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書禮(書禮)
聘書和禮物。 唐 韓愈 《送石處士序》:“先生不告於妻子,不謀於朋友,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於門內(nèi)?!?/div>
《國語辭典》:袞冕(袞冕)  拼音:gǔn miǎn
1.袞服和冠冕。
2.著袞服所用的冕。古代天子祭宗廟時戴用。《儀禮。覲禮》:「天子袞冕,負斧依。」
《漢語大詞典》:書幣(書幣)
(1).書寫禮單。儀禮·聘禮:“宰書幣……史讀書展幣。” 鄭玄 注:“書聘,所用幣多少也?!?br />(2).泛指修好通聘問的書札禮單和禮品。戰(zhàn)國策·趙策四:“ 秦王 使使者報曰:‘吾所使 趙國 者,小大皆聽吾言,則受書幣。若不從吾言,則使者歸矣?!?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89814' target='_blank'>《文選·袁淑〈效曹子建樂府“白馬篇”〉》:“五侯競書幣,羣公亟為言?!?李善 注:“古人相遺幣,必書之於刺,故曰書幣?!?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契丹》:“虜既屈服,於是叩關(guān)請吏,修書幣之使。”
《漢語大詞典》:簪冕
冠簪和禮帽。喻指在朝為官。 唐 岑參 《過王判官西津所居》詩:“夫子賤簪冕,注心向丘林?!?/div>
《漢語大詞典》:賞遇(賞遇)
賞識和禮遇。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吾甚憐愛,倍加開奬,后被賞遇,賜名 敬宣 ,位至侍中開府。”北史·朱瑞傳:“ 瑞 雖為 尒朱榮 所委,而善處朝廷間。帝亦賞遇之?!?span id="frnh9lj" class="book">《宋史·王昭遠傳》:“ 太宗 嘗草書紈扇,作古詩賜諸將,意多比諷,其賜 昭遠 ,尤加賞遇?!?/div>
《漢語大詞典》:黼冕
繪黑白斧形的禮服和禮帽。后漢書·鮑永傳:“時郡學久廢, 德 ( 鮑德 )乃修起橫舍,備俎豆黼冕,行禮奏樂?!?/div>
《漢語大詞典》:牲器
(1).祭祀用的犧牲和禮器。國語·楚語下:“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而為之牲器時服?!?韋昭 注:“牲,牲之毛色、小大也;器,所當用也?!?br />(2).指盛牲的禮器。新唐書·禮樂志一:“凡祭祀之節(jié)有六……四曰省牲器。”《宋書·樂志九》:“牲器肅設(shè),幾筵用張?!?元 馬祖常 《監(jiān)黃池稅務(wù)王君墓碣銘》:“君一正其籍,乃建 孔子廟 ,筑壇崇社,春秋飭其牲器,以與邑人行事?!?/div>
《漢語大詞典》:封墳(封墳)
謂增修墳墓,以表示對逝者的尊崇和禮遇。 北周 庾信 《周使持節(jié)大將軍廣化郡開國公丘乃崇敦傳》:“ 魏 受其終, 周 新其命,式墓封墳,追旌盛德。” 倪璠 注:“《史記》:‘命 閎夭 封 比干 之墓’,注云:‘封,謂益其土?!眳⒁姟?封墓軾閭 ”。
《漢語大詞典》:封墓軾閭(封墓軾閭)
增修墳墓,旌表里門,表示對賢者的禮遇和尊崇。書·武成:“﹝ 武王 入 殷 ﹞釋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孔穎達 疏:“ 紂 囚其人而放釋之, 紂 殺其身而增封其墓, 紂 退其人而式其門閭,皆是 武王 反 紂 政也?!卑?,《史記·周本紀》作“表 商容 之閭”。《后漢書·周舉傳》:“昔在前世,求賢如渴,封墓軾閭,以光賢哲?!?/div>
《漢語大詞典》:衣冕
袞衣和冠冕。古代帝王與上公的禮服和禮冠。北史·蠕蠕傳:“尋封 阿那瓌 朔方郡公 、 蠕蠕王 ,賜以衣冕,加之軺、蓋,祿從儀衛(wèi),同于戚藩?!?/div>
《漢語大詞典》:敘欽(敍欽)
亦作“敘欽”。謂予以敘用和禮遇。書·盤庚下:“朕不肩好貨,敢恭先生,鞠人謀人之保居,敘欽?!?孔 傳:“人之窮困能謀安其居者,則我式序而敬之?!?蔡沉 集傳:“使鞠人謀人之保居者,吾則敘而用之,欽而禮之也?!?/div>
《國語辭典》:俗套  拼音:sú tào
通俗流行的作法、說法或禮節(jié)?!度辶滞馐贰返谒陌嘶兀骸肝液湍阒徽摵眯值埽槐鼐羞@些俗套?!埂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本欲作一篇燈月賦、省親頌,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別書的俗套?!?/div>
《國語辭典》:拜錢(拜錢)  拼音:bài qián
1.拜見禮。接受人家禮拜后,相贈的錢或禮物。
2.拜訪時,所帶去的禮物。《金瓶梅》第三五回:「明日吳大妗子家做三日,掠個帖子兒來,不長不短的,也尋什么件子與我做拜錢!」
《漢語大詞典》:卷冕
(1).帝王的禮服和禮帽。禮記·郊特牲:“卷冕路車,可陳也而不可好也。”
(2).謂服卷冕。禮記·祭義:“天子卷冕北面。” 孔穎達 疏:“天子親執(zhí)卑道,服袞冕北面?!?span id="xplpf1b" class="book">《禮記·祭統(tǒng)》:“君卷冕立于阼。”
《漢語大詞典》:必也正名
指必須按照正統(tǒng)倫理觀念和禮儀關(guān)系來端正綱紀名分。論語·子路:“ 子路 曰:‘ 衛(wèi)君 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唐 蕭定 《改修吳延陵季子廟記》:“舊以 泰伯 之廟在於 蘇臺 ,而制 季子 之祠像設(shè)東面,非由典禮,諒無取焉,必也正名?!?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必也正名,各司其局,古人所守,某敢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