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五代時虔州虔化人,字贊禹。廖爽子。仕楚。善文辭,授江南觀察判官。馬希范時選為天策府學(xué)士。居數(shù)年,卒官。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其名又有作圖、正圖、光圖者,皆宋人避太祖趙匡胤諱改。字贊禹,虔州虔化(今江西寧都)人。本為虔州豪族,后梁太祖時,鐘章為虔州刺史,打擊豪強,匡圖等遂舉族奔湖南。楚王馬殷辟為江南觀察判官。后楚開天策府,與李宏皋、徐仲雅、劉昭禹等人并為天策府十八學(xué)士。生平散見《五代史補》卷四、馬令《南唐書》卷二九、《詩話總龜》前集卷四、《唐才子傳》卷一〇、《十國春秋》本傳??飯D文學(xué)博贍,與李宏皋諸人俱以文藻知名。辛文房稱其詩“警策極多,必見高致”(《唐才子傳》)?!?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其《廖氏家集》1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錄《廖匡圖集》1卷,皆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首及斷句1聯(lián),《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
人物簡介
【生卒】:892—955 【介紹】: 五代時云中人,字可久。本名從遠(yuǎn),避后漢高祖劉知遠(yuǎn)諱改。性溫厚,以孝聞。后唐時為府州刺史。后晉出帝時,率兵攻契丹,拔十余砦,遷本州團練史,兼朔州刺史、安北都護、振武軍節(jié)度使。后漢時,為永安軍節(jié)度使,府、勝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遷武勝軍節(jié)度使。后周時,加同平章事,移鎮(zhèn)滑州、陜州,官終靜難軍節(jié)度使兼侍中。
人物簡介
【生卒】:894—953 【介紹】: 五代時潞州潞城人。本名彥威,避后周太祖郭威諱而改。初為并門牙將,后唐明宗天成中,自秦州鹽鐵務(wù)官改鄆州都押牙。劉承祐(后漢隱帝)娶其女,即位后加同平章事。后周太祖廣順初,加兼侍中,移鎮(zhèn)南陽,終授右金吾衛(wèi)上將軍。
人物簡介
【生卒】:894?—972 字潛夫,本名昭遠(yuǎn),五代時避劉知遠(yuǎn)諱省“遠(yuǎn)”字。濮州范縣(今河南范縣)人。后唐天成三年(928),累官安義軍節(jié)度掌書記,歷翰林學(xué)士、左補闕、禮部侍郎,改御史中丞。后晉天福二年(937)任戶部侍郎,后拜尚書右丞。后漢初,為吏部侍郎,改太常卿。后周廣順初,拜戶部尚書。顯德元年(954)遷兵部尚書。恭帝即位,封舒國公。宋初拜吏部尚書,封陳國公。開寶五年(972)卒。生平見《五代會要》卷一八、《直齋書錄解題》卷四、《宋史》本傳。昭博通經(jīng)史,兼善天文、兵法、釋老、卜相之說。自后唐至宋,屢承詔修撰實錄。著述頗多,曾有《紀(jì)年錄》20卷、《名臣事跡》5卷、《嘉善集》50卷等,均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全唐詩外編》補收1首。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4—972 【介紹】: 宋濮州范縣人,字潛夫。本名昭遠(yuǎn),避后漢高祖諱改。張直子。早年躬耕養(yǎng)親。后唐明宗時為北京留守推官,后拜左補闕、史館修撰,撰《紀(jì)年錄》、《莊宗實錄》上之。遷都官員外郎。又上《武皇以來功臣列傳》,以本官知制誥,預(yù)修《明宗實錄》。后晉時撰《唐朝君臣正論》、《唐書》,拜尚書右丞。后周時撰《周祖實錄》、《五朝實錄》。入宋拜吏部尚書,封鄭國公,改封陳國公。博通學(xué)藝,書無不覽,兼善天文、風(fēng)角、太一、卜相、兵法、釋老之說。有《嘉善集》。全粵詩·卷一九
張昭(八九四 — 九七二),本名昭遠(yuǎn),避漢祖諱,止稱昭,字潛夫。原籍濮州范縣。博通學(xué)藝,書無不覽,兼善天文、風(fēng)角、太一、卜相、兵法、釋老之說,尤好纂述。五代間歷仕后唐、后晉、南漢、后周四朝,官至吏部尚書,進封鄭國公。宋太祖開寶五年卒,年七十九。有《嘉善集》,已佚。《宋史》卷二六三有傳。詩二首。全唐詩補逸
張昭字潛夫,濮州范縣人。歷仕唐、晉、漢、周四朝,官至兵部尚書。宋初拜吏部尚書,進封鄭國公。開寶五年卒,年七十九。有《嘉善集》。補詩一首。全宋文·卷九
張昭(八九四——九七二),字潛夫,本名昭遠(yuǎn),避五代漢祖劉知遠(yuǎn)諱,止稱昭。世居濮州范縣(今河南范縣)。祖楚平,壽張令。父直,以《周易》、《春秋》教授生徒,時稱逍遙先生。昭歷仕后唐、晉、漢、周,入宋拜吏部尚書,封鄭國公,改封陳國公。開寶五年卒,年七十九。昭博通學(xué)藝,書無不覽,兼善天文、風(fēng)角、太一、卜相、兵法、釋道之說,藏書數(shù)萬卷。尤好纂述,自后唐至宋初專筆削典章之任。著有《嘉善集》五十卷、《名臣事跡》五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三有傳。全唐文·卷八百六十四
昭字潛夫。本名昭遠(yuǎn)。避漢祖諱止稱昭。仕后唐。累遷禮部侍郎。入晉。歷尚書右丞。漢初為吏部侍郎。乾祐二年加檢校禮部尚書。周廣順初拜戶部尚書。顯德元年遷兵部。恭帝即位。封舒國公。入宋。開寶五年卒。
人物簡介
陶谷(九○四~九七一),字秀實,邠州新平(今陜西彬縣)人。本姓唐,避晉高祖石敬瑭諱改。仕后晉、后漢、后周,累官兵部、吏部侍郎。宋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轉(zhuǎn)禮部尚書(《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翰林承旨。乾德二年(九六四),判吏部銓兼知貢舉。累加刑部、戶部尚書。開寶三年十二月庚午卒(同上書卷一一),年六十八。《宋史》卷二六九有傳。今錄詩三首。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3—970 【介紹】: 宋邠州新平人,字秀實。本姓唐,避石敬瑭諱改。后晉時任知制誥,兼掌內(nèi)外制,參預(yù)機要,又拜中書舍人。仕后漢,授給事中。后周世宗朝為翰林學(xué)士,與王樸等提出先南后北之統(tǒng)一大計。顯德中,歷兵部及吏部侍郎。陳橋兵變,預(yù)擬周恭帝禪位制書,以為趙匡胤受禪之用。宋初轉(zhuǎn)禮部尚書,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博學(xué)多識,當(dāng)時法物制度,多所裁定。附宰相趙普,排斥竇儀,誣告李昉。奔競務(wù)進,多忌好名。累加刑部、戶部尚書。有《清異錄》。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03—970 字秀實,邠州新平(今陜西彬縣)人。詩人唐彥謙之孫。后晉時避石敬瑭諱改姓陶。10余歲入仕,歷仕后梁、后唐。后晉高祖時,任虞部員外郎、知制誥,兼掌內(nèi)外制。出帝開運二年(945)為中書舍人。后漢時為給事中。后周世宗顯德元年(954)為翰林學(xué)士,曾獻策勸世宗出師取江淮之地。歷遷兵部、吏部侍郎,曾出使吳越。入宋,歷任禮部、刑部、戶部尚書?!?a target='_blank'>宋史》有傳。有集10卷,已佚。另《清異錄》2卷題陶谷撰,但書中及其身后之事,或出后人依托?!?a target='_blank'>全唐詩》收其酒令2句?!队駢厍逶挕?、《云巢編》、《國老談苑》等書中,存其詞1首,詩1首、斷句7,《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收之。全唐詩續(xù)補遺
谷,字秀實,邠州新平人。本唐彥謙之孫,避晉諱改姓陶。歷仕晉、漢至周,為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入宋,加尚書,卒贈右仆射。所著有《清異錄》。全宋文·卷一一
陶谷(九○三——九七○),字秀實,邠州新平(今陜西彬縣)人。本姓唐,避晉高祖石敬瑭諱改姓陶。歷仕晉、漢、周,先后任知制誥、中書舍人、兵部侍郎、翰林學(xué)士承旨、吏部侍郎等官。宋初,轉(zhuǎn)禮部尚書,依前承旨,禮儀制度,多所裁定。累加刑部、戶部二尚書。開寶三年卒,年六十八。谷嗜學(xué)強記,博通經(jīng)史,諸子佛老,咸所總覽。多蓄法書名畫,善隸書。著有《清異錄》二卷、文集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九有傳。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三
谷字秀實。邠州新平人。本姓唐。避晉祖諱改焉。起家校書郎。累拜中書舍人。仕漢為給事中。仕周為右散騎常侍。顯德初授戶部侍郎。改翰林學(xué)士。三年遷兵部侍郎。加承旨。六年加吏部侍郎。入宋。累官戶部尚書。開寶三年卒。
人物簡介
【介紹】: 五代時兗州人。本名懷貞,避末帝諱改。初事朱瑾為牙將。后仕后梁,從攻李茂貞建功。楊行密攻宿州,懷英率兵襲退之。累遷保義軍節(jié)度使。丁會以潞州叛,太祖命英為招討使,攻不克,尋又為后唐兵所襲,潰歸,請死,太祖釋之。劉知俊、朱友謙相繼叛,命懷英與之戰(zhàn),屢敗。終鎮(zhèn)永平卒。
人物簡介
【介紹】: 五代宋初并州晉陽人,本名洪威,避后周太祖諱改。李洪信弟。后漢時歷官武信、鎮(zhèn)寧軍節(jié)度。王殷屯澶州,少帝密詔令洪義殺之,因怯懦不敢發(fā)。后周太祖起兵,遂降。廣順初,拜歸德軍節(jié)度,權(quán)知許州。世宗時累遷永興軍節(jié)度。宋初,加兼中書令,移鄜州。乾德五年代歸。卒年五十九。
人物簡介
【介紹】: 五代時陜州人,其先世楚州山陽人,字仲益。初名崇遠(yuǎn),避五代后漢高祖諱改。幼能屬文。仕后唐為陜州司馬。后晉時歷殿中侍御史、知制誥,契丹入汴,以薦為翰林學(xué)士。后漢復(fù)令知制誥,拜翰林學(xué)士。隱帝時除保義軍節(jié)度副使,會舉師討三叛,以崇諒供軍儲、備調(diào)發(fā),近鎮(zhèn)賴之。至后周仍為學(xué)士,書詔俱委之。以母老歸陜州就養(yǎng)。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授尚書兵部侍郎致仕卒。
人物簡介
【生卒】:925—963 【介紹】: 宋大名元城人,本名令威,避后周太祖諱改。全節(jié)子。少善騎射,嘗從其父平安州,又與鎮(zhèn)州安重榮戰(zhàn),皆有功,由此知名。歷仕后漢、后周。入宋,授懷州團練使,充先鋒都指揮使。后為昭義兵馬鈐轄,以疾乞歸。
人物簡介
曹延恭,原名延敬,蓋避宋太祖祖父趙敬諱改。敦煌王曹元忠兄元德之子。宋初任瓜州防禦使,開寶七年(或八年初)繼元忠為歸義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保、兼御史大夫。后加歸義軍節(jié)度、瓜沙等州管內(nèi)營田押蕃落等使、特進、檢校太傅、兼中書令、譙郡開國公。約卒于太平興國五年。曾于敦煌莫高窟開窟修功德并建窟檐。參姜亮夫《莫高窟年表》第七五五至七八二頁,《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
人物簡介
【生卒】:964—1032 【介紹】: 宋杭州錢塘人,本名侃,避真宗舊名改,字子正。楊覃從子。太宗端拱二年進士。好學(xué)自信,文風(fēng)質(zhì)樸。真宗咸平中為太常博士,直集賢院。因無所阿附,為權(quán)臣丁謂、王欽若所不悅,二十余年不升遷。晚年因朝廷欲矯士大夫文章雕靡之弊,始與陳從易并為知制誥。官終集賢院學(xué)士、知亳州。有《大隱集》、《西垣集》、《職林》、《兩漢博聞》。全宋詩
楊侃(九六四~一○三二),避真宗藩邸諱改名大雅,字子正(《隆平集》卷一四作子政),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進士,屢遷知潯州。真宗景德二年(一○○五)由太常博士直集賢院,出知筠、袁二州(《袁州府志》卷六)。后知越、常二州及應(yīng)天府,以兵部郎中知制誥。拜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xué)士,知亳州。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有《大隱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等,已佚?!稓W陽文忠公集》卷六一有墓志銘,《宋史》卷三○○有傳。今錄詩四首。全宋文·卷二一一
楊大雅,原名侃,避真宗諱改,字子正,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錢俶歸朝,挈族寓宋州。進士及第,歷新息、鄢陵縣主簿,改光祿寺丞、知新昌縣,徙知潯州。監(jiān)在京商稅,遷秘書丞、太常博士、直集賢院,知筠、袁、越、常等州及應(yīng)天府,糾察在京刑獄。天圣六年九月以兵部郎中知制誥。居二歲,拜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xué)士、知亳州,卒。好學(xué)篤古,著述頗富,有《原治》十七篇、《大隱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職林》二十卷、《兩漢博聞》二十卷、《家譜》一卷。《宋史》卷三○○有傳,又參《宋史》卷二○三、二○四《藝文志》二、三。
人物簡介
【生卒】:998—1064 【介紹】: 宋開封人,字濟叔。初名茂實,避英宗諱改。內(nèi)侍張景宗養(yǎng)子。以蔭補官。累遷真定路兵馬鈐轄,歷知莫、貝、瀛三州。以數(shù)撫諭平定兵亂功,傳聞將有升遷,因而內(nèi)外頗有疑議,言者請罷其兵權(quán)。后以罪罷知曹州。卒謚勤惠。
人物簡介
【生卒】:1033—1105 【介紹】: 宋杭州錢塘人,本名讓,避濮王諱改名,字子駿。仁宗皇祐五年進士。歷福建轉(zhuǎn)運判官、尚書主客郎中?;兆诮ㄖ芯竾酰髦?。以左朝議大夫提舉杭州洞霄宮。工詩文,有《錢塘集》。全宋詩
韋驤(一○三三~一一○五),原名讓,字子駿,世居衢州,父徙錢塘(今浙江杭州)。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調(diào)睦州壽縣尉,以母喪不赴。服闋后官興國軍司理參軍,歷知婺州武義縣、袁州萍鄉(xiāng)縣、通州海門縣,通判滁州、楚州。入為少府監(jiān)主簿。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擢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移福建路。元祐七年,召為主客郎中(《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七七)。久之,出為夔州路提點刑獄,知明州。晚年提舉杭州洞霄宮?;兆诔鐚幩哪曜?,年七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賦二十卷,今存《錢塘集》有缺佚?!?a target='_blank'>咸淳臨安志》卷六六有傳。 韋驤詩,以清丁丙嘉惠堂刊瓶花齋吳氏影寫宋乾道本《錢塘韋先生文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另從《永樂大典》中輯得集外詩四首,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一七六六
韋驤(一○三三——一一○五),原名讓,字子駿,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实v五年登進士第,歷睦州壽昌縣尉、興國軍司理參軍、婺州武義令。改秘書省著作郎,遷至尚書屯田員外郎。后任朝奉郎、少府監(jiān)主簿。擢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移福建路運判。出為夔州提點刑獄,知明州,改提舉洞霄宮致仕。崇寧四年卒,年七十三。有《錢塘集》二十卷(今存十六卷)、賦二十卷。見陳師錫《韋公墓志銘》(《錢塘韋先生文集》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