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關稅政策(關稅政策)  拼音:guān shuì zhèng cè
一國對于關稅所采行的政策。通常有二個原則:一為保護貿易,一為自由貿易。
《國語辭典》:和解政策  拼音:hé jiě zhèng cè
1.一種敵對雙方為尋求緩和彼此間緊張情勢的政策。
2.國際上特指西元一九六○年代末美蘇為緩和對抗情勢所采用的政策。
《國語辭典》:工業(yè)政策(工業(yè)政策)  拼音:gōng yè zhèng cè
政府為發(fā)展工業(yè)所制定的政策。如進出口替代、發(fā)展技術工業(yè)等。如:「政府訂定工業(yè)政策,除考慮本國工業(yè)條件外,也需考慮國際工業(yè)趨勢來訂定,并適時調整,以確??尚杏行??!?/div>
《國語辭典》:公共政策  拼音:gōng gòng zhèng cè
政府有關單位為解決某項公共問題或滿足某項需求,所作的決定及相關活動。如:「制定公共政策,應以民意為依歸?!?/div>
《國語辭典》:利率政策  拼音:lì lǜ zhèng cè
中央政府為直接影響市場利率、間接調節(jié)通貨供需量,而采取提高利率或降低利率的政策。
《國語辭典》:勞工政策(勞工政策)  拼音:láo gōng zhèng cè
政府就勞動者權益相關事務而制定的各種政策。
《國語辭典》:貨幣政策(貨幣政策)  拼音:huò bì zhèng cè
中央銀行藉由運用公開市場操作、貼現(xiàn)放款及存款準備率等工具,來影響貨幣供給與利率,進而影響總體經(jīng)濟活動的政策。
《國語辭典》:焦土政策  拼音:jiāo tǔ zhèng cè
戰(zhàn)爭之際,一方于撤退時,將駐地的建筑、物資等自行燬壞,不使敵方利用,稱為「焦土政策」。
《國語辭典》:門戶開放政策(門戶開放政策)  拼音:mén hù kāi fàng zhèng cè
清光緒二十五年(西元1899),美國國務卿海約翰(John Hay)分別照會英、德、俄、法、日、義六國,主張尊重中國主權,開放列強在中國勢力范圍的門戶,使各國經(jīng)濟機會均等,民國十一年華盛頓會議據(jù)以制訂九國公約,稱為「門戶開放政策」。
《國語辭典》:公開市場政策(公開市場政策)  拼音:gōng kāi shì cháng zhèng cè
中央銀行為調節(jié)市場所施行的政策。當流通在外的貨幣過多時,中央銀行便在公開市場出售證券以收回貨幣;反之則買進證券,以維持貨幣流通量。
《國語辭典》:駝鳥政策(駝鳥政策)  拼音:tuó niǎo zhèng cè
駝鳥遇到危險就把頭埋在沙中,自以為平安無事。故將畏縮躲避、不敢正視現(xiàn)實的政策,稱為「駝鳥政策」。
《國語辭典》:政策分析  拼音:zhèng cè fēn xī
運用科學知識與推理方法,采取分析的理論架構,對政策的形成、執(zhí)行與后果,加以系統(tǒng)化研究,以累積政策相關知識,俾有助于政策問題的解決。
《國語辭典》:政策執(zhí)行(政策執(zhí)行)  拼音:zhèng cè zhí xíng
政策方案經(jīng)過合法化后,透過專責機關及人員付諸實施,以達成預定目標的所有相關活動及過程。政策付諸實踐時,常與所施行之人群與地區(qū)的既有慣習與權力結構有所差異,也常產生資源重分配等影響,因此通常會有后續(xù)評估的需要。
《國語辭典》:殖民政策  拼音:zhí mín zhèng cè
殖民國家統(tǒng)治或經(jīng)營殖民地所采取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等的政策。
《國語辭典》:白澳政策  拼音:bái ào zhèng cè
澳大利亞聯(lián)邦排斥非白種人移入的種族主義政策。澳大利亞國會于西元一九○一年制定《移民限制法》,依法移民官員可以阻止未通過嚴格語言測試者移入澳洲,以此限制非白種人移入。此政策于一九七三年正式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