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2詞典 2分類詞匯 60
《國語辭典》:哀憐(哀憐)  拼音:āi lián
憐憫、同情。《史記。卷六○。三王世家》:「誠見陛下憂勞天下,哀憐百姓以自忘。」唐。韋應(yīng)物馬明生遇神女歌〉:「馬生一立心轉(zhuǎn)堅,知其丹白蒙哀憐?!?/div>
《國語辭典》:哀憫(哀愍)  拼音:āi mǐn
哀傷憐憫?!稘h書。卷七八。蕭望之傳》:「陛下哀憫百姓,恐德化之不究,悉出諫官以補郡吏,所謂憂其末而忘其本者也?!箷x。干寶《搜神記》卷一九:「汝曹怯弱,為蛇所食,甚可哀憫?!?/div>
分類:哀憐同情
《漢語大詞典》:哀閔(哀閔)
憐惜;同情。閔,憫。漢書·匡衡傳:“陛下祗畏天戒,哀閔元元。” 宋 蘇洵 《與吳殿院書》:“惟君侯一人,獨為哀閔?!?明 李贄 《讀史·招魂》:“ 宋玉 哀閔 屈原 放逐,恐其魂魄離散……假巫語以招之?!?/div>
分類:憐惜同情
《漢語大詞典》:感動(感動)
動搖。感,通“ 撼 ”。 漢 王充 論衡·奇怪:“ 后稷 順生,不坼不副,不感動母體,故曰:‘不坼不副?!?span id="rkyttkq" class="book">《北史·薛琡傳》:“唯 琡 以 杲 為聚眾無名,雖強猶賊, 元顥 皇室昵親,來稱義舉,自 河陰 之役,人情駭怨,今有際會,易生感動?!?/div>
分類:感動動搖
《國語辭典》:變態(tài)(變態(tài))  拼音:biàn tài
1.改變原來的形態(tài)?!盾髯?。君道》:「貧窮而不約,富貴而不驕,并遇變態(tài)而不窮,審之禮也?!箷x。潘岳 射雉賦:「睨驍媒之變態(tài)?!?br />2.與「常態(tài)」相對。指人的生理或心理處于不正常的狀態(tài)。如:「他虐殺無辜小動物,真是變態(tài)?!?br />3.某些動物自受精卵發(fā)育至成體的過程中,必須經(jīng)過或多或少的變化,方能與成蟲具有相同的形態(tài),此種變化過程稱為「變態(tài)」。如多數(shù)的高等昆蟲,都需經(jīng)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變態(tài),才能完成一生。
4.某些植物生長型態(tài)和生理機能,因長期受環(huán)境影響而產(chǎn)生變化。如仙人掌的針狀葉。
《國語辭典》:孤立  拼音:gū lì
獨立無助?!妒酚洝>砹?。秦始皇本紀》:「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文選。陸機。文賦》:「塊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緯?!?/div>
《國語辭典》:惻隱(惻隱)  拼音:cè yǐn
見人遭遇不幸,而生不忍、同情之心。《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div>
《國語辭典》:憐惜(憐惜)  拼音:lián xí
同情惋惜?!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缸阅惚硇秩ズ?,我心里更加憐惜他,已替他捐了個監(jiān)生。」《紅樓夢》第六九回:「不然,你則白白的喪命,且無人憐惜?!挂沧鳌笐z愛」。
《國語辭典》:憐憫(憐愍)  拼音:lián mǐn
哀憐同情?!稘h書。卷六。武帝紀》:「哀夫老眊孤寡鰥獨或匱于衣食,甚憐憫焉?!挂沧鳌笐z憫」。
《國語辭典》:憐憫(憐憫)  拼音:lián mǐn
哀憐同情。唐。韓愈論今年權(quán)停舉選狀〉:「陛下憐憫京師之人,慮其乏食?!挂沧鳌笐z憫」。
《國語辭典》:博取  拼音:bó qǔ
1.換取、取得。如:「博取好感」、「博取信任」。
2.廣泛吸收聽取。如:「博取眾議」。
《漢語大詞典》:異所(異所)
(1).不同處所。墨子·經(jīng)上:“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br />(2).不同實質(zhì)。荀子·正名:“物有同狀而異所者,有異狀而同所者,可別也。狀同而為異所者,雖可合,謂之二實?!?br />(3).不同情態(tài)。宋書·謝靈運傳:“連岡則積嶺以隱嶙,舉峰則羣竦以嶻嶭,凡此皆異所而咸善,殊節(jié)而俱悅?!?/div>
《漢語大詞典》:任恤(任卹)
亦作“ 任卹 ”。 謂誠信并給人以幫助同情。語出周禮·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鄭玄 注:“任,信於友道。恤,振憂貧者?!庇?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閭胥》:“書其敬敏任恤者?!?清 曾國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銘》:“自余遠游以來,每歸故里,氣象一變,田宅易主,生計各蹙,任恤之風日薄?!?章炳麟 《印度中興之望》:“予雖非神明如蓍蔡,固知精勤任卹者必興,而惰廢涼薄者必敗?!?/div>
《國語辭典》:寄予  拼音:jì yǔ
1.寄托。如:「她對于么兒的前程,寄予厚望。」
2.給予。如:「大家對非洲難民寄予無限同情?!?/div>
《漢語大詞典》:異致(異致)
亦作“異致”。 不同情狀;意趣不同。《魏書·禮志三》:“臣等聞先王制禮,必有隨世之變;前賢創(chuàng)法,亦務(wù)適時之宜。良以世代不同,古今異致故也?!?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滍水:“ 闞駰 曰:‘縣有湯水,可以療疾矣?!瘻珎?cè)又有寒泉焉。地勢不殊,而炎涼異致?!?清 譚獻 《〈明詩錄〉序》:“﹝ 劉基 ﹞摩天之刃,揮斥群賢,尋厥名篇,多在前代,《黎眉》一集,慘舒異致?!?魯迅 《準風月談·吃教》:“有宜于專吃的時代,則指歸應(yīng)定于一尊;有宜合吃的時代,則諸教亦本非異致?!?/div>
《國語辭典》:芣苢  拼音:fóu yǐ
1.車前的別名。參見「車前」條。
2.《詩經(jīng)。周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够蛞嘀笧樵亱D人采芣苢之詩。首章二句為:「采采芣苢,薄言采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