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猶正道,準(zhǔn)則。 漢
揚雄 《〈法言〉序》:“事有本真,陳施於意,動不克咸,本諸身。譔
《修身》。”
(2).真實情況;本來面目。 宋
程大昌 《考古編·詩論十四》:“古民陳詩以觀民風(fēng),審樂以知時政。詩若樂,語言聲音耳,而可用以察休戚得失者,事情之本真在焉?!?span id="3rpvltf" class="book">《
朱子語類》卷一二六:“蓋道、釋之教皆一再傳而浸失其本真?!?金
王若虛 《新唐書辨下》:“至於記録他人之言,豈可過加潤色而失其本真?!?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七》:“大臣者,探本真以奉君,過言有誅,矧旁飾躗言?故慎毋借言矣?!?張舜徽
《清人文集別錄·正誼堂文集四十卷》:“且其所刊布儒先之書數(shù)十種,悉經(jīng)刪節(jié),多失本真?!?br />(3).猶天性,本性。 明
宋濂 《報恩說》:“愛如魑魅,幻化不一,能迷惑一切修善之士,顛倒錯繆,喪其本真。” 清
曾國藩 《陳仲鸞同年之父母七十壽序》:“天之生圣人也,大抵以剛直葆其本真。其回枉柔靡者,常滑其自然之性,而無以全其純固之天?!?茅盾
《子夜》十二:“那書房窗外的樹木蘇蘇地譏笑他的心亂智昏。他又坐下了,咬緊著牙齒想要再一度努力恢復(fù)他的本真?!?br />(4).質(zhì)樸。 周立波
《曾五喜》:“他為人本真、穩(wěn)重,性情和睦,在生產(chǎn)上總是親自帶頭干,并且吃得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