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隨》:“王用享于西山?!币隇槿杖胩?。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span id="g8wu0mu" class="book">《文選·李密〈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揚(yáng)雄 《反騷》:“臨 汨羅 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br />(2).山名。指 首陽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濟(jì)縣 南。相傳 伯夷 、 叔齊 隱居于此。 晉 陸機(jī)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jié)。”參見“ 西山餓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畫棟朝飛 南浦 云,珠簾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為 岷山 主峰。也稱 雪嶺 。 唐 李白 《思邊》詩:“今歲何時(shí)妾憶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唐 杜甫 《野望》詩:“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br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 拒馬山 ,西北接 軍都山 。有 百花山 、 靈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盧師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稱 睡佛山 。有 華亭寺 、 太華寺 、 三清閣 、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 李公樸 的衣冠冢。風(fēng)景優(yōu)美,有“睡美人”之稱。
(7).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有 縹緲峰 、 銷夏灣 、 林屋洞 諸名勝。
《國語辭典》:西山餓夫(西山餓夫)  拼音:xī shān è fū
商朝末年,孤竹君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二人聞西伯昌善養(yǎng)老而逃至周。值武王伐商,二人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后餓死。見《史記。卷六一。伯夷傳》。后以西山餓夫代指伯夷、叔齊。《梁書。卷四○。劉顯傳》:「之遴嘗聞,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則西山餓夫,東國黜士,名豈施于后世?!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3326' target='_blank'>劉軻 重與陸賓虞書:「不然,則東國絀臣,西山餓夫,微仲尼,何傷為展季、伯夷矣?!?/div>
分類:伯夷叔齊
《國語辭典》:龍門(龍門)  拼音:lóng mén
1.比喻聲望高的人的宅第?!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列傳。李膺》:「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價(jià)十倍?!?br />2.科舉試場的正門?!度辶滞馐贰返谒亩兀骸复鬆敗⒍敻诉@些人進(jìn)去,到了二門口接卷,進(jìn)龍門歸號。」《紅樓夢》第一一九回:「我們兩個(gè)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來,在龍門口一擠,回頭就不見了?!?br />3.漢朝司馬遷生于龍門,故以龍門代指司馬遷。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信生世等于龍門,辭親同于河洛?!?/div>
《國語辭典》:河?xùn)|(河?xùn)|)  拼音:hé dōng
地名。山西省境內(nèi),黃河以東的地區(qū)。秦漢曾于此設(shè)河?xùn)|郡,其后唐置道,宋置路,亦皆稱為「河?xùn)|」。
《國語辭典》:龍山(龍山)  拼音:lóng shān
1.郡名。位于韓國京城西南,為京釜、京義兩鐵路的分歧點(diǎn)。
2.山名:(1)在湖北省江陵縣西北。(2)在山西省渾源縣西南。(3)在河南省寶豐縣東南。(4)在南非共和國的角省與納塔耳省之間,為南部非洲第一高峰。
《漢語大詞典》: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臨汾縣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 盧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無草木,多水?!?郝懿行 箋疏:“莊子·逍遙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陽’;隋書·地理志云,‘ 臨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陽府 西。”按,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下文尚有 北姑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內(nèi)北經(jīng)》有 列姑射 ,當(dāng)為傳說中另一山名。
(2).莊子·逍遙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焙笤娢闹幸浴肮蒙洹睘樯裣苫蛎廊舜Q。 五代 王周 《大石嶺驛梅花》詩:“仙中 姑射 接 瑤姬 ,成陣清香擁路岐?!?宋 蘇軾 《楊康功有石狀如醉道士為賦此詩》:“海邊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元 張可久 《滿庭芳·歌者素娟》曲:“鉛華盡洗,南州瓊樹, 姑射 冰肌?!?清 張麟書 《早梅》詩:“夢寐難忘 姑射 姿,春山無伴每相思。”
《漢語大詞典》:崆峒
(1).山名。在今 甘肅 平?jīng)鍪?西。相傳是 黃帝 問道于 廣成子 之所。也稱 空同 、 空桐 。莊子·在宥:“ 黃帝 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 廣成子 在於 空同 之上,故往見之?!?span id="60mc2qk" class="book">《史記·五帝本紀(jì)》:“﹝ 黃帝 ﹞西至于 空桐 ,登 鷄頭 ?!?南朝 梁 沈約 《為武帝與謝朏敕》:“ 羲軒 邈矣,古今事殊,不獲總駕 崆峒 ,依風(fēng)問道?!焙笠嘁灾赶缮?。 唐 曹唐 《仙都即景》詩:“旌節(jié)暗迎歸碧落,笙歌遙聽隔 崆峒 ?!?宋 沈遘 《真宗皇帝忌日醮文》:“ 真宗皇帝 伏愿登御 崆峒 ,從游汗漫,錫羨上靈之福,延洪后嗣之休?!币徽f 黃帝 問道于 廣成子 之山。在今 河南 臨汝縣 西南。 唐 舒元輿 《橋山懷古》詩:“ 襄城 迷路問童子,帝鄉(xiāng)歸去無人留。 崆峒 求道失遺跡, 荊山 鑄鼎餘荒丘?!眳㈤?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河南道八·汝州
(2).山名。在 山西 臨汾市 南。山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 溫水 出 崆峒 。 崆峒山 在 臨汾 南?!?br />(3).山名。在 江西 贛縣 南。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駢儷三:“ 崆峒 對聳, 章 貢 交流?!?br />(4).古人認(rèn)為北極星居天之中,斗極之下是 空桐 ( 崆峒 ); 洛陽 據(jù)地之中,故以 崆峒 代指 洛陽 。 唐 李賀 《仁和里雜敘皇甫湜》詩:“明朝下元復(fù)西道, 崆峒 敘別長如天。”
kōng dòng
(1).山高峻貌。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水聲幽咽,山勢崆峒?!?唐 李賀 《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詩:“ 李子 別上國, 南山 崆峒春?!?br />(2).山洞;洞窟。 唐 王化清 《游石室新記》:“ 高要郡 北十五里有石室,詭恠萬狀,崆峒其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三:“蹬倚絶壁,壁石皆崆峒,木根穿隙緣竅?!?br />(3).寬敞空闊。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二:“從門隙內(nèi)窺,洞甚崆峒,而路無由入。”
(4).形容聲音洪大。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二:“山下有水穴東北向,潴水甚滿,而內(nèi)聲崆峒。”
《漢語大詞典》:千畝(千畝)
春秋 時(shí)地名,在今 山西 介休縣 南。左傳·桓公二年:“其弟以 千畝 之戰(zhàn)生,命之曰 成師 。” 杜預(yù) 注:“ 西河 介休縣 南有地名 千畝 。”國語·周語上:“三十九年,戰(zhàn)於 千畝 ,王師敗績於 姜氏 之 戎 。”一說 千畝 之地有二:一為 周 地,見國語·周語上;一為 晉 地,見史記·晉世家。參閱 清 齊召南 《春秋左氏傳注疏考證》
《漢語大詞典》:雁門(雁門)
(1).郡名。 戰(zhàn)國 趙 地。 秦 置郡。今 山西 北部皆其地。
(2).見“ 雁門山 ”。
(3).見“ 雁門關(guān) ”。
《漢語大詞典》:雁門山(雁門山)
省稱“雁門”。亦作“鴈門山”。 1.山名。在今 山西省 代縣 西北。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 鴈門之山 ,無草木?!?袁珂 校注:“《海內(nèi)西經(jīng)》云:‘ 鴈門山 ,鴈出其閒。在 高柳 北?!创松揭??!?span id="kie0yq8" class="book">《淮南子·墬形訓(xùn)》:“ 燭龍 在 雁門 北,蔽于 委羽之山 ,不見日?!?br />(2).山名。在今 江蘇 南京 附近。 唐 李白 《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緑水向 雁門 ,黃云蔽 龍山 ?!?王琦 注:“景定建康志:‘ 雁門山 在城東南六十里,周迴二十里,高一百二十五丈,西連 彭城山 ,南連 大城山 ,北連 陵山 。山勢連綿,類北地 雁門 ,故以為名?!?span id="ucis6mw" class="book">《江南通志》:‘ 雁門山 在 江寧府 上元縣 東南六十里?!?/div>
《國語辭典》:雁門關(guān)(雁門關(guān))  拼音:yàn mén guān
地名。位于山西省代縣西北,據(jù)雁門山上,兩山夾峙,形勢雄險(xiǎn),自古為軍事重地。也稱為「西陘關(guān)」。
《漢語大詞典》:無終(無終)
(1).沒有終止;沒有窮極。莊子·則陽:“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shí)?!?南朝 齊 明僧紹 《正二教論》:“道常出乎無始,入乎無終,靡應(yīng)非身,塵劫非遐,此其所以為教也?!?br />(2). 三國 魏 田疇 志行卓越,隱居 無終山 。后人因以為隱逸之典。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二:“辭家夙嚴(yán)駕,當(dāng)往志 無終 ?!?清 閻爾梅 《汧置草堂讀史》詩:“ 郭泰 辭徵虛有道, 田疇 抗節(jié)隱 無終 ?!?br />(3).古代 山戎 國名。 春秋 時(shí)分布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東,后遷至 河北省 玉田縣 西北 無終山 ,因山而得名。左傳·襄公四年:“ 無終子 嘉父 使 孟樂 如 晉 ,因 魏莊子 納虎豹之皮,以請和諸 戎 ?!?杜預(yù) 注:“ 無終 , 山戎 國名。”
《漢語大詞典》:靈巖(靈巖)
(1).指仙山。 晉 庾闡 《孫登隱居》詩:“靈巖霞蔚,石室鱗構(gòu),青松標(biāo)空,蘭泉吐牖。”
(2).山名。指 山西省 大同市 云岡 ,又名 武周山 , 北魏 建石窟于此。
(3).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木瀆鎮(zhèn) 西北。一名 硯石山 。 春秋 末 吳王 夫差 建離宮于此,今 靈巖寺 即其地。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外郡·靈巖山:“ 靈巖山 有 夫差 館娃宮 、 響屧廊 、 浣花池 、 采香徑 等勝,固 吳中 麗矚也。” 清 張怡 《入山聞鶯》詩:“不識(shí) 靈巖 路,行行轉(zhuǎn)欲迷。”
(4).山名。在 浙江 樂清 雁蕩山 ,為 雁蕩 第一峰。 明 張煌言 《吳子佩遠(yuǎn)游雁蕩歸備述名勝因?yàn)樵娪浡浴?/a>:“ 靈巖 割元?dú)?,陰洞礙朝曦。巖中何所有,萬象迸葳蕤?!?br />(5).山名。在 江蘇 六合 東。峰巒回抱,有 瑪瑙澗 ,出五色石卵,世稱靈巖石。參閱《嘉慶一統(tǒng)志·江寧府》。
(6).山名。在 山東 長清 東南。四面方正,又名 方山 。
《國語辭典》:河西  拼音:hé xī
泛指黃河以西的地區(qū),包括今陜西、甘肅兩省,綏遠(yuǎn)鄂爾多斯,寧夏額濟(jì)納、阿拉善等旗。也作「河右」。
《國語辭典》:西人  拼音:xī rén
1.春秋時(shí)代指周朝京師的人?!对娊?jīng)。小雅。大東》:「西人之子,粲粲衣服?!固啤?追f達(dá)。正義:「西人,京師人也?!?br />2.宋代指西夏人。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一:「予在南鄭,見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乃悟西人所謂大范老子、小范老子,蓋尊之為父也?!?br />3.今指歐美各國的人。如:「西人習(xí)慣喝咖啡,東方人則喜歡飲茶?!?/div>
《國語辭典》:河汾  拼音:hé fén
黃河與汾水的合稱。亦指兩河之間的區(qū)域,即今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文選。陸機(jī)?;侍友缧孕嗵糜辛钯x詩》:「自彼河汾,奄齊七政?!?/div>
《漢語大詞典》:采桑(採桑)
(1).樂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span>, 南朝 宋 鮑照 、 梁 簡文帝 、 陳后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span>。后人多所仿效。
(2).樂府清商曲名。屬西曲,又稱《採桑度》。亦為舞曲名。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採桑度〉序。
(3).樂府近代曲名。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二·〈採?!敌?/a>》:“《樂苑》:‘《採?!?/span>,羽調(diào)曲。又有《楊下採?!?/span>?!?span id="gmo8qkw" class="book">《採?!?/span>本清商西曲也。” 唐 張祜 有此作。
(1).謂采摘桑葉。古樂府
《日出東南隅行》:“ 羅敷 善蠶桑,采桑城南隅?!?br />(2).古樂曲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樂通二:“《采?!?/span>, 晉 清商西曲。羽調(diào)。 唐 有大曲。”參見“ 采桑子 ”。
(3).古 黃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鄉(xiāng)寧 西。左傳·僖公八年:“ 晉 里克 帥師, 梁由靡 御, 虢射 為右,以敗 狄 于 采桑 ?!?杜預(yù) 注:“ 平陽 北 屈縣 西南有 采桑津 。”
《漢語大詞典》:采桑子(採桑子)
詞牌名。原本 唐 教坊大曲,名《採?!?/span>或《楊下採桑》。 南朝 后主 作詞名《採桑子傳》, 宋 初名《採桑子》。一名《羅敷媚》、《丑奴兒》。雙調(diào)四十四字。
唐 教坊大曲有《采?!?/span>,截取一“遍”單行,后用作詞牌。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平韻。又有《添字采桑子》,四十八字或五十四字;《攤破采桑子》,一名《攤破丑奴兒》,六十字;《促拍采桑子》,一名《促拍丑奴兒》,五十字;皆平韻。 宋 詞《采桑子慢》一名《丑奴兒慢》,九十字,多平仄互葉。
《國語辭典》:虞山  拼音:yú shān
山名:(1)即山西安邑縣東南的吳山。(2)在江蘇常熟縣西北,因周時(shí)虞仲曾治理當(dāng)?shù)囟妹?。也稱為「隅山」。(3)位廣西桂林縣東北。也稱為「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