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8—549 【介紹】: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實相。梁元帝長子。以母徐氏失寵,為父所惡。侯景作亂,方等率軍入援。城陷,歸荊州,收集士馬,筑城備戰(zhàn)。時河?xùn)|王蕭譽不受湘東王蕭繹節(jié)度,方等以都督南討,及戰(zhàn),軍敗,溺死。嘗注范曄《后漢書》,未就。撰《三十國春秋》、《篤靜子》,皆佚。
全梁文·卷二十二
方等字實相,元帝長子。太清三年,討河?xùn)|王譽,敗死,年二十二。贈侍中、中軍將軍、揚州刺史,謚曰忠壯世子。有《三十國春秋》三十一卷。
釋道晤 朝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素隱溫州之陶山。不怠進脩。人無知者。既示寂。遺體堅完不壞。其弟子輩。因布漆以奉之如生。后五年。忽舉右手。如說法傳香狀。郡以事聞。詔賜紫伽梨。謚實相。至今??ひ杂陼敹\。其靈驗尤著。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九 雜科聲德篇第十之一
釋道晤者。不知何許人也。高趣放蕩識量難貲。末住永嘉陶山側(cè)精舍。則隱居修真誥之所也。大歷中代宗為陶真君樹此精舍。晤于此進修靡怠。人亦傾仰一夕跏趺而卒。身肉無沮如入三昧。議不焚葬后五年忽舉右手。狀若傳香。州官民庶異之。以事奏。敕賜紫袈裟。謚曰實相大師。至今塔中州民祈禱幡華填委焉。 系曰。凡諸入滅舉其指者。蓋示其得四沙門果之?dāng)?shù)也。昔求那跋摩舉二指而滅。言已證二果歟。其次法京垂滅屈三指慧景反握二指。捋之還屈。今晤之伸指豈不同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彥球。五代時僧,縉云人,俗姓葉。后梁貞明中受戒,初師景霄習(xí)律,后入閩,從長慶慧棱得禪法。歸浙,住六通院,道望日隆。吳越王錢俶請其住功臣院,晚住杭州龍華寺,賜號實相得一大師。好營眾事,常供千僧食。宋太祖建隆中卒于寺。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道臻(一○一四~一○九三),字伯祥,俗姓戴,福州古田(今屬福建)人。為浮山遠(yuǎn)禪師法嗣,南岳下十一世(《五燈會元》卷一二)。年十四出家,二十為大僧。后嗣東京凈因大覺璉禪師。神宗召對,令主慧林、智海二剎。哲宗即位,詔至福寧殿說法,賜號凈照禪師。元祐八年卒,年八十。工墨竹,與黃庭堅等善(《畫繼》卷五)?!?a target='_blank'>禪林僧寶傳》卷二六有傳。
禪林僧寶傳·卷第二十六
禪師名道臻。字伯祥。福州古田戴氏子也。幼不茹葷。十四歲去上生院。持頭陀行。又六年。為大小經(jīng)論。置不讀。曰。此方便說耳。即持一缽。走江淮。所參知識甚多。而得旨決于浮山遠(yuǎn)禪師。江州承天。虛席致臻。非所欲。而游丹陽。寓止因圣。一日行江上。顧舟默計曰。當(dāng)隨所往。信吾緣也。問舟師曰。載我船尾可乎。舟師笑曰。師欲何之。我入汴船也。臻云。吾行游京師。因載之。而北謁凈因大覺璉禪師。璉使首眾僧于座下。及璉歸吳。眾請以臻嗣焉。開法之日 英宗遣中使降香。賜紫方袍徽號。京師四方都會。有萬好惡。貴人達(dá)官日填門。而臻一目之 慈圣上仙 神宗詔至慶壽宮。賜對甚喜。詔設(shè)高廣座。恣人問答。左右上下。得未曾有。歡聲動宮殿。賜與甚厚 神宗悼佛法之微。憫名相之弊。始即相國。為慧林智海二剎。其命主僧。必自臻擇之。宿老皆從風(fēng)而靡。高麗使三僧來就學(xué)。臻隨根開悟 神宗上仙。被詔至福寧殿說法。詔道臻素有德行??少n號凈照禪師。臻為人渠渠靜退。似不能言者。所居都城西隅。衲子四十馀輩。頹然不出戶。三十年如一日。元祐八年八月十七日歿。前嘗語門弟凈圓曰。吾更三日行矣。及期沐浴。更衣說偈已。跏趺而化。閱世八十。坐六十有一夏。臻性慈祥純至。奉身至約。一布裙二十年不易。用五幅才掩脛。不多為叢褶。曰徒費耳。無所嗜好。乃能雪方丈之西壁。請文與可掃墨竹。謂人曰。吾使游人見之。心目清涼。此君蓋替我說法也。初說法于慶壽宮。僧問。慈圣仙游。定皈何所。臻曰。水流元在海。月落不離天。上悅以為能加敬焉。 贊曰。余至京師。尚及見之。時年已八十。褊首婆娑。面有孺子之色。取次伽梨。曳履送客??僧嬕?。黃魯直題其像曰。老虎無齒。臥龍不吟。千林月黑。六合云陰。遠(yuǎn)山作眉紅杏腮。嫁與春風(fēng)不用媒。老婆三五少年日。也解東涂西抹來。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道臻。傳四明法智之道。初住金山龍游。侍讀吳公倅都。聞師名。革興教禪居請主之。學(xué)者朋來。師每講次。會文集義。貫穿始終。浙西臺學(xué)大振自南屏始。嘗述二偈贊妙宗鈔曰。佛許六即辨。蛣蜣何不通。知一不知二。失西又失東。三十若果成。一切皆常樂。蛣蜣不究竟。諸佛斷性惡。后與凈覺岳公辨教門。陳詞有司。乞筑高臺。豎赤幡。仿西竺圣師與外道角勝。以幡標(biāo)顯處。義墮者斷首截舌懸之。府尹杜而不從。聞?wù)邉C然。初吳公多于休沐請講。盛服止閫外。師未登座不輒入。東坡云。與師語群集。有所遺忘。師則應(yīng)口誦之。袞袞不休。東坡祭辨才文云。講有辨臻。即謂師也。崇寧中謚實相。 贊曰。 維南有山  天設(shè)翠屏  師講其下  鬼神來聽 法戰(zhàn)之勇  氣肅千兵  坡言不泯  尚為典刑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一
釋梵臻,居南屏,因以號焉,錢塘人,傳四明法智之道。初住金山龍游侍講,吳公倅都聞其名,革興教禪居請主之,學(xué)者朋來。臻每講次,會文集義,貫穿始終。浙西臺學(xué)大振自茲始。嘗述二偈,贊《妙宗鈔》曰:“佛許六即辨,蛣??何不通?知一不知二,失西又失東。三千若果成,一切皆常樂。蛣??不究竟,諸佛斷性惡。”后與凈覺岳公辨教門,陳詞有司,乞筑高臺,立赤幡,效西竺圣師,與外道角勝,以幡標(biāo)顯處,義墮者斷首截舌,懸之竿頭。府尹杜而不從,聞?wù)邉C然。初,吳公多于休沐請講,盛服止閫外,臻未登座,不輒入。蘇東波居士嘗云:“與臻語群集,有所遺忘,臻輒應(yīng)口誦之,亹亹不休。”東坡答(祭) 辨才文云“講有辨、臻”者是也。崇寧中,謚“實相”。
釋善真 朝代: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善真。字實相。南昌人。姓熊氏。參幻休而未盡幻休。人疑為不及休?;蛞詾檫^休者也。幼業(yè)儒而不安于儒。每以三教誰尊問人。人以佛對。遂棄儒往廬山。禮湛堂和尚祝發(fā)。雅志參訪。初游閩之武夷。聽默庵禪師提唱公案。竟月無入。乃以己臆。下視諸方。既而悔之。游楚興國。州建一寺。葺清規(guī)安眾其中。太守任公。奉事惟謹(jǐn)。道望翕然。甫及期舍去。入少林。謁休和尚參。機緣往返不薦。曰且作長行粥飯僧。雖然。此老真吾師也。故其后所游至。皆稱少林焉。自是行蹤益遠(yuǎn)。遍歷吳楚滇蜀。禮南華之塔。訪雞足之衣。天臺云。峨眉雪。皆師杖間物耳。抵贛州疾作。命在呼吸。兀坐不睡。其徒明空進曰。師曾講觀法如指掌。今何以臨渴掘井。請放開養(yǎng)疾為正。師首肯。疾愈。囑徒曰。父子上山。各自努力。因入頂山獨棲。以姜葉為衣。野菜為食。適于雪夜負(fù)薪?;羧挥惺?。住三年。入終南云霧山。居九石坪。人云。此坪不開久矣。曾有六七人。入坪采木死于虎。師不為意。捫蘿剪棘。露坐七晝夜。稍開一徑于坪。建一室。名蘿月山房。修靜其中。雖絕粒經(jīng)旬。處之夷然自得也。時休和尚已化。聞之為位拜哭。嘆曰。先師一把椅子可惜?;蛟?。師得無有馀念乎。師曰。此處安容。念為祖庭所系不為人耳。未幾。入秦。游太白山靈山。將之華山。講道德南華二經(jīng)。為士大夫延回漢南。講首楞嚴(yán)。仍入蜀廣元縣漢王山靜居。頓成叢林。已應(yīng)雪峰寧羌二講。未久。門人請還漢王山。乃以萬歷戊戌五月示寂。遺言有樂志論。一行三昧說。及凈土應(yīng)驗。山房夜話。詩偈雜作。傳于世。紫柏尊者曰。真禪師持行高潔。與余意氣相期。惜不得與之雅游。僅于峨嵋一交臂。而失之。曾投一偈。冀續(xù)后緣。而今則已矣。世之君子。試讀其樂志諸篇。可想而見也。師住峨嵋臥云臺時。達(dá)師曾過訪之。故及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