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石齒(石齒)
齒狀的石頭。亦指山石間的水流。 宋 蘇軾 《游道場山何山》詩:“山高無風(fēng)松自響,誤認(rèn)石齒號驚湍?!?宋 楊澤民 《滿庭芳》詞:“一徑幽通邃竹,松風(fēng)漱、石齒濺濺。” 金 元好問 《少室南原》詩:“清溪鳴石齒,暖日長藤芽?!?元 張可久 《憑欄人·白云煉師山居》曲:“丹氣溶溶生紫煙,石齒泠泠鳴玉泉?!?清 劉大櫆 《菉溪書屋圖記》:“按其圖,則修竹萬竿,而千尋之老木間廁其中,其下怪石林立,溪流自石齒間縈紆漩洑?!?/div>
《國語辭典》:骨立  拼音:gǔ lì
形容身體非常瘦弱。《晉書。卷四九。阮籍傳》:「毀脊骨立,殆致滅性?!?/div>
《國語辭典》:銀山(銀山)  拼音:yín shān
1.山名:(1)位于河北省昌平縣東北,因山石盡白而得名。(2)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縣西江畔,因與金山相對而得名。也稱為「蒜山」。(3)位于四川省資中縣東南,因形如銀錠而得名。(4)位于湖北省陽新縣,產(chǎn)錳礦,清季由漢冶萍公司開采。
2.一種冥器。用銀紙糊成如山石的形狀。
3.白浪滔天,其形如山。唐。張繼〈九日巴丘楊公臺上宴集〉詩:「萬疊銀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鴻來?!顾?。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詩二首之二:「可惜不當(dāng)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國語辭典》:鬅鬙  拼音:péng sēng
頭發(fā)散亂的樣子?!杜逦捻嵏?。卷二五。蒸韻引宋。陸游詩》:「傍架討尋書散亂,倚屏吟嘯發(fā)鬅鬙。」元。趙善慶〈小桃紅。數(shù)聲啼鳥〉曲:「鬅鬙鬢絲,追尋心事,正是斷腸時?!?/div>
《漢語大詞典》:谽谺
(1).山谷空曠貌。 唐 盧照鄰 《五悲·悲昔游》:“當(dāng)谽谺之洞壑,臨決咽之奔泉?!?清 厲鶚 《二月十七日重游洞霄宮探大滌洞天》詩:“穿盡幽篁履苔石,驚見谽谺洞門坼?!眳⒁姟?谽呀 ”。
(2).山石險峻貌。 唐 獨孤及 《招北客文》:“其北則有劒山巉巉,天鑿之門,二壁谽谺,高岸嶙峋?!?清 金志章 《鈐山行》:“ 鈐山 四繞青谽谺, 袁江 一綫盤脩虵?!?br />(3).猶閃爍。 唐 杜甫 《柴門》詩:“長影沒窈窕,餘光散谽谺。” 清 趙執(zhí)信 《平度州道中望東北諸山》詩:“臺閣嵯峨布空曲,浮金炫碧生谽谺。”
(4).中空貌。 清 史夔 《弘濟寺》詩:“戌削寒侵袂,谽谺樹隱門。” 清 譚嗣同 《城南思舊銘并敘》:“加北俗多忌,厝棺中野,雨日蝕漏,谽谺洞開?!?/div>
《漢語大詞典》:谽呀
山谷空曠貌。 清 吳偉業(yè) 《林屋洞》詩:“傳聞過險澀,谽呀來天風(fēng)。”
分類:山谷空曠
《漢語大詞典》:石鏡(石鏡)
(1).如鏡的山石。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時異方貢玉人、石鏡,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謂之‘月鏡’。”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廬江水:“山東有石鏡,照水之所出。有一圓石,懸崖明浄,照見人形,晨光初散,則延曜入石,豪細(xì)必察,故名石鏡焉?!?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攀崖照石鏡,牽葉入 松門 ?!?唐 李白 《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詩:“ 松門 拂中道,石鏡迴清光?!?王琦 注:“﹝ 松門山 ﹞上有石鏡,光可照人?!?span id="amygyi0" class="book">《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這 臨安里 中有座山,名 石鏡山 。山有圓石,其光如鏡,照見人影。 錢婆留 每日同眾小兒在山邊游戲,石鏡中照見 錢婆留 頭帶冕旒,身穿蟒衣玉帶。”
(2).水母的別名。 唐 段公路 北戶錄卷一:“水母,《兼名苑》云:一名鲊,一名石鏡,南人治而食之。”
(3).冰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坤輿·冰:“ 黎民表 詩:‘含風(fēng)石鏡融。’按:石鏡,謂冰也。”
《國語辭典》:巉巉  拼音:chán chán
1.山勢高險。唐。張祜游天臺山〉詩:「巉巉割秋碧,媧女徒巧補?!?br />2.銳利、尖銳?!读凝S志異。卷一。畫皮》:「見一獰鬼,面翠色,齒巉巉如鋸?!?/div>
《漢語大詞典》:石屏
(1).石制屏風(fēng)。
(2).壁立如屏的山石。 唐 高適 《宴韋司戶山亭院》詩:“苔逕試窺踐,石屏可攀倚?!?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云北》:“野歇遇松蓋,醉書逢石屏。”
《漢語大詞典》:石氣(石氣)
環(huán)繞山石的霧氣。 元 虞集 《賦石竹》詩:“龍噓石氣千年潤,鶴過林陰一逕斜?!?/div>
《國語辭典》:石山  拼音:shí shān
1.大石層疊或石頭堆砌而成的山。《詩經(jīng)。周南。卷耳》:「陟彼砠矣,我馬瘏矣?!?jié)h。毛亨。傳:「石山戴土曰砠?!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木呕兀骸盖懊媸健⑹粒际侨斯ざ丫偷摹!?br />2.位于南京市西、北緣大江、南抵秦淮口的石頭山?!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五:「那金陵城傍著石山筑起,故名石頭城?!?/div>
《漢語大詞典》:石棱(石稜)
石頭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唐 杜甫 《西閣雨望》詩:“徑添沙面出,湍減石稜生。” 唐 于鵠 《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詩:“面壁攀石稜,養(yǎng)力方敢前。” 前蜀 韋莊 《漁塘》詩:“ 洛水 分餘脈,穿巖出石稜?!?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8092' target='_blank'>《太平廣記》卷二四一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見聞記·王承休》:“緩轡踰雙劍,行行躡石稜?!?/div>
《國語辭典》:刻削  拼音:kè xuè
1.苛刻、嚴(yán)酷?!妒酚洝>砹?。秦始皇本紀(jì)》:「事皆決于法,刻削毋仁恩和義?!埂杜f唐書。卷八五。唐臨傳》:「敘勛必須刻削,論罪務(wù)從重科。」
2.剝削、剝奪。《史記。卷一一。孝景本紀(jì)》:「至孝景,不復(fù)憂異姓,而晁錯刻削諸侯。」《南史。卷七七。恩倖傳。沈客卿傳》:「客卿每立異端,唯以刻削百姓為事?!?br />3.生活檢樸。唐。韓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jiān)胡良公墓神道碑:「樂為儉勤,自刻削不干人,以矯時弊?!?br />4.雕刻、雕琢。漢。王充《論衡。量知》:「雕琢刻削,乃成為器用?!?br />5.形容文筆深刻峻拔。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九。文章宗旨》:「唐之文,韓之雅健,柳之刻削,為大家?!?br />6.形容山勢或樓臺高峻峭拔?!段簳?。卷九八。島夷蕭衍傳》:「垂珠銜璧,崢嶸刻削。」
《漢語大詞典》:石云(石雲(yún))
山石間通起的云氣。 唐 李賀 《黃頭郎》詩:“玉瑟調(diào)青門,石云濕黃葛?!?王琦 匯解:“云氣觸石而出,故曰石云。”
《國語辭典》:石蓮(石蓮)  拼音:shí lián
植物名。景天科石蓮華屬,多年生草本。葉片蓮座狀集生,肥厚,肉質(zhì)多漿,橢圓形,葉面平滑,粉白色。向四方伸展。穗狀花序側(cè)生,自葉腋抽出,花冠紅色,裂片五枚,肉質(zhì)??缮谖萃呋蛏降?、巖石上。亦是一種適合盆栽的觀葉植物。也稱為「石蓮花」、「蓮座草」。
《漢語大詞典》:石蓮子(石蓮子)
經(jīng)秋堅硬如石的蓮實。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六·蓮藕:“六七月采嫩者生食,脆美。至秋房枯子黑,其堅如石,謂之石蓮子。”參見“ 石蓮 ”。
分類:堅硬蓮實
《漢語大詞典》:驅(qū)山(驅(qū)山)
指神助 秦始皇 驅(qū)趕山石下海造橋的典故。《西湖二集·馬神仙騎龍升天》:“ 秦皇 謾作驅(qū)山計,滄海茫茫轉(zhuǎn)更深。”參見“ 驅(qū)石 ”。
《漢語大詞典》:驅(qū)石(驅(qū)石)
指神助 秦始皇 驅(qū)石造橋的典故。典出藝文類聚卷七九引 晉 伏琛 《三齊略記》:“ 始皇 作石橋,欲過海觀日出處,于時有神人,能驅(qū)石下海, 城陽 一山石,盡起立……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盡流血,石莫不悉赤?!?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四八:“逐日巡海右,驅(qū)石駕滄津?!?唐 杜甫 《陪李七司馬皂江山觀造竹橋》詩:“合歡卻笑千年事,驅(qū)石何時到東海?!?元 郝經(jīng) 《秋興》詩之三:“翩翩精衛(wèi)休填海,驅(qū)石 秦 人已斷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