海上,丁令王喬每往還。
千萬云間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飛。
阮郎迷里巷,遼鶴記城闉。
鶴鳴華表應(yīng)傳語,雁度霜天懶寄書。
空有緘題報親愛,一千年后始西歸。
華表鶴聲天外迥,蓬萊仙界海門通。
空夜露殘驚墮羽,遼天秋晚憶歸程。
鶴歸遼海春光晚,花落閑階夕雨晴。
鄉(xiāng)關(guān)不是無華表,自為多驚獨(dú)上遲。
殷勤華表鶴,羨爾亦曾歸。
千年城郭如相問,華表峨峨有夜霜。
莫學(xué)遼東華表上,千年始欲一回歸。
塵中舊侶無音信,知道遼東鶴姓丁。
何言斯物變,翻覆似遼東。
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道邊白鶴來華表,陌上蒼麟臥古丘。
誰言遼東鶴,千年往復(fù)回。
碧窗月落琴聲斷,華表云深鶴夢長。
若把古今相比類,姓丁仙鶴亦如斯。
秦世老翁歸漢世,還同白鶴返遼城。
遼東老鶴應(yīng)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
從此暫辭華表柱,便應(yīng)千載是歸程。
華表千年孤鶴語,人間一夢晚蟬鳴。
鵝歸逸少宅,鶴滿令威家。
神物龜酬孔,仙才鶴姓丁。
數(shù)日奇香在,何年白鶴歸。
碧落高高云萬重,當(dāng)時孤鶴去無蹤。不期陵谷遷朝市,今日遼東特地逢。
不知曾化鶴,遼海歸幾度。
丁令辭世人,拂衣向仙路。
海鶴一笑之,思?xì)w向遼東。
莫作千年別,歸來城郭新。
君平簾下誰家子,云是遼東丁令威。
應(yīng)化遼天鶴,歸當(dāng)千歲馀。
聞?wù)f滄溟今已淺,何當(dāng)白鶴更歸來。
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shù)凋零念越鄉(xiāng)。
人間華表堪留語,剩向秋風(fēng)寄一聲。
高籠華表鶴,靜對幽蘭琴。
久別遼城鶴,毛衣已應(yīng)故。
千歲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歸羨遼東鶴,吟同楚執(zhí)圭。
襄王薄行跡,莫學(xué)冷如丁。
故園華表上,誰得見君還。
令威子晉皆儔侶,東岳同尋太真女。
何年去華表,幾度窮蒼冥。
將軍易道令威仙,華發(fā)清談得此賢。
玉笙王子駕,遼鶴令威身。
代北鸞驂至,遼西鶴騎旋。
化鶴千齡早,元龜六代春。
當(dāng)作遼城鶴,仙歌使?fàn)柭劇?
不為碧雞稱使者,唯令白鶴報鄉(xiāng)人。
池中此鶴鶴中稀,恐是遼東老令威。
燕歸巢已盡,鶴語冢難尋。
閑行池畔隨孤鶴,若問多應(yīng)道姓丁。
遼鶴虛空語,冥鴻未易親。
遼水華亭舊所聞,病中毛羽最憐君。
如何只見丁家鶴,依舊遼東嘆綠蕪。
竹映高墻似傍山,鄒陽歸后令威還。
憑人轉(zhuǎn)覺多相誤,盡道皤然作令威。
華表翹風(fēng)未可期,變丁投衛(wèi)兩堪疑。
劉郎別后無遺履,丁令歸來有舊巢。
故園華表高高在,可得不如丁令威。
鵩上承塵才一日,鶴歸華表已千年。
還似當(dāng)時姓丁鶴,羽毛成后一歸來。
空留華表千年約,才畢丹爐九轉(zhuǎn)功。
黃鶴無心下,長應(yīng)笑令威。
借問飛鳴華表上,何如粉繢彩屏中。
閑教辨藥僮名甲,靜識窺巢鶴姓丁。
靈芝非庭草,遼鶴委池鶩。
桑田變后新舟楫,華表歸來舊路岐。
未作千年別,猶應(yīng)七日還。
姓丁黃鶴遼東去,客倩仙翁海上人。
黃鶴亦姓丁,寥寥何處飛。
垂名入甲成龍去,列姓如丁作鶴來。
華表柱頭還有鶴,華歆名下別無龍。
典故具雞黍
幽明永隔
千里論交
雞黍恨
白馬故人
巨卿哭
升堂他日約
張范風(fēng)流
張范善終始
白馬悲宋
炊黍期張
死結(jié)生交
死夢尋范式
元伯巨卿千里從
元伯相葬
張范通夢
只雞平生約
相關(guān)人物張劭
范式
《后漢書》卷八十一〈獨(dú)行列傳·范式〉~2676~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一名泛。少游太學(xué),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鼓斯矂w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shè)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鼓冈唬骸溉羧唬?dāng)為爾醞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式仕為郡功曹。后元伯寢疾篤,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視之。元伯臨盡,嘆曰:「恨不見吾死友!」子徵曰:「吾與君章盡心于子,是非死友,復(fù)欲誰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陽范巨卿,所謂死友也。」尋而卒。式忽夢見元伯玄冕垂纓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dāng)以爾時葬,永歸黃泉。子未我忘,豈能相及?」式恍然覺寤,悲嘆泣下,具告太守,請往奔喪。太守雖心不信而重違其情,許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馳往赴之。式未及到,而喪已發(fā)引,既至壙,將窆,而柩不肯進(jìn)。其母撫之曰:「元伯,豈有望邪?」遂停柩移時,乃見有素車白馬,號哭而來。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咕耷浼戎粒祮恃栽唬骸感幸釉?!死生路異,永從此辭。」會葬者千人,咸為揮涕。式因執(zhí)紼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為脩墳樹,然后乃去。
簡釋
具雞黍:喻招待客人。唐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p>
例句
系舟偏憶戴,炊黍愿期張。
巨卿哭處云空斷,阿騖歸來月正明。
素車猶慟哭,寶劍欲高懸。
蹉跎江浦生華發(fā),牢落寒原會素車。
元伯歸全去,無由白馬來。
張范善終始,吾等豈不慕。
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張范唯通夢,求羊永絕蹤。
風(fēng)期嵇呂好,存歿范張親。
白馬賓徒散,青烏隴隧開。
青烏新兆去,白馬故人來。
雁魚空有信,雞黍恨無期。
典故 寄一枝
江南信
寄梅花
隴頭梅
逢驛使
隴頭人
江南春信
江南驛使
一枝春色
驛使梅
贈梅花
一枝春信
春在手
江南信息
不寄梅花
寄寒梅
江路梅花
隴頭春信
送客逢春
梅花寄遠(yuǎn)
庾嶺一枝
折梅寄
故人難寄
寄折梅
尋驛使
隴頭春色
萬里贈
折花寄
解道江南句
陸凱寄梅
難隨驛使
楚驛梅邊
到隴梅花
故人堪寄
寒梅傳驛信
寄與路遙
剪梅煙驛
江南逢梅
嶺梅傳遠(yuǎn)信
隴驛傳梅
陸郎封寄
一枝誰寄長安
驛傳梅信
驛使為伊忙
庾梅信斷
折梅寄江北
只贈梅花
春贈隴頭
故人贈江頭春信
寒梅堪寄
花信隨驛使
寄春
江南折贈
梅殘驛使遲
梅花寄寒驛
梅寄斷魂
南枝附春信
水驛寄江南梅萼
萬里憑驛使
一枝傳遠(yuǎn)信
一枝寄北人
一枝寄相思
一枝寄遠(yuǎn)信
一枝隨驛使
驛使傳梅
驛使帶春
遠(yuǎn)寄江南春意
贈春色
折得隴頭
折寒香傳語
折梅
折梅寄我
折幽香千里寄
相關(guān)人物范曄
陸凱
《太平御覽》卷九百七十〈果部七·梅〉~4432~
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范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弧?/span>
簡釋
隴頭梅:詠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亦詠梅花。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明朝望鄉(xiāng)處,應(yīng)見隴頭梅。”
例句
繡衣屢許攜家醞,皂蓋能忘折野梅。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官橋楊柳和愁折,驛路梅花帶雪看。
欲托清香傳遠(yuǎn)信,一枝無計奈愁何。
典故詠白蘋
瀟湘逢故人
采蘋洲
蘋香柳惲洲
相關(guān)人物柳惲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八〈柳惲·江南曲〉~673~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華復(fù)應(yīng)晚。不道新知樂,祇言行路遠(yuǎn)。
典故窗外敲風(fēng)
檻竹空敲朱戶
空疑風(fēng)竹
坐疑行聽竹窗風(fēng)
風(fēng)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鳳敲竹
開門疑故人
簾外誰推戶
清風(fēng)動竹,故人來邈
謂郎推繡戶,暖風(fēng)搖竹塢
《全唐詩》卷二百八十三〈竹窗聞風(fēng)寄苗發(fā)司空曙〉
微風(fēng)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fù)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稍沿階下苔】。何當(dāng)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典故七里灘
嚴(yán)陵釣
子陵釣
羊裘釣
披羊裘
羊裘翁
桐江叟
七里溪
羊裘老子
嚴(yán)陵臥
嚴(yán)光釣瀨
笑嚴(yán)陵
羊裘叟
垂釣滄波
富春生
換釣舟
思嚴(yán)子
野水投竿
垂釣嚴(yán)生
獨(dú)抱羊裘
漢皇故人
狂客羊裘
披裘澤畔
嚴(yán)子垂釣
嚴(yán)灘垂釣
富春漁釣
披裘垂釣
桐江釣叟
桐江羊裘
子陵釣灘
富春瀨
相關(guān)人物嚴(yán)光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嚴(yán)光〉~2764~
嚴(yán)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游學(xué)。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后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帝疑其光,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jìn)膳。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yán)陵瀨焉。建武十七年,復(fù)特徵,不至。年八十,終于家。帝傷惜之,詔下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
《水經(jīng)注》卷四十〈漸江水〉~3283~
會貞按:《后漢書·嚴(yán)光傳》,字子陵。光武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yán)陵瀨。《注》引顧野王《輿地志》,七里瀨在東陽江下,與嚴(yán)陵瀨相接,有嚴(yán)山。桐廬縣南有嚴(yán)子陵漁釣處,今山邊有石,上平,可坐十人,臨水,名為嚴(yán)陵釣壇也?!对椭尽?,嚴(yán)子陵釣臺在桐廬縣西三十里,浙江北岸。即今桐廬縣西。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傳·嚴(yán)光傳》
「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yán)陵瀨焉?!固?#183;李賢注引顧野王《輿地志》:「桐廬縣南有嚴(yán)子陵漁釣處,今山邊有石,上平,可坐十人,臨水,名為『嚴(yán)陵釣壇』也?!?/span>
簡釋
嚴(yán)陵釣:詠隱士。唐李白《獨(dú)酌清溪江石上寄權(quán)昭夷》:“永愿坐此石,長垂嚴(yán)陵釣?!?/p>
例句
知君濟(jì)世有長策,莫問滄浪隱釣磯。
棲遲慣得滄浪思,云閣還應(yīng)夢釣磯。
何忍嚴(yán)子陵,羊裘死荊棘。
云山繞屋猶嫌淺,欲棹漁舟近釣臺。
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臺。
垂老登云路,猶勝守釣磯。
結(jié)茅秪約釣魚臺,濺水鸕鶿去又回。
典故待月西廂下
獨(dú)立西廂花拂墻
西窗疑是故人來
鶯鶯相候
月下待紅娘
明月過西廂
蒲東倦客
相關(guān)人物張生
《太平廣記》卷四百八十八〈雜傳記五·鶯鶯傳〉~402~
唐貞元中,有張生者,性溫茂,美風(fēng)容,內(nèi)秉堅孤,非禮不可入?;蚺髲挠窝?,擾雜其間,他人皆洶洶拳拳,若將不及;張生容順而已,終不能亂。以是年二十三,未嘗近女色。知者詰之,謝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兇行。馀真好色者,而適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嘗不留連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乖懻咦R之。無幾何,張生游于蒲,蒲之東十馀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張生寓焉。適有崔氏孀婦,將歸長安,路出于蒲,亦止茲寺。崔氏婦,鄭女也;張出于鄭,緒其親,乃異派之從母。是歲,渾洌薨于蒲,有中人丁文雅,不善于軍,軍人因喪而擾,大掠蒲人。崔氏之家,財產(chǎn)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駭,不知所托。先是張與蒲將之黨有善,請吏護(hù)之,遂不及于難。十余日,廉使杜確將天子命以總?cè)止?jié),令于軍,軍由是戢。鄭厚張之德甚,因飾饌以命張,中堂宴之。復(fù)謂張曰:「姨之孤嫠未亡,提攜幼稚,不幸屬師徒大潰,實(shí)不保其身,弱子幼女,猶君之生,豈可比常恩哉?今俾以仁兄禮奉見,冀所以報恩也?!姑渥樱粴g郎,可十余歲,容甚溫美。次命女:「出拜爾兄,爾兄活爾?!咕弥o疾,鄭怒曰:「張兄保爾之命,不然,爾且擄矣,能復(fù)遠(yuǎn)嫌乎?」久之乃至,常服氫容,不加新飾。垂鬟接黛,雙臉銷紅而已,顏色艷異,光輝動人。張驚為之禮,因坐鄭旁。以鄭之抑而見也,凝睇怨絕,若不勝其體者。問其年紀(jì),鄭曰:「今天子甲子歲之七月,終于貞元庚辰,生年十七矣。」張生稍以詞導(dǎo)之,不對,終席而罷。張自是惑之,愿致其情,無由得也。崔之婢曰紅娘,生私為之禮者數(shù)四,乘間遂道其衷。婢果驚沮,腆然而奔,張生悔之。翼日,婢復(fù)至,張生乃羞而謝之,不復(fù)云所求矣。婢因謂張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姻族,君所詳也,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張曰:「馀始自孩提,性不茍合。或時綺間居,曾莫流盼。不為當(dāng)年,終有所蔽。昨日一席間,幾不自持。數(shù)日來,行忘止,食忘飽,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shù)月間,索我于枯魚之肆矣。爾其謂我何?」婢曰:「崔之貞慎自保,雖所尊不可以非語犯之,下人之謀,固難入矣。然而善屬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試為喻情詩以亂之,不然則無由也?!箯埓笙?,立綴春詞二首以授之。是夕,紅娘復(fù)至,持彩箋以授張曰:「崔所命也。」題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詞曰:「待月西廂下,近風(fēng)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箯堃辔⒂髌渲?,是夕,歲二月旬有四日矣。崔之東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張因梯其樹而逾焉,達(dá)于西廂,則戶半開矣。紅娘寢于床,生因驚之。紅娘駭曰:「郎何以至?」張因之曰:「崔氏之箋召我也,爾為我告之?!篃o幾,紅娘復(fù)來,連曰:「至矣!至矣!」張生且喜且駭,必謂獲濟(jì)。及崔至,則端服嚴(yán)容,大數(shù)張曰:「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是以慈母以弱子幼女見托。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逸之詞,始以護(hù)人之亂為義,而終掠亂以求之,是以亂易亂,其去幾何?試欲寢其詞,則保人之奸,不義;明之于母,則背人之惠,不祥;將寄與婢仆,又懼不得發(fā)其真誠。是用托短章,愿自陳啟,猶懼兄之見難,是用鄙靡之詞,以求其必至。非禮之動,能不愧心,特愿以禮自持,無及于亂?!寡援?,翻然而逝。
《漢書》卷一下〈高帝紀(jì)下〉~64~
二月,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大倉。上見其壯麗,甚怒,謂何曰:「天下匈匈,勞苦數(shù)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股险f。自櫟陽徙都長安。置宗正官以序九族。夏四月,行如雒陽。唐·顏師古注:「未央殿雖南向,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亦在北焉。是則以北闕為正門,而又有東門、東闕。至于西南兩面,無門闕矣。蓋蕭何初立未央宮,以厭勝之術(shù),理宜然乎?」
《唐摭言》卷十一〈無官受黜〉
襄陽詩人孟浩然,開元中頗為王右丞所知。句有「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者,右丞吟詠之,常擊節(jié)不已。維待詔金鑾殿,一旦,召之商較《風(fēng)》、《雅》,忽遇上幸維所,浩然錯愕伏床下,維不敢隱,因之奏聞。上欣然曰:「朕素聞其人?!挂虻迷t見。上曰:「卿將得詩來耶!」浩然奏曰:「臣偶不赍所業(yè)。」上即命吟。浩然奉詔,拜舞念詩曰:「此闕休上書,南山歸臥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股下勚畱撊辉唬骸鸽尬丛鴹壢?,自是卿不求進(jìn),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歸南山。終身不仕。
《南史》卷二十〈謝弘微列傳·(曾孫)謝譓〉~560~
次子譓,不妄交接,門無雜賓。有時獨(dú)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風(fēng),對吾飲者唯當(dāng)明月?!刮挥夜獾摯蠓颉?/span>
典故山嵇
嵇紹不孤
嵇康有故人
嵇紹垂髫
相關(guān)人物山濤
嵇康
嵇紹
參考典故吏部訪孤兒
《晉書》卷四十三〈山濤列傳〉~223~
山濤字巨源,河內(nèi)懷人也。父曜,宛句令。濤早孤,居貧,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莊老,每隱身自晦。與嵇康、呂安善,后遇阮籍,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岛笞?,臨誅,謂子紹曰:「巨源在,汝不孤矣?!?/span>
例句
范云堪晚友,嵇紹自不孤。
張老存家事,嵇康有故人。
嵇紹垂髫日,山濤筮仕年。
山稽之舊,劉盧之恩,舉世莫尚,惟公是敦。
典故 唱渭城
渭城歌
聽陽關(guān)
渭城朝雨
西出陽關(guān)
陽關(guān)第四聲
三疊曲
渭城柳
渭城詩
陽關(guān)一杯酒
陽關(guān)西出
四疊陽關(guān)
陽關(guān)無故人
泣渭城
更盡一杯別酒
千萬遍陽關(guān)
渭城風(fēng)雨
陽關(guān)聲苦
渭城挹輕塵
《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案:渭城一曰陽關(guān)。王維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詩,后遂被于歌。劉禹錫與歌者詩云。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慇勤唱渭城。白居易對酒詩云。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guān)第四聲。即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也。渭城、陽關(guān)之名。蓋因辭云。】〉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楊柳春【客舍依依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依依楊柳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蘇軾文集》卷六七〈題跋·書陽關(guān)第四聲〉
舊傳陽關(guān)三疊,然今歌者,每句再疊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疊。皆非是?;蛎烤淙?,以應(yīng)三疊之說,則叢然無復(fù)節(jié)奏。余在密州,有文勛長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陽關(guān),其聲宛轉(zhuǎn)凄斷,不類向之所聞,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唐本三疊蓋如此。及在黃州,偶讀樂天《對酒》詩云:「相逢且莫推辭醉,新唱陽關(guān)第四聲?!棺ⅲ骸傅谒穆暎骸簞窬M一杯酒。』」以此驗(yàn)之,若第一句疊,則此句為第五聲矣,今為第四聲,則第一不疊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