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73,分99頁顯示  上一頁  57  58  59  60  61  63  64  65  6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南巘
南歐
南潘
南山皓
南識
南式
南蜀
南順
南肆
南退
南偽
南嬉
南洗
南鄉(xiāng)子
南匈奴
《駢字類編》:南巘
宋 沈遼 禪僧巖 直趣出洞上南巘,豁若巨海張云帆。
《國語辭典》:南歐(南歐)  拼音:nán ōu
歐洲南部。包括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巴爾干半島、義大利半島及伊比利半島,濱臨地中海與大西洋。夏季炎熱,冬季溫暖多雨。主要國家包括希臘、前南斯拉夫諸國(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蒙特內(nèi)哥羅、科索沃、馬其頓)、阿爾巴尼亞、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
《駢字類編》:南潘
唐書地理志見上。
《漢語大詞典》:南山皓
即 商山 四皓。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送爾 長江 萬里心,他年來訪 南山 皓?!?王琦 注:“南山皓,謂 漢 之四皓。四皓在 秦 時始入 藍田山 ,后又入 地肺山 , 漢 時匿 終南山 ?!币喾Q“ 南山叟 ”。 明 許潮 《同甲會》:“俺幾個茹靈芝,共效 南山 叟?!痹敗?商山四皓 ”。
分類:商山四皓
《國語辭典》:商山四皓  拼音:shāng shān sì hào
秦末隱士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甪里先生四人,因避亂世而隱居商山,年皆八十馀歲,須眉皓白,世稱為「商山四皓」。簡稱為「四皓」。
《駢字類編》:南識(南識)
唐 張說 游龍山靜勝寺 南識桓公臺,北望先賢墓。
《國語辭典》:南式  拼音:nán shì
舊時,北平一帶稱南方物品、食品的樣式為「南式」。如:「這家點心店專賣南式的糕點。」
《駢字類編》:南蜀
白居易 和夢游春詩 糺謬靜東周,申冤動南蜀。
《駢字類編》:南順(南順)
后漢書公孫述傳:見東下下。
《駢字類編》:南肆
儀禮鄉(xiāng)飲酒禮見東榮下。唐書禮樂志:凡尊設(shè)于神座之左,而右向設(shè)御洗于午陛東南。亞獻、終獻同洗于卯陛之南,皆北向。罍水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 。宋史禮志:籩十有八,設(shè)于簠簋之南,北上。戶外之東設(shè)尊彝,西上,南肆。阼階之東設(shè)六罍。
《駢字類編》:南退
魏書劉裕傳:盧循既不戰(zhàn),乃告道覆曰:師老矣,可還據(jù)尋陽,并力取荊州,徐以三分有二之勢,與下流爭衡,猶可以濟也。乃自蔡洲南退,裕遣輔國將軍王仲德等追之。
《漢語大詞典》:南偽(南僞)
見“ 南訛 ”。
《漢語大詞典》:南訛(南訛,南譌)
(1).亦作“ 南為 ”、“ 南偽 ”、“ 南譌 ”。指夏時耕作及勸農(nóng)等事。《書·堯典》:“申命 羲叔 ,宅南交,平秩南訛,敬致?!?孔 傳:“訛,化也。掌夏之官,平敘南方化育之事……四時同之,亦舉一隅?!?span id="x2qazml" class="book">《史記·五帝本紀(jì)》:“申命 羲叔 ,居 南交 。便程南為,敬致?!?司馬貞 索隱:“春言東作,夏言南為,皆是耕作營為勸農(nóng)之事?!?span id="kzx0i9f" class="book">《漢書·王莽傳中》:“予之南巡,必躬載耨,每縣則薅,以勸南偽?!?南朝 齊 謝朓 《雩祭歌》:“火景方中南譌秩,靡草云黃含桃實?!?br />(2).南方主夏屬火, 炎帝 所司。因用以借稱火神。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賦》:“又若南訛赫怒,人失其所,焦砂爛石以何盛,輕箑纖絺而曷御?!?清 楊模 《閏六月初七夜月》:“南訛?zāi)J火西流,顧兔高懸略似鉤。”
《駢字類編》:南嬉
史記司馬相如傳:使勾芒其將行兮,吾欲往乎南嬉。
《駢字類編》:南洗
儀禮士昏禮:舅姑共饗婦以一獻之禮,舅洗于南洗,姑洗于北洗,奠酬。
《漢語大詞典》:南鄉(xiāng)子(南鄉(xiāng)子)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以詠南中風(fēng)物為題,故名。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兩體。單調(diào)始自 后蜀 歐陽炯 詞,雙調(diào)始自 南唐 馮延己 詞。單調(diào)二十七字或二十八字、三十字,先用兩平韻,后轉(zhuǎn)為三仄韻;雙調(diào)五十六字或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平韻。
(2).曲牌名。屬北曲越調(diào)。字?jǐn)?shù)格律與詞的雙調(diào)五十六字體半闋相同。用在套曲中。
《漢語大詞典》:南匈奴
東漢 光武帝 建武 二十四年(公元48年), 匈奴 內(nèi)部分裂為二,其一部南下附 漢 ,被稱為 南匈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