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37,分63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一心頂禮
一心三觀
一心三智
一心三惑
一法界心
一道無為心
一境四心
一團心識
二心
二種三心
二種心相
二種信心
七心界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法
七種懺悔心
一心頂禮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一心頭面禮拜也。觀音懺法曰:「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世尊。」
一心三觀
【佛學大辭典】
(術語)又曰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或不次第三觀。為天臺圓教之觀法,利根菩薩之所修習。原出于大智度論二十七所謂三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論觀四諦品,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之意,天臺智者大師之義因之而立。天臺觀經疏曰:「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論云:三智實在一心中,得秪一觀而三觀,觀于一諦而三諦,故名一心三觀。類如一心而有生住滅,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褂帜υX止觀五上曰:「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股w天臺之意,在對于別教隔歷之次第三觀,而明圓教之不次第三觀也。別教之說,先修空觀,破見思之惑,得一切智,而證真諦之理,次修假觀,破塵沙之惑,得道種智,而知假諦恒沙之法門,后修中觀,破無明之惑,得一切種智,而證中道法身,故三觀次第而用之。圓教之說則不然,三觀融即于一心,不縱不橫,恰如伊字之三點,又如一剎那之法,有生住滅之三相,三即非三一即非一。是故舉一觀,即圓具三觀。謂舉一空觀,則假中亦空。以三觀悉能蕩相著故也。舉一假觀,則空中亦假。以三觀皆有立法之義故也。舉一中觀,則空假亦中。以三觀之當處皆為絕對故也。是即三觀祇在一心,故得一一之觀,任運具三。如是三一圓融,修性泯絕,非次第而入,非并別而觀,故得三惑破于一時,三智發(fā)于一心。所以稱為不可思議之三觀也。維摩經玄疏三,明一心三觀,有三意:一、所觀之境,即一念無明之心,因緣所生之十法界也。二、能觀,觀此一念無明之心,圓照三諦之理。三、證成,證一心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古來惟天臺一家,立一心三觀之論目。其馀諸教,絕不說一心三觀之旨。又見維摩經略疏七及止觀輔行五之三。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等,是天臺宗圓教的觀法。天臺宗說宇宙萬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種諦理,而這三種諦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們在一心之中這樣作觀,即叫做一心三觀。
【三藏法數】
一心三觀者,即于一念心而能圓觀三諦也。謂觀一念心,為從何處來?去至何所?畢竟無有,凈若虛空,名空觀。能觀之觀,所觀之境,歷歷分明,名假觀。雖歷歷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觀。
一心三智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智于一心之上同時發(fā)得也。蓋在別教,修空觀得一切智,修假觀得道種智,修中道觀得一切種智,由如是次第之三觀,次第發(fā)得三智。而在天臺圓教,則三觀融于一心,故即所發(fā)之三智,亦同時于一心證得,無前后并別云。原出大智度論二十七,彼文自為問答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答曰:實一切智一時得,此中為令人信般若波羅蜜故,次第差別品說,欲令眾生得清凈心,是故如是說?!辜词且病N舯饼R之慧文,讀此文,豁然悟圓理之極致,以之授慧思,慧思以之傳智顗,智顗依之證得一心三觀一境三諦等之圓理,遂為開立天臺一宗之基。此所以同宗以龍樹為高祖師也。
【佛學常見辭匯】
謂人如果在一心之中同時修習空假中三觀,就可以在一心之中同時證得一切智、道種智和一切種智等三種智。
一心三惑
【佛學大辭典】
(術語)見思塵沙無明三惑融镕于一心之意。又曰同體三惑。止觀輔行六之三所謂「見思尚乃即是法性,豈有塵沙在見思外,豈有無明在二觀后,三惑既即,三觀必融。」是也。蓋在別教,此三惑,其體各別,次第為隔歷三觀所破。而圓教則不然,唯就一惑之義用,有粗中細之別邊,且不過分三惑。即迷于絕對之一理之一惑,粗分名為見思。細分名為塵沙,極細分名為無明。一惑即三惑,故起一惑,從而障三諦。粗分之見思,障真諦。細分之塵沙,障假諦。極細分之無明,障中道。然覈其實,則為一心之三惑,故一見一思,其體無非法界,見思之外,別無塵沙無明之可見。且能破之三觀,既融即于一心,則所破之三惑,亦自同時必破也。
【佛學常見辭匯】
謂三惑融镕于我們的一心之中。三惑是見思惑,塵沙惑和無明惑。
一法界心
【佛學大辭典】
(術語)超絕有無而離差別之心。二教論上曰:「一法界心,非百非,背千是。」
【佛學常見辭匯】
超絕有無和沒有差別的心。
一道無為心
【佛學大辭典】
(術語)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又名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境心,一如本凈心。一道者,為一乘一如等,言其理,乃離諸造作及有為無為之別執(zhí),名為無為。是蓋謂真言行者,超三劫中,于第二劫雖了達萬有唯心,心外無別法,而恐沈沒于真如無為之中,故知于此住心,不壞因緣,而證法界之理,同時不動法界,隨緣自在顯現,而作為萬有,即體達因緣之生滅,是法界之生滅,法界之不生滅,是因緣之不生滅,而離有為無為之別執(zhí)也。大日經第一住心品曰:「謂空性者,離根境而為無相無境界,離諸戲論而等于虛空。無邊之佛法,依此相續(xù)而生,離有為無為界。離諸造作,離眼耳鼻舌身意?!褂墒谴俗⌒?,亦名為空性無境心。若以此住心寄在顯教,則當于天臺。摩訶止觀第一有曰:「云何為一?一實不虛故,一道清凈故,一切無礙之人從一道出生死故?!顾源俗⌒?。又名如實一道心。蓋天臺一乘,盛談諸法即實相,唯色即唯心,言心色之體無二,依正含于理內,根境備于性中,泯境智于一如,故其分齊恰似真言行者第八之住心,是以配之于天臺也。顯教雖以此分齊為終極,然真言行者,不許停滯于此處。金剛界儀軌云:「身證十地,而住于如實際,空中諸如來,彈指驚覺告言:善男子!汝所證之處,是一道清凈,金剛喻三昧及薩婆若智,尚未能證知。勿以此為足。應滿足普賢,方成最正覺。」是乃謂進而發(fā)足第十秘密莊嚴心。可開金剛寶藏也。
【佛學常見辭匯】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參見:十住心)
十住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釋也。其名目雖本于大日經十心品并大日經疏(亦本于菩提心論,釋摩伽衍論),至其本質,實可稱為日本弘法大師之獨創(chuàng)。故其本據在弘法之十住心論及秘藏寶鑰:一、異生羝羊心,異生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異之生,即如所謂群生也。羝羊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淫欲外,他非所知,以譬凡夫愚癡闇昧不解世理,醉生夢死,非道惡人,無信,無德者。屬于此部者。本不可列于教判之內,以皆為可進第二心之階段,故列于此處也。二、愚童持齋心,愚童者,愚昧之童子也。持齋者,持八關齋也。惡者非始終為惡,為內薰與外緣所誘,亦修五戒十戒等作善,忠孝仁義禮智等德者是也。人乘之教,如儒教等皆攝于其中。三、嬰童無畏心,嬰童為母所抱則安,愿生于天得神佛擁護則滿足。如弘法注:「外道生天,暫得蘇息?!梗夭貙氳€)乃修四禪六行之生天教也。以上為世間三個之住心,攝于胎藏界曼荼羅第三大院外金剛部之眾,以下為出世間。四、唯蘊無我心,入佛之法門最初之住心也。畏生死,厭苦,愿寂滅后涅槃者,觀四諦之理。執(zhí)三世實有法體恒有,得唯我空者,即聲聞乘之佛法也。如小乘二十部,俱舍,成實是也。五、拔業(yè)因種心,較前者更進。處于無佛世界,修無言等業(yè),見飛華落葉,觀十二因緣之法者,即煩惱所作之因雖拔而其習氣未薰在者,如緣覺乘是也。以上二乘小乘教之類攝于胎曼釋迦院之眷屬。六、他緣大乘心,他緣與無緣同,住于自他怨親平等之觀,悟真如平等,度眾生界使歸入佛界也。正與法相宗所教相當。彌勒菩薩之內證法門也。七、覺心不生心,從前心之賴耶緣起進一步,入于心境俱空之證,覺悟心性之不生不滅。說三論宗所謂八不中道,起信論所說當之。此文殊菩薩之內證也。以上二心為三乘教,以下三心為一乘教。八、一道無為心,又名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性心。法華所說,以心即境無為無相為極意,大日經謂為「如實知自心」配于天臺宗。觀音菩薩之內證也。九、極無自性心,有淺深之二釋。淺釋者,華嚴法界諸法即真如實相,真如無自性,隨變不守自性,染凈真妄交轍,事事無礙重重無盡之義也。深釋者,是由毗盧遮那之教覺而無自性。華嚴之法門當之,以為普賢菩薩之內證。以上九心是為顯教之攝也。十、秘密莊嚴心,秘密者金胎兩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之無盡法門也。等覺十地亦不能見聞,其法門之德謂之莊嚴。即真言宗教之心地也。此十住心有橫豎二者,橫十住心者于一十住心又有十住心,委如十住論。橫十住心為胎藏界之十住心,豎十住心為金剛界之十住心,胎金不二之處謂為不二之十住心。出決義鈔直牒十。
【佛學常見辭匯】
是密宗的教相判釋。一、異生羝羊心,異生,謂凡夫,凡夫不辨善惡,但念淫食,如彼羝羊,此即三惡趣的修因。二、愚童持齋心,即由外因緣發(fā)起善心,或行世善,或持五戒,此即人間之果報。三、嬰童無畏心,即求生天上,離惡趣苦,或修十善,此是大乘的住心。(以上三心,為世間住心,在佛法五乘中,屬人天乘。)四、唯蘊無我心,即已空人我,唯存五蘊,此是聲聞乘的住心。五、拔業(yè)因種心,即觀十二因緣,拔惑業(yè)因緣之種,出于三界,此是緣覺乘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小乘教。)六、他緣大乘心,即起度他之無緣大悲,此是法相宗的住心。七、覺心不生心,即起八不之正觀,無知心性本來清凈,不生不滅,此是三論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三乘教。)八、一道無為心,一道即一乘法,生佛不二,境智圓融,無相無為,一道清凈,此是天臺宗的住心。九、極無自性心,緣起無自性,無自性之極致,則事事無礙,此是華嚴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一乘教。)十、秘密莊嚴心,秘密莊嚴即曼荼羅,此是真言宗的住心,是為金剛乘教。
一境四心
【佛學大辭典】
(雜語)同一之境由見之者不同而生差違也。又名一水四見。唐譯攝大乘論釋第四,有「謂于餓鬼自業(yè)變異,增上力故,所見江河,皆悉充滿膿血等處,魚等傍生,即見舍宅游從道路,天見種種寶莊嚴地,人見是處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虛空無邊處定,即于是處唯見虛空」云云。大明三藏法數第十八題之為一境四心:一、天見是寶嚴地。二、人見是水。三,餓鬼見是膿血。四,魚見是住處。
一團心識
【佛學大辭典】
(術語)與密教所說肉團心同。父母所生血肉身中之一團,其狀似蓮華開合之心臟,為意識之所存者,故遂以心臟直解一團之心識也。(參見:肉團心)
二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真心,為眾生本具之如來藏心,真凈明妙,離虛妄之想者。二、妄心,為起念而分別生一切種種之境界者。楞嚴經曰:「從無始來,生死相續(xù),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轉?!埂居帧恳?、定心,禪定之心也,又修定善之心也。二、散心,散亂之心也。又修散善之心也。(參見:二善)
【佛學常見辭匯】
1。真心和妄心。真心是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心,真凈妙明,離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虛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種種的境界。2。定心和散心。定心是禪定的心,也是修定善的心;散心是散亂的心,也是修散善的心。
【三藏法數】
(出蓮宗寶鑒)
〔一、真心〕,謂自性清凈之心,真凈明妙,虛徹靈通,離虛妄想,故曰真心。
〔二、妄心〕,謂全真成妄,隨境生滅,念念不實,故曰妄心。(隨境者,隨順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境也。)
【三藏法數】
(出唯識論)
〔一、相應心〕,應即當也,謂一念妄心虛妄分別,而與煩惱諸惑相應,是名相應心。
〔二、不相應心〕,謂常住真心,古今一相,自性清凈,而與煩惱諸惑永不相應,是名不相應心。
二善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定善,定心所修之善業(yè)也。息慮凝心觀凈土之依正二報也。二、散善,散心所修之善業(yè)也。策身口意廢惡修善也。唐善導釋觀經以此二善,以十三觀為定善,以三福為散善。謂一經之所明,不出定散之二善也。觀經疏玄義分曰:「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厮苟?,求愿往生也?!埂居帧恳弧⑽瓷?,戒定慧等諸善法未曾修習者。二、已生善,戒定慧等諸善法已曾修習者。見智度論四十八。又,事理善,藏教為界內之事善,通教為界內之理善,別教為界外之事善,圓教為界外之理善。是淺深相對而分事理也。見法華玄義五上。
【三藏法數】
(出大智度論)
〔一、未生善〕,謂戒定慧等諸善之法,未曾修習,是名未生善。善若未生,當勤修習,令其得生也。
〔二、已生善〕,謂戒定慧等諸善之法,已曾修習,名已生善。善若已生,當勤修習,令其增長也。
二種三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凈土真宗以為觀無量壽經所說之至誠心,深心,回向發(fā)愿心有二種。又日本見真大師分自利之三心與利他之三心,即要門自力行者之信心與弘愿他力行者之信心也。又于教行信證化身土卷分定之三心,與散之三心,即息慮凝心行者之信心,與廢惡修善行者之信心也。此定散之信心,即自力各別之三心也。
二種心相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心內相,心之本性清凈平等也。二、心外相,心隨諸緣生種種之對境也。
【佛學常見辭匯】
心內相和心外相。心內相是指心的本性,清凈平等;心外相是指心隨諸緣,而生種種的對境。
【三藏法數】
(出占察經)
〔一、心內相〕,謂心體本相,如如不異,清凈圓滿,無障無礙,微密難見,遍一切處,是名心內相。
〔二、心外相〕,謂心隨有所念,種種境界皆悉現前,是名心外相。
二種信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信法華經有二種之信心。一就佛立信,法華經為久遠實成之圓佛所說,故信之。二就經立信,無量義經及涅槃經,謂法華經為真實,故信之。
七心界
【佛學大辭典】
(名數)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加意根而為七。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法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唐善無畏譯。七俱胝佛母尊之儀軌也。
七種懺悔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欲為懺悔時,當起之七種心也:一、生大慚愧心。我與釋迦如來,同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來,已經劫數,我猶輪轉生死,無有出期,以此為慚愧也。二、恐怖心。我等凡夫身口意之業(yè),常與罪相應,以此因緣,命終之后,應墮于地獄畜生餓鬼,受無量之苦,以此為恐怖也。三、厭離心。我等于生死之中,虛假不實,如水上之泡,速起速滅,往來流轉猶如車輪。此身為眾苦所集,一切皆不凈,以此為厭離也。四、發(fā)菩提心。欲得如來之身者,當發(fā)菩堤心,救度眾生,身命財無所吝惜也。五、冤親平等心。于一切眾生,無冤無親,起慈悲,無彼我之相,平等救度,以此心為懺也。六、念報佛恩心。如來往昔在無量劫中為我等故,修諸苦行,如此恩德,實難酬報,須于此世,勇猛精進,不惜身命,廣度眾生入于正覺,以此為念也。七、觀罪性空。罪性本空,無有實體,但從因緣顛倒而生??芍镏?,非內外,非中間,本來為空,故罪亦無有,以此為觀也。
【佛學常見辭匯】
人們在作懺悔時所應具有的七種心情,即大慚愧心、恐怖心、厭離心、發(fā)菩提心、冤親平等心、念佛報恩心、觀罪性空。
【三藏法數】
(出慈悲水懺)
懺,梵語具云懺摩,華言悔過。華梵兼舉,故云懺悔。懺名修來,悔名改往。若欲懺悔者,先當起七種心也。
〔一、生大慚愧心〕,慚即慚天,愧即愧人。謂自惟我與釋迦如來同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來,已經劫數,而我等輪轉生死,未有出期,此實可慚可愧,當以此心而行懺悔也。(梵語釋迦,華言能仁。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
〔二、恐怖心〕,謂我等既是凡夫,身口意業(yè)常與罪相應,以是因緣,命終之后,應墮地獄、畜生、餓鬼,受無量苦。如此實為可驚、可恐、可怖、可懼,當以此心而行懺悔也。
〔三、厭離心〕,謂我等當觀生死之中,虛假不實,如水上泡,速起速滅,往來流轉,猶如車輪。此身眾苦所集,一切皆是不凈,甚可厭離。當以此心而行懺悔也。
〔四、發(fā)菩提心〕,梵語菩提,華言道。謂欲得如來身者,當發(fā)菩提心,救度眾生,于身命財,無所吝惜,當以此心而行懺悔也。
〔五、冤親平等心〕,謂于一切眾生,無冤無親,起慈悲心。無彼我相,平等救度,當以此心,普為懺悔也。
〔六、念報佛恩心〕,謂如來往昔無量劫中,為我等故,修諸苦行,舍頭目髓腦等,如此恩德,實難酬報。我等報如來恩者,須于此世,勇猛精進,不惜身命,廣度眾生,同入正覺。當以此心而行懺悔也。
〔七、觀罪性空心〕,謂我罪性本空,無有實體,但從因緣顛倒而生,當知罪性不在內外,不在中間,本來是空,罪亦何有。若能運此心觀,即是真懺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