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73,分99頁顯示  上一頁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鎮(zhèn)南關(guān)
南韓
天南星
南史氏
慧南
淮南法
南臉
南拒
南剪
南胡
南捍
南閨
南掛
南乾
南父
《國語辭典》:鎮(zhèn)南關(guān)(鎮(zhèn)南關(guān))  拼音:zhèn nán guān
地名。位于廣西憑祥縣西南,與越南交界,為廣西通往越南的必經(jīng)門戶,系邊防重地。關(guān)外有坡壘驛,即東漢馬援立銅柱處。
《國語辭典》:南韓(南韓)  拼音:nán hán
Korea
大韓民國的通稱。位于亞洲東部的朝鮮半島上,在日本海與黃海之間。參見「大韓民國」條。
《國語辭典》:天南星  拼音:tiān nán xīng
植物名。天南星科天南星屬,多年生草本。有毒,莖葉綠色,無斑紋。鳥趾狀掌狀復葉,有長柄,小葉十一至二十一枚,狹橢圓形至倒披針形,全緣,頂小葉明顯短于相鄰小葉。肉穗花序,佛燄苞綠色,無條紋,花單性,缺花被。漿果圓柱形,成熟時黃紅色或紅色。地下莖球狀,含淀粉,可供藥用,又有用于殺蟲者。
《國語辭典》:南史氏  拼音:nán shǐ shì
春秋時,齊國一位剛正直言的史官?!蹲髠鳌O骞迥辍罚骸柑窌唬骸捍掼虖s其君?!淮拮託⒅F涞芩脮?,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zhí)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div>
《國語辭典》:慧南  拼音:huì nán
宋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1002~1069)俗姓章,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縣)人。十一歲出家,后從石霜、楚圓得法。得法后,住江西黃龍山,法席甚盛,設(shè)三關(guān)以使學者觸機而悟,天下叢林稱之為「黃龍三關(guān)」。為臨濟宗黃龍派的創(chuàng)始人。弟子以祖心、克文、??傋钣忻?。
《漢語大詞典》:淮南法
見“ 淮王術(shù) ”。
《漢語大詞典》:淮王術(shù)(淮王術(shù))
(1).指 漢 淮南王 劉安 的方術(shù)。 唐 杜甫 《玩月呈漢中王》詩:“欲得 淮王 術(shù),風吹暈已生?!币喾Q“ 淮南法 ”。 唐 呂巖 《憶江南》詞:“ 淮南 法,秋石最堪夸。”參見“ 淮南王 ”。
(2).相傳由 漢 淮南王 劉安 所創(chuàng)的制作豆腐的方法。 宋 朱熹 《次劉秀野蔬食十三詩韻·豆腐》:“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 淮王 術(shù),安坐獲泉布。”一本作“ 淮南術(shù) ”。參閱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識卷六, 汪汲 《事物原會》引 五代 謝綽 《宋拾遺錄》。
《駢字類編》:南臉(南臉)
唐 李咸用 巫山高 西眉南臉人中美,或者皆聞無所利。
《駢字類編》:南拒
漢書枚乘傳:枚乘復說吳王曰:昔者秦西舉胡戎之難,北備榆中之關(guān),南拒羌笮之塞,東當六國之從。六國乘信陵之籍,明蘇秦之約,厲荊軻之威,并力一心以傋秦。然秦卒禽六國,滅其社稷而并天下,是何也?則地利不同,而民輕重不等也。
《駢字類編》:南剪(南剪)
隋書音樂志:鼓吹二十四。皆改古名。以敘功德。漢芳樹改名克淮南。言文襄遣清河王岳南剪梁國。獲其司徒陸法和。克壽春、合肥、鐘離、淮陰。盡取江北之地也。
《國語辭典》:南胡  拼音:nán hú
樂器名。一種胡琴,屬拉弦樂器。木制琴筒,琴桿較長,蒙以蛇皮或蟒皮,聲音柔和圓潤,因流行于江南一帶,南方人稱為「南胡」。
《國語辭典》:二胡  拼音:èr hú
樂器名,擦弦樂器。張二弦,常以五度定弦,木制琴桿,琴筒多呈六角或八角形,蒙以蟒皮,皮上置琴馬。用竹制弓桿,張以馬尾,穿于兩弦之間演奏,屬胡琴類樂器之中音樂器。早期因流行于江南一帶,也稱為「南胡」。經(jīng)常用于獨奏或合奏,屬于國樂樂團當中最主要的擦弦樂器。
《駢字類編》:南捍(南捍)
捍同。宋史陸九淵傳:荊門為次邊而無城。九淵以為郡居江漢之間,為四集之地,南捍江陵,北援襄陽,東護隨、郢之脅,西當光化、夷陵之沖。荊門固則四鄰有所恃,否則有背脅腹心之虞。 徐陵為貞陽侯與太尉王僧辯書:西浮夏首,便當險隘之沖;南捍巴陵,方拒窺窬之寇。
《駢字類編》:南閨(南閨)
南北朝 鮑照 詠雙燕詩二首 其一 出入南閨里,經(jīng)過北堂陲。
《駢字類編》:南掛
漢書嚴安傳:見北搆下。
《駢字類編》:南乾
黃溍太極賦見東離下。
《駢字類編》:南父
新論:陰陽者,子韋、鄒衍、桑丘南父之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