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73,分99頁顯示  上一頁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南霸
南半球
南北省
南北司
南北套
南北衙
南辮
南菜
南漘
南隥
南墩
南徇
南亞
南窯
南鷂
《駢字類編》:南霸
宋史岳飛傳:飛以泰無險可恃,退保紫墟,戰(zhàn)于南霸橋,金大敗。
《國語辭典》:南半球  拼音:nán bàn qiú
地球赤道以南的部分。其海洋面積多于陸地面積。
《漢語大詞典》:南北省
南省與北省的合稱。 唐 趙璘 因話錄卷二:“兄弟皆為八座,自丞相 耀卿 至工部子 泰章 ,四世入南北省,羣從居顯列者,不可勝書。”詳“ 南省 ”、“ 北省 ”。
分類:南省
《漢語大詞典》:南北司
“南司”與“北司”的合稱。 唐 代宰相辦公地在宮禁之南,宦官辦公地在宮禁之北,故有此稱。詳“ 南司 ”、“ 北司 ”。
《漢語大詞典》:南北套
即南北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鶯喉歇了南北套,冰弦住了 陳 隋 調(diào)?!?王季思 等注:“南北套,即南北曲,是 中國 歌曲的兩種主要流派。一般說,北曲字多而調(diào)促,風(fēng)格比較豪放;南曲字少而調(diào)緩,風(fēng)格比較婉弱。”參見“ 南北曲 ”。
分類:南北曲
《漢語大詞典》:南北曲
南曲與北曲的合稱。南曲又稱“南詞”,北曲又稱“北詞”,故也合稱為“南北詞”。南曲以 唐 宋 大曲、 宋 詞為基礎(chǔ),曲調(diào)用五音階,用韻以南方(今 江 浙 一帶)語音為標(biāo)準(zhǔn),有平上去入四聲。聲調(diào)柔緩?fù)疝D(zhuǎn),以簫笛伴奏。 宋 元 南戲及 明 清 傳奇均以南曲為主。北曲用七音階,用韻以中原音韻為準(zhǔn),無入聲。聲調(diào)遒勁樸實(shí),以弦樂器伴奏,有“弦索調(diào)”之稱。 元 雜劇都用北曲, 明 清 傳奇也采用部分北曲。《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所收曲牌共二○九四個,其中南曲有一五一三個,北曲有五八一個。是研究“南北曲”音樂最豐富的參考資料。
《漢語大詞典》:南北衙
(1). 唐 時皇宮禁衛(wèi)軍分為南衙、北衙,合稱“南北衙”。新唐書·兵志:“夫所謂天子禁軍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諸衛(wèi)兵是也;北衙者,禁軍也?!眳⒁姟?南衙 ”。
(2). 唐 時謂宰相以下群臣為南衙,稱宮中宦官為北司,合稱“北司、南衙”,亦稱“ 南北衙 ”。參見“ 南衙 ”。
《漢語大詞典》:南衙
(1). 唐 代禁衛(wèi)軍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稱“南牙”,兵分隸十六衛(wèi),統(tǒng)屬宰相管轄。新唐書·尉遲敬德傳:“南衙北門兵與府兵尚雜鬭, 敬德 請帝手詔諸軍聽 秦王 節(jié)度,內(nèi)外始定?!眳⒁姟?衙兵 ”。
(2). 唐代 宰相官署。因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皇宮之南,故稱。 唐 吳競 貞觀政要·論納諫:“ 太宗 乃謂 玄齡 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少有營造,何預(yù)君事?’”新唐書·高元裕傳:“ 元裕 諫曰:‘今西頭勢乃重南衙,樞密之權(quán)過宰相?!?br />(3). 宋 時稱 開封府 之官署為南衙。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熙陵獎拔郭贄:“一日﹝ 郭贄 ﹞方與僧對弈,外傳 南衙大王 至,以 太宗 龍潛日,嘗判 開封府 ,故有南衙之稱?!?宋 陸游 《記太子親王尹京故事》:“或問 太宗 以來尹京則謂之南衙,何也?曰: 開封府 治所本在 正陽門 南街東。然 太宗 為尹,乃就 晉 邸視事, 晉 邸又在大內(nèi)乃府治之南,故曰南衙?!?/div>
《漢語大詞典》:南辮(南辮)
古指我國西南的少數(shù)民族。其俗編發(fā)為辮,故稱。南齊書·王融傳:“東鞮獻(xiàn)舞,南辮傳歌?!?/div>
《漢語大詞典》:南菜
南方小菜。紅樓夢第八八回:“剛才聽見説起南菜,方想起來了;不然,就忘了?!?span id="t1gkxc4" class="book">《紅樓夢》第八八回:“南菜不是還有呢,叫人送些去就是了?!?/div>
分類:南方小菜
《駢字類編》:南漘
謝靈運(yùn) 山居賦 徑南漘以橫前,轉(zhuǎn)北崖而掩后。
《駢字類編》:南隥
唐 賀知章 奉和御制春臺望 旗回五丈殿千門,連綿南隥出西垣。
《駢字類編》:南墩(南墩)
宋史禮志:日食,皇帝素服,不御正殿,每視事,百官廢務(wù)守司。合朔前二日,郊社令及門仆守四門巡門,監(jiān)察鼓吹令率工人如方色,執(zhí)麾斿,分置四門屋下,龍蛇鼓隨設(shè)于左。東門者立北墩南面,南門者立東墩西面,西門者立南墩北面,北門者立西墩東面。
《駢字類編》:南徇
元史穆呼哩傳:蒙古布哈進(jìn)兵,觀見金兵,即棄鼓旗走,金兵果追之,伏發(fā),鼓聲震天地,萬矢齊下,金兵大敗,斬七千級,獲馬八百。哈達(dá)走保延安,圍之旬日不下,乃南徇洛川,克鄜州。
《國語辭典》:南亞(南亞)  拼音:nán yà
亞洲南部地區(qū)。指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地區(qū),包含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馬爾地夫等國家。
《駢字類編》:南窯(南窯)
元史百官志:南窯場,大使、副使各一員,中統(tǒng)四年置。
《駢字類編》:南鷂(南鷂)
晉書崔洪傳:洪少以清厲顯名,骨鯁不同于物。為尚書左丞,時人為之語曰:業(yè)生棘刺,來自博陵。在南為鷂,在北為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