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輿論政治(輿論政治)  拼音:yú lùn zhèng zhì
一種由全民的輿論來指導(dǎo)政府施政的政治型態(tài)。
《國語辭典》:議會政治(議會政治)  拼音:yì huì zhèng zhì
由人民選舉出來的代表組成議會行使政權(quán)的政治。
《國語辭典》:政治戰(zhàn)(政治戰(zhàn))  拼音:zhèng zhì zhàn
政治、心理戰(zhàn)的總稱。不同于軍事作戰(zhàn),主要憑藉文字宣傳或思想灌輸,破壞敵方的團結(jié)、和諧,以達成顛覆的目的。
《國語辭典》:政治秀  拼音:zhèng zhì xiù
某些政治人物為爭取政治權(quán)力或突顯個人聲名所采取的誇張行為,稱為「政治秀」。
《國語辭典》:政治史  拼音:zhèng zhì shǐ
記載一國政治變遷的歷史。
《國語辭典》:帝王政治  拼音:dì wáng zhèng zhì
政權(quán)操縱、掌控在帝王手里的專制政治。
《國語辭典》:代議政治(代議政治)  拼音:dài yì zhèng zhì
一種間接的民主政治。指在地廣人眾的國家中,由人民選出有相當資格的人為代表,以議決國政,稱為「代議政治」。然而現(xiàn)今共產(chǎn)國家,則假代議民主之名,行極權(quán)獨裁之實,成為代議政治最大的危機。
《漢語大詞典》:獨頭政治(獨頭政治)
指獨裁統(tǒng)治。 孫中山 《軍人精神教育·仁》:“君權(quán)國者,為君主獨治之國家,故亦曰獨頭政治。”
《國語辭典》:寡頭政治(寡頭政治)  拼音:guǎ tóu zhèng zhì
oligarchy
由屬于特權(quán)階級的少數(shù)人掌握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方式,如同古希臘的貴族政治。
分類:希臘意譯
《國語辭典》:官僚政治  拼音:guān liáo zhèng zhì
1.由中央至地方機關(guān)官員所組成的行政系統(tǒng),稱為「官僚政治」。
2.忽視人民權(quán)益的作風(fēng)。如:「民主時代應(yīng)澈底改革已不合時宜的官僚政治?!?/div>
《漢語大詞典》:關(guān)于政治體制改革問題
鄧小平1986年9月至11月幾次談話中關(guān)于政治體制改革問題的內(nèi)容節(jié)錄。編入《鄧小平文選》第3卷。指出不改革體制就會阻礙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始終保持黨和國家的活力;改革的內(nèi)容是黨政分開,權(quán)力下放,精簡機構(gòu);改革不能照搬西方,不能搞自由化。
《分類字錦》:陳政治狀(陳政治狀)
后漢書寒朗傳:遷濟陽令,以母喪去官,百姓追思之。章和元年,上行東巡狩,過濟陽,三老吏人上書,陳朗前政治狀。
《漢語大詞典》:三頭政治
古代羅馬共和國末期,三位有勢力的人物結(jié)成的政治同盟。共兩次。前一次由愷撒、龐培、克拉蘇三人于公元前60年秘密結(jié)成,共同對抗元老院。后克拉蘇死,愷撒與龐培發(fā)生內(nèi)戰(zhàn),“前三頭政治”結(jié)束。后一次由屋大維、安東尼和李必達三人于前43年公開結(jié)成,共同對付反對派。獲勝后,三人劃分了勢力范圍。后李必達被屋大維剝奪軍權(quán),屋大維與安東尼發(fā)生內(nèi)戰(zhàn),前30年安東尼自殺,“后三頭政治”結(jié)束。屋大維遂成為羅馬最高統(tǒng)治者,建立羅馬帝國。
《漢語大詞典》:有政
(1).政事;政治。有,助詞。書·君陳:“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br />(2).有政事。論語·子路:“ 冉子 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釉唬骸涫乱玻缬姓?,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br />(3).指有善政。 章炳麟 《訄書·訂文》:“是故國有政者,其倫脊必析,綱紀必秩,官事民治日以孟晉,雖欲文之不孟晉,不可得也?!?/div>
《漢語大詞典》:政理
(1).謂為政之道。鬼谷子·本經(jīng)陰符:“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戶而知天下?!?唐 韓愈 《應(yīng)所在典帖良人男女等狀》:“鞭笞役使,至死乃休。既乖律文,實虧政理?!?宋 陳亮 《書〈歐陽文粹〉后》:“公之文根乎仁義而達之政理,蓋所以翼‘六經(jīng)’而載之萬世者也。” 明 黃綰 《明道編》卷四:“故當時政理清明,風(fēng)俗淳厚?!?br />(2).謂有卓越的政績。后漢書·張衡傳:“ 衡 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姦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論》:“ 亮 之器能政理,抑亦 管 蕭 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 城父 、 韓信 ,故使功業(yè)陵遲,大義不及邪?”
(3).政治。管子·重令:“兵雖彊,不輕侮諸侯,動眾用兵必為天下政理。”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安井衡 曰:“‘理’下文作‘治’,此作‘理’者, 唐 人避諱,而后儒未訂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