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實譜(實譜)
猶實錄。 明 李贄 《四書評·論語·鄉(xiāng)黨》:“的是 宣圣 一幅真容,的是 宣圣 一部實譜。”
分類:實錄
《國語辭典》:國史(國史)  拼音:guó shǐ
1.一國或一朝代的歷史。《隋書。卷三三。經(jīng)籍志二》:「命司徒崔浩,博采舊聞,綴述國史?!?br />2.掌記國史的史官?!对娊?jīng)。大序》:「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div>
《國語辭典》:實錄(實錄)  拼音:shí lù
1.據(jù)實的記載?!稘h書。卷六二。司馬遷傳。贊曰》:「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埂段倪x。曹植。與楊德祖書》:「則將采庶官之實錄,辯時俗之得失。」
2.史體的一種。于一帝崩后,取其起居注、日錄、時政記等記注之作,并詔令章奏等,年經(jīng)月緯,匯而成編。如《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有周興嗣梁皇帝實錄三卷,記武帝事。
3.記述私人事跡的著作。如《四庫提要》、史部傳記類存目有孔氏實錄一卷,不著撰人名氏。
《漢語大詞典》:記注(記註)
(1).記錄史實。 周 代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漢 代以后,起居注官侍天子左右記錄言行。 漢 王粲 《為劉荊州與袁尚書》:“且當先除 曹操 ,以卒先公之恨,事定之后,乃議兄弟之怨,使記注之士,定曲直之評,不亦上策邪?” 唐 柳虬 《上周太祖書》:“而 漢 魏 已還,密為記注,徒聞后世,無益當時,非所謂將順其美,匡救其惡者也?!?span id="zm1sqvl" class="book">《金史·孟浩傳》:“ 浩 對曰:‘良史直筆,君舉必書。帝王不自觀史,記注之臣乃得盡其直筆?!?br />(2).起居注;編年實錄。 隋 牛弘 《請開獻書表》:“故知衣冠軌物圖畫記注,播遷之餘,皆歸 江左 ?!?span id="2xs2v9f"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文宗開成四年》:“上就起居舍人 魏謩 取記注觀之?!?胡三省 注:“記注,即起居注?!?br />(3).記述、注釋。 清 尤侗 《余賓碩〈金陵覽古〉序》:“駕言出游,匝月而窮其勝,得詩六十首,首各記注。”
(4).掛懷,關(guān)注。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一:“乃工科給事中 王培佑 ,日前因事召見,奏言拳民忠勇可用,頗蒙記注。”
猶記錄。后漢書·律歷志論:“歷載彌久,暨於 黃帝 ,班示文章, 重 黎 記註?!?span id="vgk2g2c" class="book">《舊唐書·柳登傳》:“然 芳 勤於記註,含毫罔倦?!?清 趙翼 《余既答稚存黃金之嘲乃又有詩來索戰(zhàn)再作長句報之》:“我將請司甲乙?guī)ぃ斐瞿霟┯浽]?!?/div>
《漢語大詞典》:六館(六館)
(1).國子監(jiān)之別稱。 唐 制,國子監(jiān)領(lǐng)國子學、太學、四門、律學、書學、算學,統(tǒng)稱六館。 宋 元 以后,漸加合并,以至僅存國子一學,但后世仍以六館指國子監(jiān)。 唐 韓愈 《太學生何蕃傳》:“於是太學六館之士百餘人,又以 蕃 之義行,言於司業(yè) 陽先生 城 ,請諭留 蕃 ?!?明 宋濂 《送國子正蘇君還金華山中序》:“ 平仲 將行,率六館之士祖餞於 龍江 之上?!?清 馮桂芬 《改建正誼書院記》:“書院始於 唐明皇 建麗正書院。蓋六館之屬,與今書院異?!?br />(2).謂 清 之實錄館、文穎館、國史館、四庫全書館、四庫會要館、內(nèi)廷方略館。 清 梅曾亮 《光祿大夫經(jīng)筵講官禮部尚書李公墓碑》:“輶車風馳,入我包匭,成均大師,六館詠歌?!?/div>
《國語辭典》:不平等  拼音:bù píng děng
不相等、不公平。如:「廢除不平等條約」、「同樣是參賽的球隊,我們卻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古尊宿語錄》卷四三:「上堂:『大眾,彼我雖殊,根塵有異,然則性自平等無平等者,平等尚無,況有不平等者?!弧埂冻r王朝實錄。顯宗實錄。卷一三》:「頃日詢問之時,洪命夏果有逆耳不平等說,而此不過率爾之言。原其本心,豈有他哉?」
《國語辭典》:是非得失  拼音:shì fēi dé shī
曲直對錯與所得所失。宋。朱熹〈辭免兼實錄院同修撰奏狀二〉:「重念臣愚,素無史學,然于是非得失之故,實有善善惡惡之心。」
《國語辭典》:竊竊細語(竊竊細語)  拼音:qiè qiè xì yǔ
私下密語。唐。韓愈〈順宗實錄五〉:「日引其黨屏人竊竊細語,謀奪宦者兵?!挂沧鳌盖星兴秸Z」、「竊竊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