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惡報(惡報)  拼音:è bào
佛教指由于過去的惡業(yè)所導致的苦果。《三國演義》第一回:「若萌異心,必獲惡報?!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一:「積善有善報,積惡有惡報。」
《漢語大詞典》:以惡報惡(以惡報惡)
用惡行去回報別人的惡行。《穀梁傳·僖公二十三年》:“伐國不言圍邑。此言圍邑,何也?不正其以惡報惡也?!?范寧 注:“前十八年, 宋 伐 齊 之喪,是惡也;今 齊 乘勝而報,是以惡報惡也?!?魯迅 《集外集拾遺·關于知識階級》:“他不主張以惡報惡的,他的意思是皇帝叫我們?nèi)ギ敱?,我們不去當兵?!?/div>
分類:惡行回報
《國語辭典》:惡有惡報(惡有惡報)  拼音:è yǒu è bào
做壞事一定會得到不好的報應。如:「父母從小便教導我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叫我們千萬不可做壞事?!?/div>
《國語辭典》: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拼音: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諺語)做好事會有好結果,做壞事會有壞結果。元。無名氏《朱砂擔》第二折:「便好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若不降嚴霜,松柏不如蒿草?!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