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73,分99頁顯示  上一頁  54  55  56  57  58  60  61  62  6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汝南諾
壘南
堰南
鎖南枝
胃南
左南
中南海
南箋
房南
淮南方
汴南
氐南
岷南
南北曲
南北宅
《漢語大詞典》:汝南諾(汝南諾)
后漢 宗資 為 汝南 郡守,政事委功曹 范滂 ,自己但畫諾而已。后因以“汝南諾”借指郡守不理政事。《文選·謝朓〈郡內(nèi)登望〉詩》:“方棄 汝南 諾,言稅 遼東 田?!?李善 注引《續(xù)漢書》:“ 汝南 太守 南陽 宗資 任用 范滂 ,時人謡曰:‘ 汝南 太守 范孟博 , 南陽 宗資 主畫諾?!卑矗?范滂 字 孟博 。
《駢字類編》:壘南(壘南)
齊書高帝紀(jì)見上。
《駢字類編》:堰南
齊書垣崇祖?zhèn)饕娙贞蜗隆?/div>
《漢語大詞典》:鎖南枝(鎖南枝)
(1).曲牌名。屬南曲雙調(diào),共九句。其字?jǐn)?shù)定格,據(jù)《九宮大成譜》正格是三、三、七、五、五、三、三、三、三。第四句可變?yōu)樗淖只蛄帧?捎米餍×睿蛴米鬟^曲。
(2).民間曲調(diào)名。開始流行于 明 代中葉。 河南省 傳唱尤盛。有兩種調(diào)子:一種字句短而較零碎,一種長短夾雜。歌聲不同。
《韻府拾遺 覃韻》:胃南
晉書天文志:天□十三星在胃南。囷,倉廩之屬,主給御糧也。
《駢字類編》:左南
后漢書彭寵傳:遣使以美女繒?賂遺匈奴,要結(jié)和親。單于使左南將軍七八千騎往來為游兵,以助寵。魏書禿發(fā)傉檀傳:引眾而西,眾皆雜散,遂降熾盤用為驃騎大將軍,封左南公。
又水經(jīng):河水又徑左南城南注。十三州志曰:石城西一百四十里有左南城者也。
《漢語大詞典》:中南海
位于 北京 西城區(qū),與 北海 統(tǒng)稱“三海”,又稱 太液池 。 清 代列為禁苑。 中海 開辟于 金 元 時,主要建筑是 水中榭 ,其中有“太液秋風(fēng)”碑,是 燕京 八景之一。 南海 創(chuàng)建于 明 初,主體景物為 瀛臺 ,上有 涵元殿 、 翔鸞閣 、 近薰亭 等建筑。山石花草,秀美宜人。解放后為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和國務(wù)院的所在地。 郭小川 《昆侖行》一:“我們的 北京 呵,是千山之巔、萬水之源,因為黨中央和 毛主席 ,就住在 北京 中南海 邊。”
《國語辭典》:南箋(南箋)  拼音:nán jiān
中國南方所產(chǎn)的信紙。
《駢字類編》:房南
后漢書天文志:孝明永平九年正月戊申,客星出牽牛,長八尺,歷建星,至房南滅,見至五十日。牽牛主吳越,房心為宋。后廣陵王荊與沈涼楚王英與顏忠各謀逆,事覺,皆自殺。廣陵屬吳,彭城古宋地。 宋書天文志:咸康二年正月辛夘,月犯房南第二星。占曰:將相有憂。 齊書天文志:永明六年八月乙亥,太白從行在房南第二左股,次將星西南一尺,為犯。
《漢語大詞典》:淮南方
指 漢 淮南王 劉安 所作專講神仙黃白之術(shù)的書籍。太平御覽卷九四六引 三國 魏 邯鄲淳 《笑林》:“ 楚 人貧居,讀《淮南方》,得螳蜋伺蟬自鄣葉,可以隱形?!?唐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枕中《淮南方》,牀下 阜鄉(xiāng) 舄。”
《駢字類編》:汴南
唐書馬燧傳: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敗賊于西梁固靈耀以銳卒八千。號餓狼軍,燧獨戰(zhàn)破之。
《韻府拾遺 覃韻》:氐南
晉書天文志:騎官二十七星,在氐南,若天子武賁,主宿衛(wèi)。
《駢字類編》:岷南
唐 歐陽詹 送高士安下第歸岷南寧覲 偕隱有賢親,岷南四十春。
《漢語大詞典》:南北曲
南曲與北曲的合稱。南曲又稱“南詞”,北曲又稱“北詞”,故也合稱為“南北詞”。南曲以 唐 宋 大曲、 宋 詞為基礎(chǔ),曲調(diào)用五音階,用韻以南方(今 江 浙 一帶)語音為標(biāo)準(zhǔn),有平上去入四聲。聲調(diào)柔緩?fù)疝D(zhuǎn),以簫笛伴奏。 宋 元 南戲及 明 清 傳奇均以南曲為主。北曲用七音階,用韻以中原音韻為準(zhǔn),無入聲。聲調(diào)遒勁樸實,以弦樂器伴奏,有“弦索調(diào)”之稱。 元 雜劇都用北曲, 明 清 傳奇也采用部分北曲。《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所收曲牌共二○九四個,其中南曲有一五一三個,北曲有五八一個。是研究“南北曲”音樂最豐富的參考資料。
《漢語大詞典》:南北宅
宋 代皇室子弟的學(xué)塾,有南北兩處,故稱。宋史·職官志五:“ 咸平 初,遂命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南宮者, 太祖 太宗 諸王之子孫處之,所謂睦親宅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