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生熱(生熱)
(1).發(fā)熱;熱起來。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十:“六朝詩有足法者。寫景……‘雨住便生熱,云晴時作峰’?!?br />(2).指激烈。 郭沫若 《集外·我對于國防文學的意見》:“作家間彼此的摩擦愈生熱,外壓的反映也就不得不愈加淡薄?!?/div>
《國語辭典》:重陽(重陽)  拼音:chóng yáng
農(nóng)歷九月九日。參見「重陽節(jié)」條。宋。李清照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詞:「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div>
《國語辭典》:重九  拼音:chóng jiǔ
農(nóng)歷九月九日。參見「重陽節(jié)」條。南朝梁。王筠〈摘園菊贈謝仆射舉〉詩:「重九惟嘉節(jié),抱一應元貞?!?/div>
《國語辭典》:耳熱(耳熱)  拼音:ěr rè
耳部發(fā)熱。形容人興奮的狀態(tài)?!段倪x。楊惲。報孫會宗書》:「酒后耳熱,仰天撫缶,而呼嗚嗚。」宋。辛棄疾 定風波。金印累累佩陸離詞:「從此酒酣明月夜,耳熱,那邊應是說儂時?!?/div>
《國語辭典》:寒熱(寒熱)  拼音:hán rè
中醫(yī)指人身有病時,時冷時熱的癥狀。
《國語辭典》:寒溫(寒溫)  拼音:hán wēn
1.冷暖?!蛾套哟呵?。內篇。諫下》:「故魯工不知寒溫之節(jié),輕重之量,以害正生?!埂逗鬂h書。卷四九。仲長統(tǒng)傳》:「茍目能辯色,耳能辯聲,口能辯味,體能辯寒溫者,將皆以脩絜為諱惡?!?br />2.見面時彼此問候生活起居,或泛談氣候寒暖等的應酬話。南朝梁。吳均《續(xù)齊諧記。陽羨書生》:「仍與彥敘寒溫,書生臥欲覺?!埂都t樓夢》第九二回:「彼此相見,敘些寒溫?!挂沧鳌负选埂ⅰ戈褯觥?。
《國語辭典》:恒星(恆星)  拼音:héng xīng
本身能發(fā)出光和熱的星體。恒星間的相對位置幾乎不變,故名。銀河系內的恒星據(jù)估計為數(shù)約有幾千億,太陽為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漢語大詞典》:小曲(小麯)
制造白酒的發(fā)酵劑。也叫酒藥。發(fā)熱量少,適用于南方氣候。用小曲制成的酒,叫小曲酒。
《漢語大詞典》:面熱(面熱)
(1).因緊張或吃力而臉上發(fā)熱。晉書·周顗傳:“ 敦 素憚 顗 ,每見 顗 輒面熱,雖復冬月,扇面手不得休?!?br />(2).形容羞慚。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戒子:“何故與輕薄通,使人心震面熱?” 唐 李商隱 《安平公》詩:“面熱腳掉互登陟,青云表柱白云崖?!?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章佖》:“婢持向 章 ,且讀曰:‘織女星辰永相睽,且一年兩會。’…… 章 不解所云。輾轉間面熱如火?!?/div>
《漢語大詞典》:濕熱(濕熱)
(1).潮濕悶熱。 茅盾 《追求》三:“空間是重淀淀的鉛色,濕熱的南風時時吹來?!?br />(2).中醫(yī)稱溫病的一種。表現(xiàn)為發(fā)熱、頭痛、身重而痛、腹?jié)M少食、小便短赤而黃、舌苔黃膩等。
《國語辭典》:風熱(風熱)  拼音:fēng rè
中醫(yī)上指風邪挾熱。主要癥狀有發(fā)熱重、惡寒輕、口渴、舌邊尖紅苔微黃、脈浮數(shù)、嚴重則見口燥、舌乾、目赤、咽痛、衄血等,都稱為「風熱」。
《國語辭典》:取暖  拼音:qǔ nuǎn
利用熱能使身體暖和。如:「靠近火爐取暖?!鼓铣?。沈約 與徐勉書:「上熱下冷,月增日篤,取暖則煩,加寒必利?!?/div>
《漢語大詞典》:自汗
中醫(yī)指白天不因勞動、厚衣或發(fā)熱而汗自出的一種癥狀。多因肺氣虛弱、衛(wèi)陽不固所致。
《漢語大詞典》:火玉
傳說能發(fā)熱的一種紅色寶玉。漢武帝內傳:“﹝ 上元夫人 ﹞戴九云夜光之冠,曳六出火玉之佩?!?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 武宗皇帝 會昌 元年, 夫餘國 貢火玉三斗……火玉色赤,長半寸,上尖下圓,光照數(shù)十步,積之可以燃鼎。置之室內,則不復挾纊?!?/div>
《國語辭典》:燃燒(燃燒)  拼音:rán shāo
二物質劇烈化合,產(chǎn)生光與熱的現(xiàn)象。最常見的燃燒現(xiàn)象即是可燃物質在空氣中與氧產(chǎn)生劇烈的化合作用,而發(fā)出光與熱。
《國語辭典》:潮熱(潮熱)  拼音:cháo rè
中醫(yī)上指病人每天到了一定時候,體溫就會上升,全身出汗的病癥。因有如潮汐般準時,故稱為「潮熱」。
《國語辭典》:勞發(fā)(勞發(fā))  拼音:láo fā
中醫(yī)上指:(1)虛勞發(fā)熱。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出現(xiàn)的發(fā)熱現(xiàn)象。(2)元氣虛弱的人,稍有動作勞傷,則怕寒發(fā)熱,類似傷寒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