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山表
山外;山上。 漢 王充 論衡·別通:“ 禹 益 并治洪水。 禹 主治水, 益 主記異物。海外山表,無遠不至。以所見聞,作山海經(jīng)?!?/div>
分類:山外山上
《國語辭典》:云中(雲(yún)中)  拼音:yún zhōng
1.郡名:(1)戰(zhàn)國趙地。秦置。今山西省境內(nèi)長城以外及綏遠東、南部地區(qū)。漢分其東北部置定襄郡,西南部仍為云中郡,治所在云中縣。即今托克托縣。(2)唐置。初為云州,不久,改成云中郡,后又復(fù)名為云州;治所在山西省大同縣。
2.云夢澤。位于今湖北省安陸縣南。
3.山名:(1)位于山西省中部忻縣西北,為管涔山脈的支脈。(2)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河津縣西北,瀕黃河。
《國語辭典》:上山  拼音:shàng shān
1.到山上去。《文選。曹植。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饑?!埂段倪x。陸機。擬古詩十二首。擬涉江采芙蓉》:「上山采瓊?cè)?,穹谷饒芳蘭?!?br />2.蠶發(fā)育到成熟的后期,停止吃東西,將其移至簇上,使之吐絲作繭,稱為「上山」。也稱為「上簇」。
《國語辭典》:云路(雲(yún)路)  拼音:yún lù
1.天空云行的路。唐。秦韜玉 八月十五日夜同衛(wèi)諫議看月詩:「初出海濤疑尚濕,漸來云路覺偏清?!?br />2.青云之路。比喻顯達的仕途?!侗笔?。卷八三。文苑傳。序》:「或鷹揚河朔,或獨步漢南,俱騁龍光,并驅(qū)云路矣。」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投至得云路鵬程九萬里,先受了雪窗螢火二十年?!?/div>
《漢語大詞典》:還山(還山)
(1).致仕;退隱。 南朝 梁 沈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末自 夏汭 ,固乞還山。權(quán)憇 汝南縣 境,固非息心之地?!?宋 劉克莊 《水調(diào)歌頭·喜歸》詞:“再拜謝不敏,早晚乞還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還山》詩之一:“幸遂還山愿,蕭然去國輕?!?br />(2).方言。山區(qū)人稱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上六:“有人勸這老倌不立繼,開導(dǎo)他說:‘你有六七畝好田,飽子飽藥,百年之后,還怕沒得人送你還山?’”
《國語辭典》:封禪(封禪)  拼音:fēng shàn
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筑壇祭天稱為「封」;在梁甫山除地祭地稱為「禪」。秦漢時特重此禮?!妒酚?。卷六。秦始皇本紀》:「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6489' target='_blank'>李商隱 〈韓碑〉詩:「傳之七十有二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
《漢語大詞典》:他山
(1).別處的山。 唐 鄭谷 《登杭州城》詩:“潮來無別浦,水落見他山。” 宋 蘇軾 《儋耳山》詩:“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br />(2).引申泛指山石。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慶碑》:“於是爰勒他山,用旌斯烈?!眳⒁姟?他山之石 ”。
(3).指別處山上的石頭。比喻磨礪自己,幫助自己成就的外力。《群書治要》卷四五引 漢 仲長統(tǒng) 《昌言》:“可令王侯子弟,悉入大學(xué),廣之以他山,肅之以二物,則腥臊之污可除,而芬芳之風(fēng)可發(fā)矣?!?三國 魏 曹丕 《以鄭稱為武德傅令》:“龍淵太阿,出 昆吾 之金, 和氏 之璧,由 井里 之田。礱之以砥礪,錯之以他山,故能致連城之價,為命世之寶?!?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部》:“類我者,我友之,亦不媿為攻玉之他山?!?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幸相知愛,故極力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實欲借良朋一快耳!”詳“ 他山之石 ”。
(4). 清 查慎行 的別稱。 清 袁枚 《仿元遺山論詩》詩之五:“ 他山 書史腹便便,每到吟詩盡棄捐。”
《國語辭典》:他山之石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參見「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條。唐。楊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托無愧之銘,跋涉載勞于千仞,訪他山之石,東西向踰萬里?!?/div>
《國語辭典》:云梯(雲(yún)梯)  拼音:yún tī
1.古代攻城的工具。極言其高,故稱為「云梯」。《墨子。公輸》:「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三國演義》第一七回:「于城邊作梯凳,又立云梯窺望城中?!?br />2.現(xiàn)在消防隊用來登高樓救火的梯子。
3.比喻升天成仙之路?!段倪x。郭璞。游仙詩七首之一》:「靈溪可潛盤,安事登云梯?」
4.位于江蘇省淮安縣東北,當淮水入海處的關(guān)口。
《國語辭典》:幔亭  拼音:màn tíng
用帳幕做成的亭子,稱為「幔亭」。
《漢語大詞典》:鞭石
(1).藝文類聚卷七九引 晉 伏琛 《三齊略記》:“ 始皇 作石橋,欲過海觀日出處。于時有神人,能驅(qū)石下海, 城陽 一山石,盡起立。嶷嶷東傾,狀似相隨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盡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猶爾。”后遂以“鞭石”為神助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銅為柱?!?宋 蘇軾 《兩橋詩·西新橋》:“岌岌類鞭石,山川非 會稽 ?!?元 陳樵 《蔗庵賦》:“ 秦 人鞭石而望洋, 謝娥 入海而增喟?!?明 王世貞 《太和即事》詩之一:“路疑鞭石就,室似鑿空懸?!?br />(2).相傳 難留城 (今 湖北 宜昌 )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兩塊大石,俗名陰陽石。陰石常濕,陽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調(diào),百姓便進洞祈福。天旱則鞭打陰石得雨,雨多則鞭打陽石天晴。事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夷水》。后作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和樂儀同苦熱》:“鞭石未成雨,鳴鳶不起風(fēng)。” 唐 杜甫 《雷》之二:“暴尪或前聞,鞭石非稽古?!?/div>
《漢語大詞典》:梅山
(1).山名。在今 浙江省 紹興縣 境。傳說為 漢 梅福 隱處之一。 宋 陸游 《梅子真泉銘》:“距 會稽城 東北七里有山,曰 梅山 。山之麓有泉,曰 子真泉 ?!?子真 , 梅福 之字。 宋 陸游 《朝中措》詞:“明月 梅山 笛夜,和風(fēng) 禹廟 鶯天?!?br />(2).山名。在今 浙江省 奉化縣 境。相傳為 梅福 賞游處。《清一統(tǒng)志·浙江·寧波府》:“ 梅山 :在 奉化縣 南三十里,舊志謂 梅福 嘗游此。兀立眾山中,峯巒奇秀,北環(huán)大溪,下有龍湫?!?br />(3).山名。在今 安徽省 含山縣 境。山上多梅,傳為 曹操 行軍望梅止渴處。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十一·和州》:“ 梅山 :縣( 含山縣 )東南五里,山多梅樹,俗傳 曹操 行軍,指梅林以止軍士渴處也。 唐 天寳 中,改曰 棲隱山 ?!?br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舒城縣 境。傳說為 梅福 隱處之一。《清一統(tǒng)志·安徽·廬州府》:“ 梅山 ……在 舒城縣 西五十里,上有 梅仙洞 , 漢 南昌 尉 梅福 棄官后隱此,亦名 梅福山 。”
(5).山名。在今 安徽省 東至縣 境。《清一統(tǒng)志·安徽·池州府》:“ 梅山 ,在 建德縣 西南十里。 宋 時僧 志南 居之, 朱子 訪至山中,與之倡和,為書‘普門’二字刻於石壁?!?br />(6).山名。在 湖南省 新化縣 、 安化縣 間。在 新化 者稱 上梅山 ,在 安化 者稱 下梅山 。宋史·神宗紀二:“﹝ 熙寧 五年十一月﹞ 章惇 開 梅山 ,置 安化縣 。”
(7).山名。在 安徽省 金寨縣 。1956年在這里建成 梅山水庫 。
(8).特指 揚州 梅花嶺 。上有 明 史可法 衣冠冢。 清 秋瑾 《寶刀歌》:“痛哭 梅山 可奈何?帝城荊棘埋銅駝?!?/div>
《漢語大詞典》:伊闕(伊闕)
(1).地名。在今 河南 洛陽市 南。即 春秋 周 闕塞 。因兩山相對如闕門, 伊水 流經(jīng)其間,故名。左傳·定公八年:“秋, 晉 士鞅 會 成桓公 ,侵 鄭 ,圍 蟲牢 ,報 伊闕 也,遂侵 衞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伊水:“ 伊水 又北入 伊闕 。昔 大禹 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 伊水 歷其間北流,故謂之 伊闕 矣。 春秋 之 闕塞 也?!?唐 張說 《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松柏接于 邙山 ,丘陵對于 伊闕 。” 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聞·河渠·禹鑿龍門山:“ 賈讓 言 禹 鑿 龍門 ,辟 伊闕 ,析 底柱 ,破 碣石 ?!?清 姚鼐 有《寄和劉海峰三丈游伊闕之作》,有“西登 闕塞 眺 黃河 ”之句。 郭沫若 《我是怎樣寫五幕史劇〈屈原〉》:“ 秦 將 白起 戰(zhàn)敗 韓國 ,斬首二十四萬于 伊闕 。”
(2).古關(guān)名。在 伊闕 山上。 漢 末為鎮(zhèn)壓 黃巾 起義軍,設(shè)置的八關(guān)之一。后漢書·靈帝紀“置八關(guān)都尉官” 唐 李賢 注:“八關(guān)謂 函谷 、 廣城 、 伊闕 、 大谷 、 轘轅 、 旋門 、 小平津 、 孟津 也?!?/div>
《漢語大詞典》:云扃(雲(yún)扃)
(1).高山上的屋門。借指高山上的屋室。 南朝 宋 鮑照 《從登香爐峰》詩:“羅景藹云扃,沾光扈龍策?!?錢振倫 注:“云扃,猶云扉也。” 唐 王勃 《七夕賦》:“聳詞峰於月殿,披翰藪於云扃。”
(2).隱者的屋門或寺院的門。 唐 黃滔 《莆山靈巖寺碑銘》:“東歸之尋舊址,蒼苔四疊,嘉樹雙亞。訪舊僧,云扃十扣,云頂一存?!?清 魏源 《華山西谷》詩之二:“請謝世網(wǎng)塵,長枕秋云睡。仙犬守云扃,毋許漁樵至。”
(3).借指隱者的屋室或寺院。 宋 陸游 《幽居》詩之二:“面面秋山擁翠屏,天留三畝著云扃?!?br />(4).謂被云所遮蓋。 元 吳萊 《寄張子長》詩:“道途餘雪屩,巖穴但云扃?!?/div>
《漢語大詞典》:云構(gòu)(雲(yún)構(gòu),雲(yún)搆)
亦作“ 云搆 ”。
(1).形容作品大量涌現(xiàn)。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及 枚乘 摛艷,首製《七發(fā)》,腴辭云搆,夸麗風(fēng)駭?!?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於是賦頌先鳴,故比體云構(gòu),紛紜雜遝,信舊章矣。”
(2).高大的建筑物,大廈。《文選·陸機〈招隱詩〉》:“輕條象云構(gòu),密葉成翠幄?!?張銑 注:“云構(gòu),大夏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藝文類聚》卷六二引 南朝 陳 沈炯 《太極殿銘》:“億兆填填而樂成也,曾未數(shù)旬,煥然云構(gòu)。” 元 陳賡 《寒食祀墳回登臨晉西原廢寺》詩:“當年云構(gòu)倚天開,一夕煙塵化刼灰。” 清 唐孫華 《哭座主玉峰尚書徐公》詩之二:“栽培杞梓扶云構(gòu),回挽文章壯 漢 京。”
(3).高山上的巖洞。藝文類聚卷七引 晉 謝道韞 《登山》詩:“巖中閒虛宇,寂漠幽以玄。非工復(fù)非匠,云搆發(fā)自然?!?/div>
《漢語大詞典》:云寺(雲(yún)寺)
指高山上的寺院。 唐 司空曙 《贈庾侍御》詩:“雪過云寺宿,酒向竹園期?!?唐 孟郊 《擢第后東歸書懷獻座主呂侍郎》詩:“云寺勢動搖,山鐘韻噓吸?!?宋 楊萬里 《又和見喜病間》:“云寺 耶溪 招布襪,斜風(fēng)細雨欠簔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