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分類詞匯 13
《國語辭典》:陽關(guān)(陽關(guān))  拼音:yáng guān
1.地名。春秋時魯邑,在今山東省寧陽縣東北。
2.漢時設(shè)置于甘肅省敦煌縣西南一百三十里的關(guān)隘。因位于玉門關(guān)之南,故稱為「陽關(guān)」,為出塞必經(jīng)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江關(guān)(江關(guān))
(1).古關(guān)名。相傳 戰(zhàn)國 時 巴 楚 相爭,于今 四川省 奉節(jié)縣 東 長江 北岸 赤甲山 上置關(guān),故名。又名 捍關(guān) 。后移于 長江 南岸,為 瞿塘峽 南面屏障,又名 瞿塘關(guān) 。
(2). 湖北省 枝城市 的 荊門 與 宜昌縣 的 虎牙 二山夾 江 對峙,稱 江關(guān) 。后漢書·岑彭傳:“ 劉歆 長驅(qū)入 江關(guān) ,令軍中無得虜掠?!?陳衍 《張廣雅督部電召來鄂》詩:“昔歲 沅 湘 單舸還,蒼茫風雪下 江關(guān) 。”
(3).猶言海內(nèi)。 唐 杜甫 《詠懷古跡》之一:“ 庾信 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br />(4).指 江 南。 清 龔自珍 《寒月吟》:“ 江 關(guān)斷消息,生死知無因。”
《國語辭典》:玉門(玉門)  拼音:yù mén
1.宮闕?!冻o。劉向。九嘆。怨思》:「背玉門以奔鶩兮,蹇離尤而干詬?!?br />2.兩漢時通往西域的關(guān)隘。參見「玉門關(guān)」條。
3.產(chǎn)門。如中醫(yī)婦科病有玉門痧。
4.縣名。屬甘肅省,位于濱疏河上源東岸。出產(chǎn)金砂、石油。
《國語辭典》:玉門關(guān)(玉門關(guān))  拼音:yù mén guān
兩漢時期通往西域的關(guān)隘。位于敦煌西北七十五公里處,哈拉湖西,由于大量的和闐玉由此運入中土,故稱為「玉門關(guān)」。也稱為「玉門」、「玉關(guān)」。
《漢語大詞典》:松關(guān)(松關(guān))
(1).猶柴門。 唐 孟郊 《退居》詩:“日暮靜歸時,幽幽扣松關(guān)。” 清 吳偉業(yè) 《贈愿云師》詩:“故人扣松關(guān),匡牀坐酬酢?!?br />(2).古關(guān)名。在 陰山 。 元 耶律楚材 《過夏國新安縣》詩:“昔年今日渡 松關(guān) ,車馬崎嶇行路難?!痹ⅲ骸拔鞒?陰山 有 松關(guān) 。” 元 王惲 玉堂嘉話卷四:“戈船飛渡,而天塹無憑;鐵馬長驅(qū),而 松關(guān) 失險?!?/div>
《漢語大詞典》:蕭關(guān)(蕭關(guān))
(1).古關(guān)名。故址在今 寧夏 固原 東南,為自 關(guān)中 通向塞北的交通要沖。漢書·武帝紀:“﹝ 元封 四年冬十月﹞通 回中 道,遂北出 蕭關(guān)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匈奴傳》:‘入 朝郍 蕭關(guān) ’, 蕭關(guān) 在 安定 朝郍縣 也。” 唐 盧照鄰 《上之回》詩:“ 回中 道路險, 蕭關(guān) 烽候多。”
(2).指 北宋 崇寧 四年為防御 西夏 而筑的 蕭關(guān) ,故址在今 固原 北二百馀里。
(3).古縣名。 唐 神龍 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 固原 北一百八十里。 至德 后地入 吐蕃 , 大中 間收復(fù),置 武州 治此,旋廢。
(4).古縣名。 唐 中和 四年(公元884年)僑置于 潘原縣 (今 甘肅省 平?jīng)鍪?東),仍為 武州 治所。 五代 周 顯德 中廢。
《漢語大詞典》:梅關(guān)(梅關(guān))
古關(guān)名。 宋 時在 江西 大庾嶺 上所置。為 江西 、 廣東 二省分界處。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山語·梅嶺:“自驛至嶺頭六十里為 梅關(guān) 。從 大庾縣 西南者,望關(guān)門兩峯相夾,一口哆懸,行者屈曲穿空,如出天井?!?陳毅 《偷渡梅關(guān)》詩:“攀藤附葛君須記,萬載 梅關(guān) 著劫灰?!?/div>
《漢語大詞典》:伊闕(伊闕)
(1).地名。在今 河南 洛陽市 南。即 春秋 周 闕塞 。因兩山相對如闕門, 伊水 流經(jīng)其間,故名。左傳·定公八年:“秋, 晉 士鞅 會 成桓公 ,侵 鄭 ,圍 蟲牢 ,報 伊闕 也,遂侵 衞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伊水:“ 伊水 又北入 伊闕 。昔 大禹 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 伊水 歷其間北流,故謂之 伊闕 矣。 春秋 之 闕塞 也。” 唐 張說 《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松柏接于 邙山 ,丘陵對于 伊闕 ?!?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紀聞·河渠·禹鑿龍門山:“ 賈讓 言 禹 鑿 龍門 ,辟 伊闕 ,析 底柱 ,破 碣石 。” 清 姚鼐 有《寄和劉海峰三丈游伊闕之作》,有“西登 闕塞 眺 黃河 ”之句。 郭沫若 《我是怎樣寫五幕史劇〈屈原〉》:“ 秦 將 白起 戰(zhàn)敗 韓國 ,斬首二十四萬于 伊闕 ?!?br />(2).古關(guān)名。在 伊闕 山上。 漢 末為鎮(zhèn)壓 黃巾 起義軍,設(shè)置的八關(guān)之一。后漢書·靈帝紀“置八關(guān)都尉官” 唐 李賢 注:“八關(guān)謂 函谷 、 廣城 、 伊闕 、 大谷 、 轘轅 、 旋門 、 小平津 、 孟津 也?!?/div>
《漢語大詞典》:松亭
(1).松間之亭。 唐 趙嘏 《送張又新除溫州》詩:“凝絃夜醉松亭月,歇馬曉尋溪寺花?!?唐 羅鄴 《冬夕江上言事》詩之五:“松亭盡日唯空坐,難得儒翁共討論?!?br />(2).古關(guān)名。故址在今 河北 寬城縣 西南。地勢險要,為戰(zhàn)略要地, 宋 遼 時自 燕京 (今 北京城 西南)至 中京 (今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寧城 西)的交通要道。宋史·劉敞傳:“自 松亭 趨 柳河 ,甚徑且易,不數(shù)日可抵 中京 。”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國猷:“大行盤盤,自西而北, 居庸 、 古北 、 松亭 等關(guān),北瞰沙漠,南引 江 淮 ,土厚水深,博大爽塏。”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直隸二·遵化縣》:“ 松亭關(guān) 在 喜峯口 北百二十里, 遼 人自 燕京 之 中京 ,每至 松亭 趣 柳河 。”
《國語辭典》:鬼門關(guān)(鬼門關(guān))  拼音:guǐ mén guān
1.傳說中陰陽交界的關(guān)口。如:「據(jù)聞農(nóng)歷七月初一日,鬼門關(guān)大開。」后多用以指陰間。如:「他已一命嗚呼,進了鬼門關(guān)?!?br />2.地名。位于今廣西北流縣西。因多瘴病,十去九不回,故稱為「鬼門關(guān)」。后比喻極為兇險的地方或極難度過的關(guān)頭。如:「北宜公路的九彎十八拐,被駕駛?cè)艘暈楣黹T關(guān)?!?/div>
《漢語大詞典》:廣城(廣城)
古關(guān)名。 漢 末為鎮(zhèn)壓 黃巾 起義軍設(shè)置的八關(guān)之一。后漢書·靈帝紀“置八關(guān)都尉官” 唐 李賢 注:“八關(guān)謂 函谷 、 廣城 、 伊闕 、 大谷 、 轘轅 、 旋門 、 小平津 、 孟津 也。”
《漢語大詞典》:蘆子(蘆子)
(1).即蘆人。 明 盛恩 《焦山賦》:“蘆子乘槎,漁父汎船?!眳⒁姟?蘆人 ”。
(2).古關(guān)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志丹縣 北與 靖邊縣 交界處。因兩崖峙立如門,形似葫蘆而得名。 唐 杜甫 《塞蘆子》詩:“ 延州 秦 北戶,關(guān)防猶可倚。焉得一萬人,疾驅(qū)塞 蘆子 。”
《漢語大詞典》:蘆人(蘆人)
刈蘆葦?shù)娜恕?晉 郭璞 《江賦》:“蘆人漁子,擯落江山?!?唐 王起 《烹小鮮賦》:“若乃海曲蘆人,江潭舟子,厭頒首於蒲藻,得纖鱗於沼沚?!?/div>
分類:蘆葦
《漢語大詞典》:百牢關(guān)(百牢關(guān))
古關(guān)名。 隋 置,原名 白馬關(guān) ,后改。在今 陜西省 勉縣 西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一:“ 白帝 高為 三峽 鎮(zhèn), 瞿唐 險過 百牢關(guān) ?!?唐 李商隱 《餞席重送從叔余之梓州》詩:“ 武關(guān) 猶悵望,何況 百牢關(guān)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陜西五·漢中府》:“ 百牢關(guān) 在州西南, 隋 開皇 中置,以 蜀 路險,號曰 百牢 也?;蛟?,其地有 百牢谷 ,因名?!币嗍∽鳌?百牢 ”。 唐 鄭余慶 《和黃門相公詔還題石門洞》:“地分 三蜀 限,關(guān)志 百牢 名。”
《漢語大詞典》:晉陽關(guān)(晉陽關(guān))
古關(guān)名。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 唐 賀朝 《從軍行》:“自從一戍 燕支山 ,春光幾度 晉陽關(guān)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