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一實相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
一實相印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諸法實相之一法印也。即對于三法印而謂諸法實相之一理也。妙法蓮華經(jīng)方便品曰:「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辜蜗槭杷脑唬骸笧槿苏f于實相,印定諸法?!谷胤〝?shù)四曰:「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也。印者信也,蓋如來所說諸大乘經(jīng),皆以實相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若有實相印,則是佛說;若無實相印,則是魔說?!?參見:一法印)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諸法實相印,四法印之一。一實相就是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印就是印契。佛說一切大乘經(jīng),都以實相的道理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如有實相印者,便是佛說,否則便是魔說。
【三藏法數(shù)】
(出法華玄義)
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也。印者,信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蓋如來所說諸大乘經(jīng),皆以實相之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若有實相印,即是佛說。若無實相印,即是魔說。經(jīng)云:世尊說實道,波旬無此事。是也。(梵語波旬,華言惡。釋迦如來出世時,魔王名也。)
一法印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對小乘之三法印稱大乘之實印相,曰一法印。又有一實相印之名。即諸法實相之理也。妙玄八之上曰:「釋論云:諸小乘經(jīng),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jīng),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一實相印。(參見:一實相印)
【三藏法數(shù)】
(出宗鏡錄)
一法印者,謂一念心,含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無不悉備。然此諸法,于一心中,炳然顯現(xiàn)。如印印泥,文無前后,故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是也。
實相為物二身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曇鸞所立。一實相身是理佛,即法性法身也。又佛之光明也。二為物身,是事佛,即方便法身也。又佛之名號也。往生論注下曰:「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yīng)?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為物身。」六要鈔三本曰:「此有二義:一義云:實相身者此是理佛,即云法性法身是也。為物身者此是事物,即云方便法身是也。一義云:實相為物二種法身共是事佛,二種法身是約自利利他之德,即名與義,實相約義。即是光明攝法身故,為物是名,即是名號攝眾生故。問且就后義,既云實相,何為事佛?答:所言實相,非無相義,是虛實義,即約生佛。謂佛為實,眾生為虛;以悟為實,以迷為虛。問:二義之中,以何為正?答:二義俱存,用舍可在學(xué)者之意。但約名義,猶親文歟?!果[師亦立法性方便之二法身。(參見:法身)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實相身和為物身。實相身是理佛,也就是法性法身;為物身是事佛,也就是方便法身。
法身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佛之真身也。其釋名性相二宗各異其義。相宗據(jù)唯識論謂法身有總相法身與別相法身二種,總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與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謂為法身之義同,是以所證之真如與能照之真覺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則自性身與自受用報身之二身合見。依此義釋之,則法身為理智顯現(xiàn),有為(智)無為(理)一切功德法體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莊嚴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識論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中略)此法身五法為性,非凈法界獨為法身,二轉(zhuǎn)依果皆攝此故。」別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為清凈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無為也),為一切有為無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莊嚴功德法,故名為法身,何則?以此法唯為理之法身,不含攝有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識論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狗鸬卣撈咴唬骸噶o畏等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故鲇浭┰唬骸鸽x所知障,具無邊德,名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刮ㄗR樞要上本曰:「出纏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沽x林章七本曰:「成唯識說,清凈法界為自性身。莊嚴論等說,自性身本性常故。贊佛論說,佛自性身無生滅故?!谷粢佬宰谥x,則真如之理性,有真實覺知之相,理智不二,與真如之無為同,真智亦無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則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隱,謂之如來藏,積始覺之功,顯其法性,謂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蜓砸苑ㄐ燥@現(xiàn)之有為無為一切功德法成就莊嚴之身,故名法身。勝鬘經(jīng)曰:「世尊!過于恒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雇瑢毧呦履┰唬骸阜ㄉ碚?,即是實相真如法也。此實相正法隱,名如來藏。此實相法顯,故名身。唯是一實相法,約隱顯不同,故有藏之與身。又法者,謂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攝論云:與功德法相應(yīng),名法身?!辜蜗榉ㄈA疏四曰:「以正法為身,故曰法身?!蛊鹦耪撛唬骸笍谋疽褋?,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凈心義故,常樂我凈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于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中略)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雇x記下本曰:「隱時能出生如來,名如來藏。顯時為萬德依止,名為法身?!咕S摩經(jīng)慧遠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狗ㄈA玄義七曰:「本有四德隱名如來藏,修成四德顯名為法身?!勾蟪肆x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硅驞harmaka%ya。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離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體依聚義,總說名身,故此法身,五法為性,非凈法界,獨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變化身。義見后章,茲不復(fù)及。
【三藏法數(shù)】
法身者,謂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動,無有變易也。
【三藏法數(shù)】
謂始從初住,顯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覺極果,理聚方圓,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故名妙覺。理聚方圓者,妙覺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圓滿也。)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法性真常,湛然清凈,周遍法界。經(jīng)云:佛以法為身,清凈如虛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數(shù)】
法身者,謂所證無漏法界之體,而為法身也。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乃至虛空身也。(無漏者,謂惑業(yè)凈盡,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三千實相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三千為臺宗該收一切諸法之語,三千實相猶言諸法實相也。(參見:諸法實相)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諸法實相的意思。三千是天臺宗稱一切諸法之語,亦是很多的意思。
中道實相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萬有之實相,非有非空。非有非空之中道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邊,圓融無礙,叫做中道實相。
法界實相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法界與實相也。是一體異名,今重言之耳。四教儀曰:「上達根性,味味得入法界實相?!垢幸涣x,實相者別教之理,法界者圓教之理。涅槃經(jīng)四十曰:「說是法時,十千菩薩得一生實相,萬五千菩薩得二生法界?!馆o行三曰:「實相是法理,法界是圓理?!?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法界與實相。法界與實相,是同體異名。
真如實相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真如與實相,同體異名,約于假諦之妙有而曰實相,約于空諦之一如而云真如。此二不二之中道云法界。但真如有不變隨緣之二義。又實相其實為三諦之總名,故真如實相通于空假中也。觀佛三昧經(jīng)曰:「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雇斜驹唬骸干词强眨手^之真如實相。空即是色,故謂之相好光明。」
【佛學(xué)常見辭匯】
非假謂之真,不變謂之如,離虛謂之實。真如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亦稱為法身、如來藏、法性、佛性等。此真如自性,并非虛妄,乃系真實之相,故名真如實相,簡稱為如實。
無漏實相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諸法實相之理體,無垢清凈。故曰無漏。法華經(jīng)序品曰:「是德藏菩薩,于無漏實相,心已得通達。」
實相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實者,非虛妄之義,相者無相也。是指稱萬有本體之語。曰法性,曰真如,曰實相,其體同一也。就其為萬法體性之義言之,則為法性;就其體真實常住之義言之,則為真如;就此真實常住為萬法實相之義言之,則為實相。其他所謂一實,一如,一相,無相,法身,法證,法位,涅槃,無為,真諦,真性,真空,實性,實諦,實際,皆是實相之異名。又依名隨德用之三諦言之,則空諦為真如,假諦為實相,中諦為法界。法華說實相,華嚴說法界,解深密說真如或無為,般若說般若佛母,楞伽說如來藏,涅槃?wù)f佛性,阿含說涅槃。在華嚴之始教天臺之通教已下者,不變之空真如為實相,在華嚴之終教已上,天臺之別教已上者,不變隨緣之二相為實相。華嚴以隨緣之萬法為實相,天臺真言以性具之諸法為實相,小乘以我空之涅槃,大乘以我法二空之涅槃為實相。維摩經(jīng)弟子品曰:「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雇^眾生品曰:「佛為實相法人?!鼓鶚劷?jīng)四十曰:「無相之相,名為實相。」妙玄二上曰:「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遍今也。」法華文句記四中曰:「言實相者,非虛故實。非相為相,故名實相?!诡D悟入道要門論上曰:「法性空者,即一切處無心是。若得一切處無心時,即無有一相可得。何以故?為自性空故無一相可得,無一相可得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是如來妙色身相也?!?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諦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惟此獨實,不變不壞,故名實相。
【俗語佛源】
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狀態(tài)。佛家還指出,實相也就是無相、空相,如《金剛經(jīng)》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埂斗ㄈA經(jīng)·方便品》:「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谷纭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二:「話說人間榮華富貴,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認為實相?!褂秩缜濉徸哉洹睹罘ㄉ徣A經(jīng)四十二問》:「佛不壞假名而說實相?!购笾刚鎸嵡樾危缯卤搿恶g康有為論革命書》:「此正滿洲行政之實相也。」(文賢)
實相印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實相是從本以來佛佛傳持之印璽,故謂之實相印。一切之小乘經(jīng)以三法印印之,一切之大乘經(jīng)以此實相印印之。法華經(jīng)序品曰:「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四法印之一,因?qū)嵪嗍菬o始以來佛佛相傳的印璽,故名實相印,一切的小乘經(jīng)皆以三法印印之,一切的大乘經(jīng)則以此實相印印之。
實相花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實相之妙理,為佛道修行者之欲證悟而眺望者,故喻之以世間之花,而謂為實相之花。
實相門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與實相之法門同。
實相風(fēng)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實相之妙理,吹拂凡夫迷妄之塵垢,如世間風(fēng)之拂塵垢也。
實相身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諸佛三種身之一。(參見:三身)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諸佛三身之一。(參見:三種身)
三身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佛之三身也。經(jīng)論所說,或二身乃至十身,開合多途,然以三身為通途。蓋諸身之不同不出三身也。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有四種:法、報、應(yīng)之三身。自性、受用、變化之三身。法、應(yīng)、化之三身。法、報、化之三身是也。(參見:三字部三身)附錄。【又】三法身有二種。(參見:法身)附錄。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法身、報身、應(yīng)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滅,人人本具的真性,不過我們眾生迷而不顯,佛是覺而證得了;報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的分別,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內(nèi)證法樂之身,他受用報身是佛為十地菩薩說法而變現(xiàn)的身;應(yīng)身又名應(yīng)化身,或變化身,即應(yīng)眾生之機緣而變現(xiàn)出來的佛身。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謂諸如來真凈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種:
一、自受用 謂諸如來三無數(shù)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凈常遍色身,相續(xù)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
二、他受用 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xiàn)微妙凈功德身,居純凈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xiàn)大神通,轉(zhuǎn)正法輪,決眾網(wǎng)令彼受用大乘法樂。
合此二種,名受用身。
三、變化身 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xiàn)無量隨類化身,居凈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xiàn)通說法,令名獲得諸利樂事。
「三種常住」謂三種常住者:
一、自性?!∽孕陨碇^之自性常,其性無為,不生不滅。
二、不斷常 自他受用,謂之不斷常,有為智品,雖有生滅,無有間斷也。
三、相續(xù)?!∽兓恚^之相續(xù)常,機緣不恒,稍有間斷,雖不恒會,機緣無盡,雖有間斷,化道無絕也。
【三藏法數(shù)】
(出金光明經(jīng)玄義)
身即聚集之義,謂聚集諸法而成身也。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yīng)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謂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報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與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應(yīng)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隨機應(yīng)現(xiàn),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謂始從初住,顯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覺極果,理聚方圓,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故名妙覺。理聚方圓者,妙覺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圓滿也。)
〔二、報身〕,謂始從初住,終至妙覺極果,智聚方圓;由智契理,報得此身,故云報身。
〔三、應(yīng)身〕,謂始從初住,終至妙覺極果,功德法聚方圓,故能隨機應(yīng)現(xiàn),說種種法,度諸眾生,故名應(yīng)身。
實相義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諸法實相之深義也。法華經(jīng)序品曰:「佛今放光明,助發(fā)實相義?!?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諸法實相的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