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名銜(名銜)  拼音:míng xián
姓名與職銜。如:「他的名片上印有他的名銜?!埂杆拿暳衅饋硎情L長的一排?!?/div>
分類:姓名官銜
《漢語大詞典》:求通
(1).謀求顯達(dá)。莊子·秋水:“ 孔子 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br />(2).謂拜見主人時,請管門人通報姓名。《后漢書·丁鴻傳》:“今大將軍雖欲勑身自約,不敢僭差,然而天下遠(yuǎn)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辭,求通待報,雖奉符璽,受臺勑,不敢便去,久者至數(shù)十日。”資治通鑒·漢和帝永元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求通者,求通名也?!?br />(3).請求通使往來。 明 徐禎卿 《翦勝野聞》:“余嘗見 倭國 求通,表文曰:‘臣聞三皇立位,五帝禪權(quán),豈謂中華之有主,焉知夷狄之無君?’”
《高級漢語詞典》:糊名
糊蓋試卷上的姓名
《國語辭典》:官牒  拼音:guān dié
記載官爵的名錄,如現(xiàn)今的職員錄?!逗鬂h書。卷六三。李固傳》:「或富室財賂,或子婿婚屬,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div>
《漢語大詞典》:附名
(1).寄名;托名。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流離:“使此一種而入用,自附名於玉,不為流離矣?!?br />(2).在人家名字后邊加署姓名。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吳南溪:“上詢之, 文和 曰:‘臣欲用筆附名於摺尾也。’”
《國語辭典》:刺字  拼音:cì zì
古時在罪犯的肌膚上刺字后染墨。依罪刑輕重的不同,分為刺臂與刺面二種。
《國語辭典》:木主  拼音:mù zhǔ
木制的神主牌位?!妒酚?。卷六一。伯夷列傳》:「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埂缎绿茣>硪凰亩?。列傳。崔祐甫》:「安祿山陷洛陽,祐甫冒矢石入私廟,負(fù)木主以逃?!挂卜Q為「神主」。
《漢語大詞典》:進(jìn)名(進(jìn)名)
特指將薦用或晉謁人員的姓名稟報皇帝。舊唐書·韋貫之傳:“同列以 張仲素 、 段文昌 進(jìn)名為學(xué)士, 貫之 阻之,以行止未正,不宜在內(nèi)庭?!?span id="d0wfibu" class="book">《新唐書·選舉志下》:“又詔員外郎、御史諸供奉官,皆進(jìn)名敕授。” 宋 梅堯臣 《碧云騢》:“ 遵 昨日閤門進(jìn)名,已許上殿,今日班次至而止之,必有蒙蔽圣聰而為 梁適 者,請中官奏,臣不敢退?!?/div>
《國語辭典》:封彌(封彌)  拼音:fēng mí
試卷糊名固封,稱為「封彌」。如:「監(jiān)考委員在試卷上加了封彌后,便走出了試場?!挂卜Q為「彌封」。
《漢語大詞典》:嫌名
與人姓名字音相近的字。《禮記·曲禮上》:“禮不諱嫌名?!?鄭玄 注:“嫌名,謂音聲相近,若禹與雨,丘與區(qū)也?!惫哦Y臣子避君父名諱時,不諱聲音相近的字。后世諱法加嚴(yán),諱同字亦諱嫌名。如 漢宣帝 名 詢 ,改 荀卿 為 孫卿 ; 隋文帝 以父名 忠 ,凡官名有中字者,悉改為內(nèi); 唐 李賀 父名 晉肅 ,當(dāng)時士大夫認(rèn)為晉、進(jìn)音同, 李賀 不該舉進(jìn)士。
《國語辭典》:齒錄(齒錄)  拼音:chǐ lù
1.列入、收錄?!侗笔?。卷六。齊世宗文襄帝本紀(jì)》:「請舊勛灼然未蒙齒錄者,悉求旌賞?!?br />2.科舉時代將同登一榜者的姓名、年齡、籍貫、三代匯刻成書,稱為「齒錄」。也稱為「同年錄」。
《國語辭典》:戶名(戶名)  拼音:hù míng
在金融、郵政等機構(gòu)開立戶頭時所使用的個人姓名或機關(guān)團體名稱。如:「我們以公司為戶名,在郵局開立了一個帳號?!?/div>
《漢語大詞典》:絲繡(絲繡)
唐 李賀 《浩歌》:“買絲繡作 平原君 ,有酒唯澆 趙州 土?!焙笠蛞越z繡圖像或絲繡姓名表示仰慕愛重之意。 清 陳維嵩 《金菊對芙蓉·惠山夜飲坐有姬人同園次仍用蝶庵詞韻》詞:“人比花嬌,姓堪絲繡,問名云 杜 家 秋 ?!?/div>
《漢語大詞典》:河上公
相傳為 西漢 時道家。姓名不詳。所傳《老子注》,不見于漢書·藝文志,可能出于六朝人的偽托。 晉 葛洪 神仙傳·河上公:“ 河上公 者,莫知其姓字。 漢文帝 時,公結(jié)草為庵于 河 之濱。帝讀《老子經(jīng)》頗好之……有所不解數(shù)事,時人莫能道之,聞時皆稱 河上公 解《老子經(jīng)》義旨,乃使齎所不決之事以問?!?唐 趙彥昭 《奉和圣制幸韋嗣立山莊應(yīng)制》:“逍遙自在 蒙 莊子 , 漢 主徒言 河上公 ?!?清 姚鼐 《〈老子章義〉序》:“獨有所謂 河上公 章句者,蓋本流俗人所為,託於神仙之説,其分章尤不當(dāng)理,而 唐 宋 以來莫敢易,獨 劉知幾 識其非耳?!?/div>
《國語辭典》:匿名  拼音:nì míng
不具名或不寫真實姓名。如:「匿名的攻訐是社會紊亂根源之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