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紆意(紆意)
委屈己意而奉承他人。南史·任昉傳:“ 永元 中, 任昉 紆意于 梅蟲兒 , 東昏 中旨用為中書令。”《陳書·宣帝紀》:“紆意舞文,糾聽所知,靡有攸赦?!?/div>
《漢語大詞典》:逆訐(逆訐)
謂逆意而諫。 漢 揚雄 《法言·重黎》:“ 焦 逆訐而順守之,雖辯,劘虎牙矣?!?/div>
分類:意而
《國語辭典》:領情(領情)  拼音:lǐng qíng
接受別人的善意關懷?!都t樓夢》第三八回:「鴛鴦小蹄子越發(fā)壞了,我替你當差,倒不領情,還抱怨我。還不快斟一鐘酒來我喝呢!」《文明小史》第四五回:「他們說那個時候要睡了,好在他們還有幾天耽擱,大人不必急急,竟是改日領情罷?!?/div>
《漢語大詞典》:詘意(詘意)
違背本意而妥協(xié)遷就。新唐書·周寶傳:“ 寶 彊毅,未嘗詘意於人?!?明 歸有光 馬政志:“時 漢 馬益乏,故用 婁敬 之計,詘意和親。”
《漢語大詞典》:舉謠言(舉謡言)
漢 代,朝臣為了解民風民意而搜集民間謠諺等返奏朝廷,謂之:“舉謡言”。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三公聽採長史臧否,人所疾苦。還,條奏之,是為舉謡言也。”后漢書·黨錮傳·范滂:“后詔三府掾?qū)倥e謡言, 滂 奏刺史、二千石權豪之黨二十餘人?!?/div>
《漢語大詞典》:惟所欲為(惟所欲爲)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而為。 鄭觀應 《盛世危言·書吏》:“猶是一事,有賄者從,無賄者駁,混淆黑白,顛倒是非,惟所欲為,莫之能制。” 劉師培 《廢兵廢財論》:“兼併之民,伏處鄉(xiāng)里,生殺與奪,惟所欲為,法律有所不加,官吏有所不禁,豈非有財之故也?!?/div>
《漢語大詞典》:唯所欲為(唯所欲爲)
隨心所欲,任意而為。語本隋書·天文志上:“﹝銅儀﹞所以準驗辰歷,分考次度,其於揆測,唯所欲為之者也?!?嚴復 《辟韓》:“今 韓子 務尊其尤強梗,最能欺奪之一人,使安坐而出其唯所欲為之令,而使天下無數(shù)之民,各出其苦筋力、勞神慮者以供其欲?!?/div>
《漢語大詞典》: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比喻平日有心求之而不得,忽一朝無意而得之。 宋 夏元鼎 《絕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則除這般,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span id="0wys4u6" class="book">《封神演義》第三五回:“晁田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正要擒反叛解往 朝歌 ,你今來的湊巧?!?徐興業(yè) 《金甌缺》第一部第二章:“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俺找得你們好苦呀!”亦作“ 踏破鐵鞋無覓處,算來全不費工夫 ”、“ 踏破草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硬拷》:“踏破草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老相公住手,有登科記在此。”
《漢語大詞典》:鞅鞅不樂(鞅鞅不樂)
因不滿意而很不快樂。鞅,通“ 怏 ”。 宋 洪邁 《夷堅丁志·武真人》:“ 武真人 ,名 元照 , 會稽 蕭山 民女也……年稍長,議以妻邑之富人,既受幣, 照 鞅鞅不樂。”金史·赤盞合喜傳:“既廢,居 汴 中,常鞅鞅不樂。”
《國語辭典》:先意承志  拼音:xiān yì chéng zhì
不等父母表明意愿,就能事先順應他的心意去做。語出《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购蠓褐改艽y他人心意而加以迎合。也作「先意承旨」。
《國語辭典》:肆意妄為(肆意妄為)  拼音:sì yì wàng wéi
任意而無顧忌的胡作非為?!兑佰牌匮浴返诹鸹兀骸阜菑闹购翢o忌憚,肆意妄為也?!?/div>
《國語辭典》:過失傷害(過失傷害)  拼音:guò shī shāng hài
因疏忽或非出于故意而致人身受傷害。根據(jù)刑法,因過失傷害人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國語辭典》:刮刮而談(刮刮而談)  拼音:guā guā ér tán
得意而盡情地大發(fā)議論。如:「每逢選舉期間,候選人總是刮刮而談,發(fā)表政見?!?/div>
《國語辭典》:扶東倒西(扶東倒西)  拼音:fú dōng dǎo xī
比喻做人沒有主見,隨他人之意而轉(zhuǎn)變。語本《朱子語類。卷一三一。中興至今日人物上》:「張魏公才極短,雖大義極分明,而全不曉事。扶得東邊,倒了西邊;知得這里,忘了那里?!?/div>
《國語辭典》:舊恨新愁(舊恨新愁)  拼音:jiù hèn xīn chóu
久積心頭的愁悶加上新有的悵恨。極言因失意而累積重重愁恨,不得排遣。宋。向滈〈如夢令。舊恨新愁無際〉詞:「舊恨新愁無際,近水遠山都是?!姑鳌o名氏《尋親記》第二二出:「傷心處,提起舊恨新愁,多少淚滴。」也作「舊愁新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