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大難(大難)  拼音:dà nàn
極大的災難?!兑捉?jīng)。明夷。彖曰》:「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埂度龂萘x》第一○回:「我獲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難?!?/div>
《漢語大詞典》:野云戲(野雲(yún)戲)
大儺的別稱。古代習俗,年終驅逐疫鬼的儀式。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九:“世俗,歲將除,鄉(xiāng)人相率為儺,俚語謂之打野胡。按論語:‘鄉(xiāng)人儺,朝服立於阼階?!ⅲ骸髢屩鹨吖硪?。’亦呼‘野云戲’?!?/div>
《漢語大詞典》:伯奇
(1).古代孝子。相傳為 周宣王 時重臣 尹吉甫 長子。母死,后母欲立其子 伯封 為太子,乃譖 伯奇 , 吉甫 怒,放 伯奇 于野。 伯奇 “編水荷而衣之,采蘋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自傷無罪而見放逐,乃作琴曲《履霜操》以述懷。 吉甫 感悟,遂求 伯奇 ,射殺后妻。見初學記卷二引 漢 蔡邕 《琴操·履霜操》。漢書·諸葛豐傳:“臣聞 伯奇 孝而棄於親, 子胥 忠而誅於君。”漢書·馮參傳贊:“讒邪交亂:貞良被害,自古而然。故 伯奇 放流, 孟子 宮刑, 申生 雉經(jīng), 屈原 赴 湘 。”
(2).古代舉行驅除疫鬼的大儺儀式中的神人。
《漢語大詞典》:胇胃
古大儺時所扮十二驅疫神之一。
分類:大儺驅疫
《國語辭典》:儺舞(儺舞)  拼音:nuó wǔ
古時祭祀儺神時跳的舞。目的在于驅鬼逐疫。舞者頭戴面具,手執(zhí)兵器,表現(xiàn)驅鬼捉鬼的內容。
《漢語大詞典》:儺禮(儺禮)
大儺之禮。古代在臘月舉行的驅除疫鬼的儀式。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喜起慶隆二舞:“又於庭外丹陛間,作虎豹異獸形,扮八大人騎禺馬作逐射狀,頗沿古人儺禮之意,謂之《喜起舞》。” 歐陽予倩 《唐代舞蹈》第二章第六節(jié):“行儺禮時,要選五百名年齡在十二歲以上、十六歲以下的孩子,穿上紅衣服,戴上假面具,扮作‘侲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