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雁門僧(雁門僧)
指 東晉 高僧 慧遠 。 慧遠 , 雁門郡 樓煩 人,曾主持 廬山 東林寺 ,善詩文,與 劉遺民 、 宗炳 、 慧永 等結(jié)白蓮社。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二·釋慧遠》。 唐 杜牧 《行次白沙館先寄上河南王侍郎》詩:“歌慚漁浦客,詩學 雁門僧 。” 唐 靈澈 《遠公墓》詩:“空悲 虎溪 月,不見 雁門僧 。”
《漢語大詞典》:遠公(遠公)
晉 高僧 慧遠 ,居 廬山 東林寺 ,世人稱為 遠公 。 唐 孟浩然 《晚泊潯陽望廬山》詩:“嘗讀 遠公 傳,永懷塵外蹤。” 宋 梅堯臣 《訪礦坑老僧》詩:“莫貰 遠公 酒,余非 陶令 賢。” 清 秦朝釪 《消寒詩話》四一:“ 遠公 置酒, 佛印 燒豬,真正名士,佛亦當少恕?!?/div>
《漢語大詞典》:世雄
(1).佛陀的尊稱。《無量壽經(jīng)》卷上:“今日世雄,住佛所住?!?慧遠 義疏:“世雄,佛之異名。佛於世間,最為雄猛,故曰世雄?!?br />(2).世代稱雄。周書·泉企傳:“ 泉企 字 思道 , 上洛 豐陽 人也。世雄 商 洛 ?!?/div>
《國語辭典》:三笑  拼音:sān xiào
1.三笑亭。位于江西省廬山。晉慧遠居廬林寺,送客不過溪,一日與陶淵明、陸靜修二高士共話,不覺過之,虎輒號鳴,三人相與大笑而別,后建亭稱為「三笑亭」。見宋。陳舜俞《廬山記》卷二。也稱為「虎溪三笑」。
2.俗指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參見「三笑姻緣」條。
《漢語大詞典》:世眼
(1).佛、菩薩的異名。《無量壽經(jīng)》卷上:“今日世眼,住導師之行?!?慧遠 義疏:“佛之異稱,能開世人眼,令見正道,故名世眼。”《法華經(jīng)·序品》:“讚妙光菩薩,汝為世間眼?!?晉 法顯 佛國記:“﹝佛﹞泥洹以來,一千四百九十七年,世間眼滅,眾生長悲?!?br />(2).世俗的眼光;常人的眼光。 五代 齊己 《石竹花》詩:“常嗟世眼無真鑒,卻被丹青苦相陷?!?明 王鏊 震澤長語·象緯:“今以世眼觀之,日入則天晦,日出則天明,似天以日為光也?!?清 趙翼 《陽朔山》詩:“胡為世眼無定準,憎者詆諆愛者羨?!?/div>
《國語辭典》:白蓮社(白蓮社)  拼音:bái lián shè
一種佛教團體。晉高僧慧遠在廬山虎溪東林寺與慧永、慧持及名儒劉遺民等共結(jié)白蓮社,立彌陀像,同修西方凈土業(yè)。因寺院有池栽植白蓮,故稱為「白蓮社」。簡稱為「蓮社」。
《漢語大詞典》:遠公社(遠公社)
晉 慧遠法師 于 廬山 東林寺 結(jié)白蓮社,又名遠公社。 宋 劉克莊 《風流子·白蓮》詞:“記 茂叔 溪頭,深衣聽講,遠公社里,素衲安禪?!?清 錢謙益 《甲子秋北上渡淮寄里中游好》詩之二:“逃禪定入遠公社,乞食還過 漂母祠 ?!?/div>
《漢語大詞典》:東林寺(東林寺)
寺名。在今 江西 廬山 。 晉 太元 中, 慧遠法師 在 江州 刺史 桓伊 資助下建成。 唐 會昌 三年寺廢, 大中 三年復修。 宋 改名 太平興國寺 。解放以來,經(jīng)過修葺,已成為 廬山 古跡之一。參閱全唐文卷二六四 李邕 《東林寺碑序》
《漢語大詞典》:十八賢(十八賢)
指 晉 廬山 白蓮社中十八賢人: 慧遠 法師、 劉遺民 、 雷次宗 、 周續(xù)之 、 宗炳 、 張野 、 張銓 、 西林 覺寂 大師、 東林 普濟 大師、 慧持 法師、 罽賓佛馱耶舍 尊者、 罽賓佛馱跋陀羅 尊者、 慧睿 法師、 曇順 法師、 曇恒 法師、 道炳 法師、 道敬 法師、 曇詵 法師。 唐 李群玉 《湘中別成威阇黎》詩:“愿與十八賢,同棲翠蓮國?!?宋 陳舜俞 廬山記·十八賢傳:“ 東林寺 舊有十八賢傳,不知何人所作?!?清 潘耒 《游廬山記》:“ 佛馱耶舍 舉鐵如意示 慧遠 , 遠 不悟,拂衣去,似是宗門一流人,然亦在十八賢之數(shù),則固同修凈業(yè)者也?!眳㈤?晉 佚名《十八高賢傳》
《漢語大詞典》:三笑圖(三笑圖)
古畫名。以 晉 代釋 慧遠 、 陶淵明 和 陸修靜 三名高士于 廬山 論道,相與大笑而別的情節(jié)為題材。畫已不傳。 宋 陳舜俞 廬山記卷二:“流泉匝寺下,入 虎溪 。昔 遠 師送客過此,虎輒號鳴,故名焉。 陶元亮 居 栗里 ,山南 陸修靜 亦有道之士。 遠 師嘗送此二人,與語合道,不覺過之,因相與大笑。今世傳《三笑圖》,蓋起於此?!卑?, 宋 蘇軾 《三笑圖贊》未確指三人為誰。 宋樓鑰《又跋東坡三笑圖贊》謂 惠遠 、 淵明 和 修靜 三人不相及,共話大笑事乃后人附會。參見“ 虎溪三笑 ”。
《漢語大詞典》:虎溪三笑
佛門傳說。 虎溪 在 廬山 東林寺 前,相傳 晉 僧 慧遠 居 東林寺 時,送客不過溪。一日 陶潛 、道士 陸修靜 來訪,與語甚契,相送時不覺過溪,虎輒號鳴,三人大笑而別。后人于此建 三笑亭 。世傳有“虎溪三笑圖”,蓋本此。 宋 樓鑰 《跋東坡〈三笑圖贊〉》謂 遠公 卒于 晉 義熙 十二年丙辰,時年八十三。 陸修靜 生于 義熙 三年丁未,卒于 劉宋 元徽 五年丙辰,去 遠公 之亡正一甲子。 修靜 卒年七十二, 遠公 之亡, 修靜 才十歲。 修靜 于 劉宋 元嘉 末始來 廬山 ,距 遠公 之亡已三十余年, 淵明 之亡亦二十余年,故三人不可能同在一起,此殆好事者之妄傳,不可信。
《漢語大詞典》:東林十八賢(東林十八賢)
晉 慧遠法師 與 劉遺民 、 雷次宗 、 宗炳 等十八人發(fā)起結(jié)白蓮社于 廬山 東林寺 ,因稱“東林十八賢”。 唐 可朋 逸句:“雖陪北 楚 三千客,多話 東林 十八賢。” 明 袁宏道 《途中懷大兄詩》:“ 東林 十八賢,高舉標奇致。”參見“ 十八賢 ”。
《漢語大詞典》:十八賢(十八賢)
指 晉 廬山 白蓮社中十八賢人: 慧遠 法師、 劉遺民 、 雷次宗 、 周續(xù)之 、 宗炳 、 張野 、 張銓 、 西林 覺寂 大師、 東林 普濟 大師、 慧持 法師、 罽賓佛馱耶舍 尊者、 罽賓佛馱跋陀羅 尊者、 慧睿 法師、 曇順 法師、 曇恒 法師、 道炳 法師、 道敬 法師、 曇詵 法師。 唐 李群玉 《湘中別成威阇黎》詩:“愿與十八賢,同棲翠蓮國。” 宋 陳舜俞 廬山記·十八賢傳:“ 東林寺 舊有十八賢傳,不知何人所作。” 清 潘耒 《游廬山記》:“ 佛馱耶舍 舉鐵如意示 慧遠 , 遠 不悟,拂衣去,似是宗門一流人,然亦在十八賢之數(shù),則固同修凈業(yè)者也?!眳㈤?晉 佚名《十八高賢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