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3分類詞匯 8
《漢語大詞典》:小戲(小戲)
(1).小游戲。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貶誤:“小戲中於弈局一枰各布五子,角遲速,名蹙融?!?br />(2).稍微戲弄。
(3).小戲班子。紅樓夢第十四回:“這日伴宿之夕,里面兩班小戲并耍百戲的與親朋堂客伴宿?!?br />(4).某些專演小型戲曲的劇種。如花鼓戲、花燈戲等。有時(shí)也指大戲系統(tǒng)演出角色較少、情節(jié)比較簡單的戲。《花城》1981年第3期:“為著豐富一點(diǎn)素材,將心中蘊(yùn)蓄已久的一些東西寫成一出小戲,以備團(tuán)里排演?!?br />(5).指折子戲。
《國語辭典》:小班  拼音:xiǎo bān
1.幼稚園中,年紀(jì)最?。s三至四歲)的班級。如:「我外甥目前在幼稚園小班就讀?!?br />2.編制較小的班級。如:「小班制教學(xué)」。
《漢語大詞典》:雜扮(雜扮)
宋 代流行的一種小戲。以劇情簡單,逗人喜笑著稱。一般為雜劇之散段。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元宵:“奇術(shù)異能,歌舞百戲…… 王十二 ,作劇術(shù)。 鄒遇 、 田地廣 ,雜扮。 蘇十 、 孟宣 ,筑毬。”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妓樂:“又有雜扮,或曰‘雜班’,又名‘紐元子’,又謂之‘拔和’,即雜劇之散段也。頃在 汴京 時(shí),村落野夫,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裝 山東 、 河北 村叟,以資笑端。” 任半塘 《唐戲弄》第二章四:“至 宋 金 ,雜劇之外,又有雜扮,或以為扮而不演,非。”
《國語辭典》:弄車鼓(弄車鼓)  拼音:nòng chē gǔ
一種臺灣民間的歌舞小戲。表演方式是由丑、旦又歌又舞,相互對答,作即興的演出。通常在民間的迎神賽會或其他節(jié)日時(shí),做出陣游行或野臺表演。如:「對外國人而言,迎神賽會的弄車鼓極為新鮮有趣?!?/div>
《漢語大詞典》:對子戲
也稱“二小戲”。戲曲名詞。由小旦、小丑或小旦、小生兩個(gè)腳色演唱的戲。如由小旦、小丑、小生三個(gè)腳色演唱,則稱“三小戲”。許多由歌舞和曲藝發(fā)展形成的戲曲劇種,在形成初期,一般演唱對子戲和三小戲。
《國語辭典》:墊戲(墊戲)  拼音:diàn xì
正戲因故未及上場,而臨時(shí)墊演的小戲。
《國語辭典》:打花鼓  拼音:dǎ huā gǔ
一種民間藝術(shù)。人們腰間系花鼓,手拿兩根或三根鼓棒,交互擊鼓,然后輪番拋鼓棒于空中,不停飛舞,鼓聲不斷,且隨著節(jié)奏翩翩起舞。打過一陣,鼓棒收于手中,徐徐擊鼓且唱詞。如此周而復(fù)始的表演,稱為「打花鼓」。
《漢語大詞典》:三小戲(三小戲)
傳統(tǒng)戲曲中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角的小戲。以短小、活潑、風(fēng)趣見長?;ü膽颉⒉刹钁?、花燈戲等劇種三小戲劇目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