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博興人,字孔振。正德十二年進(jìn)士。嘉靖初,官刑部郎中,以議大禮忤旨,出為汝寧知府,官至太仆寺卿。
維基
顧鐸(1488年—16世紀(jì)—?),字孔振,號南田,山東青州府博興縣西隅人,軍籍。明朝官員、進(jìn)士出身。顧友之子。正德十一年(1516年),山東鄉(xiāng)試中第十名舉人。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會試第五十四名,三甲一百三十名進(jìn)士,兵部觀政,授浙江山陰縣知縣,擢升刑部河南司主事。嘉靖三年,大禮議事件中反對明世宗而下廷杖;嘉靖四年(1525年),升任刑部員外郎。嘉靖七年(1528年),任刑部郎中,出為河南汝寧府知府,后改任開封府知府。嘉靖十三年(1534年),由知府晉河南按察司副使、分巡信陽道。嘉靖十六年(1537年),升任陜西行太仆寺卿。嘉靖十七年,致仕辭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50 【介紹】: 明山西大同人,字永年,號南山。嘉靖時襲父職為大同右衛(wèi)指揮僉事,累遷大同副總兵。嘉靖二十九年,御俺答,力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維基
喬英(1483年—?年),字伯藏,號南莊,直隸保定府祁州束鹿縣人。治《詩經(jīng)》,嘉靖元年(1522年)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名舉人,年四十一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七十名,第三甲第二百五十四名進(jìn)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兩次出使藩王府。七年三月選授南京浙江道試御史,不久實授,十年十二月疏上七事,不久因與南京御史馬揚等人一起彈劾陜西三邊總制王瓊,被錦衣衛(wèi)系械至北京,下鎮(zhèn)撫司訊問。后官復(fù)原職,十四年出任陜西布政司右參議,分守涼州,升陜西按察司副使,被陜西巡按御史唐锜彈劾,二十一年正月巡撫都御史趙廷瑞查明喬英無罪,唐锜被降職。喬英復(fù)任原職,分巡西寧。官至陜西苑馬寺卿,解任歸,卒于家。
沈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邵鐸(1490年—?),原姓沈,字時振,號南溪,浙江湖州府歸安縣人。嘉靖元年(1522年)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十二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一百七十四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名進(jìn)士。十三年十二月選授廣東道監(jiān)察御史。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任江西新喻縣知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士俊,號方南,江西安??h人,同進(jìn)士出身。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進(jìn)士,升任刑部郎中。嘉靖十三年(1534年),擔(dān)任泉州府知府。致仕后深居簡出,為鄉(xiāng)人所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長興人,字希尹,號南苕。韋厚子。嘉靖二年進(jìn)士。授大理評事。以請平反無罪廷臣,謫清江縣丞,稍遷河南按察僉事。為權(quán)要所構(gòu),遷四川布政司參議,落職歸。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希尹,長興人。嘉靖癸未進(jìn)士,除大理評事謫靖江縣丞累遷四川參議有南苔集
維基
韋商臣(1490年—1559年),字希尹,號南苕,浙江長興縣人。同進(jìn)士出身。韋厚之子。正德五年(1510年)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十二名,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會試第一百七十六名,廷試三甲第二百十三名進(jìn)士。次年授大理寺右評事,以敢言聞名。大禮議之后,因上疏反對外放官員,被謫靖江縣縣丞。六年正月量移德安府推官,八年冬升河南按察司僉事,分司汝寧。曾治里居給事中杜桐殺人罪。杜桐到吏部尚書汪鋐處構(gòu)陷。不久,韋商臣遷四川左參議,隨即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正月以考察不過為由落職歸里。居家曾與孫濟(jì)、蔡玘、唐樞等一十五人,結(jié)峴山逸老之社。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孟春,商臣因背疽發(fā)作而卒,享年七十歲。著有《南苕集》一卷、《三隱草堂記》等。

人物簡介

維基
張鶚(1485年—?年),字直夫,號南堤,直隸蕪湖縣人,泗州衛(wèi)軍籍。十二月二十四日生,行一,由國子生中式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八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六名。年四十七歲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二百零一名進(jìn)士。觀戶部政,授臨川縣知縣,升嚴(yán)州府同知,止。

人物簡介

維基
趙維(1499年—?年),字張父,號南涯,湖廣武昌府長史司官籍。治《詩經(jīng)》,嘉靖七年戊子湖廣鄉(xiāng)試第四十名舉人,年三十四歲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第238名,第二甲第19名進(jìn)士。先在戶部觀政,授蒲州知州,歷升寧波府同知,廣東按察司僉事,官至四川布政使司參議。

人物簡介

維基
陳亶(1491年—1542年),字宗實,號芝南,浙江溫州府樂清縣人,同進(jìn)士出身。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十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中會試第三百九十五名,殿試三甲第四十五名進(jìn)士,任江西泰和知縣,有政聲。嘉靖七年(1528年)任嘉定縣知縣,嘉靖九年(1530年)十一月升任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不久因母喪致仕。十二年四月考察以不謹(jǐn)閑住。

人物簡介

維基
李顯(1473年—16世紀(jì)),字崇絅,號臺南,浙江溫州府樂清縣人。李顯是正德二年(1507年)浙江鄉(xiāng)試第十六名舉人,次年(1508年)聯(lián)捷戊辰科會試第九十二名,三甲八十名進(jìn)士,獲授閩縣知縣,以鎮(zhèn)靜治理有政聲,八年(1513年)擢任試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北直隸時曾上奏復(fù)豪強(qiáng)侵佔土地;到貴州巡察時彈劾官員調(diào)度平定苗族人作亂失宜,又宣布朝廷威德,攻佔對方巢穴平亂,同時多次疏請明武宗回京、請求罷去潼關(guān)鎮(zhèn)守宦官,因父母去世回鄉(xiāng)。嘉靖元年(1522年)李顯服闋,復(fù)除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因為抗疏解救被宦官誣陷的大臣,被外任為淮安知府,未行改官贛州,調(diào)任蘇州,升湖廣湖北道副使,十三年(1534年)自山東布政使司右參政升為河南按察使,十五年(1536年)再升官云南右布政使、貴州左布政使。嘉靖十八年(1538年)李顯以政最累遷任南贛巡撫,到二十一年(1542年)再升為南京大理寺卿,惟次年(1543年)明世宗以他授官一年也尚未抵任,等同恣意偷安、玩視明旨而罷黜為民,很快去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40 【介紹】: 明陜西蘭州人。字永濟(jì)。正德十二年進(jìn)士。知開封府,治行稱最。后以左副都御史巡撫遼東,頗有政績。
維基
劉漳(1491年—1540年),字允濟(jì),號南泉,陜西臨洮蘭州匠籍,湖廣黃岡縣人。陜西鄉(xiāng)試第五十九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會試第六十七名,登第三甲第七十七名進(jìn)士。刑部觀政,授戶部云南司主事,改兵部主事,嘉靖初官兵部員外郎,大禮議期間參與左順門事件。升武選司署郎中,出為河南府知府,改開封府。嘉靖十年(1531年)正月升河南右參政,歷四川按察使,十五年二月升山東右布政使,轉(zhuǎn)云南左布政使,十七年三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十八年閏七月與總兵馬永平定遼東廣寧衛(wèi)達(dá)軍士佟伏等作亂,升左副都御史,九月因病去職,十九年八月去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存禮,后改名道生,字人翁,別號南禺外史。豐熙子。嘉靖二年進(jìn)士。除吏部主事,尋謫通州同知,免歸。居吳中,貧病以死。性狂誕,滑稽玩世。然高才博學(xué),下筆數(shù)千言立就。于十三經(jīng)皆別為訓(xùn)詁,鉤新索異。家有萬卷樓,藏書甚富。書法五體并能,尤善草書。工篆刻,善畫山水,不師古人,自成一家,亦寫花卉。有《萬卷樓遺集》等。
甬上耆舊詩·卷十四
初名坊,字存禮,坐法竄吳中。更名道生,字人翁,以書法名。人稱豐考功書,亦稱南禺外史。人翁少負(fù)異才,中嘉靖癸未進(jìn)士,授禮部主事。值世廟議崇興獻(xiàn)禮,人翁與父學(xué)士熙同哭諫,受杖闕下,改南考功主事,坐事謫同知通州,罷歸。學(xué)士既沒戍所,人翁復(fù)言其父前諫大禮,非出本意,因走京師上書請崇獻(xiàn)皇宜稱宗祀太廟。相嵩主其議,上從之,然人翁竟不得錄用。歸益自誕放,晚年卒于僧舍。所著經(jīng)學(xué)諸書,持議詭僻,學(xué)者莫宗之。蓋人翁生平大略若此。石倉歷代詩選于人翁傳,后復(fù)載張大司馬考功集序曰:公質(zhì)稟靈奇,才彰卓詭,論事則談鋒橫出,摛詞則藻撰立成。士林儗之鳳毛,藝苑方諸逸駟。然而性不諧俗,行或盭中,片語合意,輒出肺肝相啖;睚眥蒙瞋,立援戈矛相刺。亦或譽嫫母為嬋娟,斥蘭荃為薋菉,旁若無人,罕所顧忌。知者以為詭激,不知者以為窮奇也。由是雌黃間作,轉(zhuǎn)相詆諆,出有爭席之夫,居無式閭之敬。鶉衣藍(lán)縷,濕突不炊,僮仆絕粒而逋亡,賓客過門而不入,顑頷煢獨以終其身,不亦悲天。曹氏曰:人翁負(fù)俗,多累,蒙謗下流。司馬持論,瑕瑜不掩。使后人猶有撫卷嘆息者,人翁可以無憾于九京矣。弇州謂考功詩如沙苑馬,恣情馳驟,中多敗蹶,亦就其人定之耳。其實人翁詩于步驟極閒,深合古法,雖時寫牢騷,殊未盡其狂也。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存禮,鄞縣人。嘉靖癸未進(jìn)士,除禮部主事。免官家居,坐事竄吳中,改名道生。字人翁,有《南禺集》。
明詩紀(jì)事·丁簽·卷十一(下)
坊字存禮,鄞人。嘉靖癸未進(jìn)士,除禮部主事。諫大禮受杖,改南吏部主事,謫通州判官,以吏議免。坐法竄吳中,改名道生,字人翁。有《南禺集》。 (《芝園定集》:南禺質(zhì)桌靈奇,才彰卓詭,論事則談鋒橫出,搞詞則藻撰立成。九流百家,罔不涉其津涯;七步八叉,未足誇其捷麗。士林?jǐn)M之鳳毛,藝苑方諸逸駟。然而性不諧俗,行或盭中。片語合意,輒出肺肝相啖;睚眥蒙嗔,即援矛戟交刺,亦或譬嫫母為嬋娟,斥蘭荃為資錄。旁若無人,罕所顧忌。知者以為激詭,不知者以為誕罔也。繇是雌黃間作,轉(zhuǎn)相詆譏。出有爭席之夫,居無式閭之敬。鶉衣藍(lán)縷,濕突不炊。童奴絕粒而逋亡,賓客遇門而不入。竟顑頷以終其身。悲夫! 《藝苑卮言》:豐道生詩如沙苑馬,駑駿相半,恣情馳騁,中多敗蹶。 《詹氏小辨》:南禺外史為人逸出法紀(jì)外,而書學(xué)極博,五體并能。諸家白魏、晉以及國朝,靡不兼通,規(guī)矩盡從手出,蓋工于執(zhí)筆者也。以故其書大有腕力,特神韻稍不足。 《書史會要》:豐坊草書自晉、唐而來,無今人一筆態(tài)度。唯喜用枯筆、乏風(fēng)韻耳。 孫廣《書畫跋跋》:馀生平見南禺草書甚多,多精勁有古法,臨古帖尤妙,唐元卿稱為我朝第一,《列朝詩集》:存禮高才博學(xué),下筆敷千言立就。于十三經(jīng)皆別為訓(xùn)詁,鉤新索累,每托名古本或外國木。今所傳《石經(jīng)大學(xué)》,《子貢詩傳》皆共偽贊也。家藏古碑刻甚富,臨摹亂真。為人誤定法書,以真易贗,不可窮詰。為人狂誕傲僻,縱口狗意,所至人畏而惡之。常要邑子沈嘉則具盛巽,結(jié)忘年交,相得甚驥?;蜷g之曰:「是嘗姍笑公詩?!辜创笈O(shè)醮上章詛之上帝所。姐凡三等,一等皆公卿大夫有仇隙者,二等則布衣文士,嘉則為首;三等鼠、蠅、蚊、蚤、虱。其狂易可笑,皆此類也。 甬上耆舊集:世廟議崇興獻(xiàn)禮,人翁輿父學(xué)士熙同哭諫,受杖闕下。學(xué)土既沒戍所,人翁復(fù)言其父前諫大禮非出本意。因走京師,上書請崇獻(xiàn)皇宜稱宗,祀太廟。相嵩主其議,上從之。然人翁竟不得錄用,歸益自誕放。詩深合古法,雖時寫牢騷,殊未盡其狂也。 田按:南禺工書,于時人中惟文徵仲、祝枝山,陸子淵稍見許可,而于馬一龍、沈愷、王逢元、陳鶴:楊珂、沈仕皆痛詆丑擬,不遣馀力,其抨沈仕書,云 「如夏四倚主」。夏四乃時相貴溪斡仆,一時氣焰張甚。其滑稽玩世類此。馀謂南禺以議禮背父,附和時局,悖甚。然于永陵君也,以視嘗時之趨承賞溪、分宜者,不稍愈乎!持亦激宕淩屬,寫其牢騷不平之氯。才人不得志,大抵類此,不足怪也。)
維基
豐坊(1492年—1563年),字存禮,又字人翁,號南禺外史,晚年更名道生。浙江寧波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明朝書法家、篆刻家、藏書家,榜眼豐熙之子。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式己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二甲進(jìn)士,任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因吏議謫通州同知,免官歸里。豐坊博學(xué)工文,然而個性狂妄怪誕。其父豐熙在大禮議中堅守禮法,遭遣戍福建。豐坊居家貧困,欲效仿張璁、夏言等以片言求得顯貴。嘉靖十七年(1538年),他詣闕上書,請建明堂,又稱宜加獻(xiàn)皇帝廟號稱宗,以配上帝。世宗大喜,并采納實行。時人皆惡豐坊違背父志。次年,豐坊又進(jìn)《卿云雅詩》一章,詔付史館。然而豐坊待命多時,最終沒有得到進(jìn)擢,只得回鄉(xiāng)。晚年窮困潦倒,寄居于寺廟,病逝于僧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進(jìn)賢人,字東之。嘉靖五年進(jìn)士。授兵部主事,歷任湖廣按察副使、浙江按察使,執(zhí)法嚴(yán)正。官至河南右布政使,以在浙江拒權(quán)相請托,遂為所構(gòu),罷歸。有《游楚稿》。
維基
江匯(15世紀(jì)—16世紀(jì)),字東之,號石瀾、石南,江西南昌府進(jìn)賢縣中隅鄉(xiāng)人。江匯是嘉靖四年(1525年)舉人,次年(1526年)聯(lián)捷進(jìn)士,獲授兵部主事,改工部主事,九年十一月升工部署員外郎,出為廣東按察司僉事,十七年正月升湖廣按察司副使,二十年以督修明顯陵,升浙江參政、按察使,執(zhí)法公正。有豪民王乾犯下殺人罪,拿出千金賄賂他,他堅拒而處死對方;轉(zhuǎn)官河南右布政使,后因此事被記恨而遭罷官,回鄉(xiāng)后家無多馀田產(chǎn),得時下士子贊譽其清素,侯峒曾稱他「共清成仁,斯舉賢而理枉,直能生勇,復(fù)沮倖而鉺強(qiáng)置主?!谷腱豚l(xiāng)賢祠,有《有游楚稿》流傳。
潘恕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潘?。?494年—?年),字行之,號南窗,廣東省潮州府海陽縣人,由國子生中式廣東鄉(xiāng)試第四名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第二百十五名,三甲第二百二名進(jìn)士。觀刑部政,歷陛南京戶部主事、員外郎。。官至戶部郎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92—1553 【介紹】: 明滁州全椒人,字秀夫,號南玄。嘉靖五年進(jìn)士。授歸安知縣。師事王守仁。召為吏科給事中,數(shù)直言劾佞臣。官至刑科都給事中。以言選庶吉士當(dāng)秉公,忤首輔夏言,謫山東布政司都事。尋自免歸。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秀夫,全椒人。嘉靖丙戌進(jìn)士,工科給事
維基
戚賢(1492年—1553年),字秀夫,初號南山,晚年改號南玄,南直隸滁州直隸州全椒縣人,進(jìn)士出身。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嘉靖五年(1526年)聯(lián)捷丙戌科進(jìn)士,授歸安縣知縣,丁憂歸,起知唐縣。嘉靖十二年(1533年),升吏科給事中。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兵科右給事中、工科都給事中。嘉靖二十年(1541年),升刑科都給事中,同年彈劾郭勛及尚書張瓚、樊繼祖,并舉薦聞淵、熊浹、劉天和、王畿、程文德、徐樾、萬鏜、呂楠、魏校、程啟充、馬明衡、魏良弼、葉洪等人,得罪明世宗,謫山東布政司都事。諸被薦者皆奪俸。不久辭職歸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