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洞鑒古今(洞鑒古今)  拼音:dòng jiàn gǔ jīn
深察、熟識(shí)古今世事?!杜f唐書。卷九○。朱敬則傳。史官曰》:「茍非洞鑒古今,深識(shí)王霸,何由立其高論哉?」
《國語辭典》:超今越古  拼音:chāo jīn yuè gǔ
超越古今?!豆卤驹麟s劇。桃園結(jié)義。第二折》:「憑著我壯志能,膽氣粗,博一個(gè)黃閣標(biāo)名,超今越古?!挂沧鳌赋窆诠拧?。
分類:超越古今
《國語辭典》:亙古亙今(亙古亙今)  拼音:gèn gǔ gèn jīn
從古到今。宋。朱熹 答陸子美書:「而向下所說許多道理,條貫脈絡(luò),井井不亂,只今便在目前,而亙古亙今,攧?chuàng)洳黄?。?/div>
《漢語大詞典》:極古窮今(極古窮今)
謂窮盡古今。朱子語類卷九五:“氣質(zhì)之秉,雖有善惡之不同,然極古窮今論之,則性未嘗不善也?!?宋 葉適 《祭薛子舒文》:“極古窮今,以鎰稱銖?!?/div>
分類:窮盡古今
《國語辭典》:博古通今  拼音:bó gǔ tōng jīn
學(xué)問淵博,通曉古今?!度龂萘x》第三二回:「丕八歲能屬文,有逸才,博古通今,善騎射,好擊劍。」《鏡花緣》第五回:「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博古通今?!挂沧鳌覆┕胖瘛?、「通今博古」。
《漢語大詞典》:不識(shí)不知(不識(shí)不知)
(1).謂不識(shí)古今。形容古代民風(fēng)淳樸。《詩·大雅·皇矣》:“帝謂 文王 ,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shí)不知,順帝之則?!?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shí)古,不知今,順天之法?!?span id="n2da7dr" class="book">《列子·仲尼》:“ 堯 乃微服游於康衢,聞兒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shí)不知,順帝之則?!?br />(2).猶不知不覺。 靜嘨齋主人 《〈西游補(bǔ)〉答問》:“情之魔人,無形無聲,不識(shí)不知,或從悲慘而入;或從逸樂而入;或一念疑搖而入;或從所見聞而入?!?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支日記》:“然而通讀全篇,較之攻擊 日本 人,倒是不識(shí)不知地將 支那 留學(xué)生的不品行,特地費(fèi)了力招供出來的地方更多?!?/div>
《國語辭典》:不今不古  拼音:bù jīn bù gǔ
諷刺人不學(xué)無術(shù),而言行舉止怪異。如:「現(xiàn)代有太多不今不古的人,大放厥詞?!?/div>
《國語辭典》:超今冠古  拼音:chāo jīn guàn gǔ
超越古今,無人能及。唐。韓愈 賀冊(cè)尊號(hào)表:「眾美備具,名實(shí)相當(dāng),赫赫巍巍,超今冠古?!挂沧鳌赋窠^古」、「超今越古」、「越古超今」。
《國語辭典》:百源學(xué)派(百源學(xué)派)  拼音:bǎi yuán xué pài
指北宋邵雍學(xué)派。邵雍以《皇極經(jīng)世書》聞名于世,因此宋以后言象數(shù)者,多以邵雍為宗師。門人有王豫、張岷、呂希哲、呂???、呂希純等。因邵雍居河南省輝縣蘇門山百源,故稱。
《國語辭典》:百諫圖(百諫圖)  拼音:bǎi jiàn tú
宋人靳東發(fā)曾蒐集古今諫諍百事繪畫成圖,稱為「百諫圖」。宋。鄧椿《畫繼。卷四。搢紳韋布》:「靳東發(fā),字茂遠(yuǎn),其高祖太尉即射撻覽者,官止敘倅,其性多能,尤工畫藝,人目之為『靳百會(huì)』。近世畫手,少作故事人物,頗失古人規(guī)諫之意,茂遠(yuǎn)獨(dú)集古今諫諍百事以為圖,號(hào)『百諫圖』,誠可尚者?!?/div>
《漢語大詞典》:鑠古切今(鑠古切今)
猶言融貫古今。形容學(xué)識(shí)淵博。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文士:“ 孫幼如 起都 ,少而稱詩,長習(xí)經(jīng)義,雅麗宏肆,鑠古切今,極才人之致?!?/div>
《國語辭典》:說古談今(說古談今)  拼音:shuō gǔ tán jīn
談?wù)f古代,評(píng)論現(xiàn)今。形容話題廣泛。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二折:「只待要說古談今,尋山問水,傍柳穿花,那里也脩身正己,利民潤物,治國齊家?!挂沧鳌刚摻裾f古」。
《國語辭典》:書囊無底(書囊無底)  拼音:shū náng wú dǐ
形容古今書籍浩多,難以窮究。宋。黃庭堅(jiān)送王郎〉詩:「連床夜語雞戒曉,書囊無底談未了?!?/div>
分類:古今書籍
《漢語大詞典》:镕今鑄古(鎔今鑄古)
融會(huì)貫通古今知識(shí)。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彈絲》:“那曾見鎔今鑄古五車饒,冰蠒花生玉粟嬌。”亦作“ 鎔古鑄今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滄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則先民,鎔古鑄今,蔚為代寳?!?/div>
《國語辭典》:老萊娛親(老萊娛親)  拼音:lǎo lái yú qīn
老萊子性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彩衣,作嬰兒嬉戲的樣子逗父母高興。后用以比喻孝養(yǎng)父母。參見「戲?娛親」條。
《漢語大詞典》:老萊衣(老萊衣)
藝文類聚卷二十引列女傳:“ 老萊子 孝養(yǎng)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采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臥地為小兒啼,或弄烏鳥於親側(cè)。”后因用“老萊衣”為孝養(yǎng)父母之詞。 唐 杜甫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詩:“兵戈不見 老萊 衣,嘆息人間萬事非?!?宋 梅堯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遠(yuǎn)游大字院》詩:“聞過少傅宅,喜見 老萊 衣?!?明 何景明 《過先墓》詩:“一寸未忘游子線,萬年難覓 老萊 衣?!?清 趙翼 《石庵還朝口占送別》:“白頭猶著 老萊 衣,假滿還朝四牡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