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98,分280頁顯示  上一頁  48  49  50  51  52  54  55  56  5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南北朝
南采
指南針
東南方
壇南
南山寺
南渠
南洽
南柯蟻
南靜
南貨
南赴
南撫
南兄
南帝
《國語辭典》:南北朝  拼音:nán běi cháo
(西元420~589)東晉以后,宋、齊、梁、陳四朝先后于南方建立政權(quán),是為南朝。后漢、東西魏、北齊、北周于北方建立政權(quán),是為北朝。南北分裂百馀年,至隋篡周滅陳,方告統(tǒng)一。
《駢字類編》:南采
漢 王褒 九懷 其二 通路 北飲兮飛泉,南采兮芝英。
《國語辭典》:指南針(指南針)  拼音:zhǐ nán zhēn
一種利用磁針常指向南北的特性所制的儀器。參見「羅盤」條。
《國語辭典》:東南方(東南方)  拼音:dōng nán fāng
位于東與南之間的方位。如:「臺東縣位于臺灣本島東南方。」
《駢字類編》:壇南(壇南)
宋史禮志:燎壇方一丈,高一尺二寸,開上南出戶,方六尺,三出陛,在壇南二十步丙地。
《漢語大詞典》:南山寺
(1).在 福建省 漳州市 南。 唐 開元 24年(公元736年)建。寺內(nèi) 大雄寶殿 巍峨莊嚴(yán)。東殿 凈業(yè)堂 ,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筍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彌陀佛。寺內(nèi)還有一只大銅鐘,系 元朝 延祐 年間鑄造。又有來自 印度 的《貝葉經(jīng)》和頒自 清 廷的《全藏經(jīng)》等珍貴文物。
(2).在 廣西 貴縣 南山公園 內(nèi)。建于 北宋 。 宋太宗 賜御書, 宋仁宗 題:“ 景祐 禪寺”額匾。 元文宗 即位削壁,雜樹間生,傳 南山 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覽 貴縣 全城風(fēng)光。
(3). 祐國寺 、 極樂寺 、 善德堂 的合稱。在 山西省 東北部 五臺山 臺懷鎮(zhèn) 南三公里山腰。 元 元貞 二年(公元1296年)創(chuàng)建, 明 嘉靖 二十年(公元1541年)重建, 清代 增修,將三寺合并,改稱今名。
《駢字類編》:南渠
宋史河渠志:又東七里入澶淵舊道,與南渠合。
《駢字類編》:南洽
漢書終軍傳:南越竄屏葭葦,與鳥魚群,正朔不及其俗,有司臨境,而東甌內(nèi)附,閩王伏辜,南越賴救,北胡隨畜薦居,禽獸行,虎狼心,上古未能攝。大將軍秉鉞,單于奔幕,票騎抗旌,昆邪右衽,是澤南洽而威北暢也。
《漢語大詞典》:南柯蟻(南柯蟻)
南柯夢中之蟻。亦比喻追逐暫時富貴的人。 宋 陸游 《眉州驛舍睡起》詩:“尚嫌 漆園 蝶,肯作南柯蟻?!痹敗?南柯 ”。
《國語辭典》:南柯  拼音:nán kē
夢境。參見「南柯一夢」條。宋。范成大 題城山晚對軒壁詩:「一枕清風(fēng)夢綠蘿,人間隨處是南柯?!?/div>
《駢字類編》:南靜(南靜)
后漢書馬援傳贊:伏波好功。爰自冀隴。南靜駱越。西屠燒種。徂年已流。壯情方勇。明德既升。家祚以興。廖之三趣。防遂驕陵。又王禹偁翰林畢學(xué)士寄示醫(yī)癭疾藥方因題四韻兼簡兩制諸知詩,見西暉下。
《國語辭典》:南貨(南貨)  拼音:nán huò
1.中國南方特有的土產(chǎn)。《宋史。卷四七六。叛臣列傳中。李全上》:「時互市始通,北人尤重南貨,價增十倍?!?br />2.沿海的海產(chǎn)。
《駢字類編》:南赴
魏書房崇吉傳:崇吉少驍勇。為沈文秀中兵參軍。及太原戍守傅靈越率眾棄郡南赴子勛。文秀以崇吉督郡事。既而背文秀。同于劉彧。母叔在歷城。為崔道固所拘系。將致刑于市以恐之。而崇吉卒無所顧。
《駢字類編》:南撫(南撫)
史記五帝紀(jì)見東長下。漢書公孫弘傳見北發(fā)下。 蜀志諸葛亮傳: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呂覽:十里之間,而耳不能聞,帷墻之外,而目不能見,三畝之宮,而心不能知。其以東至開梧,南撫多??,西服壽靡,北懷儋耳,若之何哉?下明一統(tǒng)志,見西抗。
《駢字類編》:南兄
魏志武帝紀(jì)注:袁紹從弟濟陰太守敘與紹書云:今海內(nèi)喪敗。天意實在我家。神應(yīng)有徵,當(dāng)在尊兄南兄。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則北兄長。以位則北兄重。便欲送璽。按南兄謂袁術(shù)也。
《漢語大詞典》:南帝
(1).指南海之帝 儵 。典出莊子·應(yīng)帝王:“南海之帝為 儵 ,北海之帝為 忽 ,中央之帝為 渾沌 。 儵 與 忽 ,時相與遇於 渾沌 之地, 渾沌 待之甚善。 儵 與 忽 謀報 渾沌 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 渾沌 死。” 唐 韓愈 《嘲鼾睡》詩:“ 南帝 初奮槌,鑿竅洩 混沌 ?!?br />(2).古代神話中的五位天帝之一,即南方 赤帝 ,名 赤熛怒 。云笈七籤卷五二:“ 北帝 激電, 南帝 火陳, 東蒼 啟燭,赫赫雷震。” 宋 歐陽修 《劍聯(lián)句》:“ 南帝 輸火精, 西皇 降金液。”參見“ 五帝 ”。
《國語辭典》:五帝  拼音:wǔ dì
1.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五位圣王。因出自傳說,故說法不盡相同,較主要者為:(1)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妒酚洝>硪?。五帝本紀(jì)》南朝宋。裴骃。集解:「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禮,以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2)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2.東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昊、炎帝、少昊、顓頊、黃帝?!吨芏Y。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jié)h。鄭玄。注:「五帝:蒼曰靈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黃曰含樞紐,黃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紀(jì),顓頊?zhǔn)逞??!埂冻o。屈原。九章。惜誦》:「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與向服。」?jié)h。王逸。注:「五帝謂五方神也,東方為太白皞,南方為炎帝,西方為少昊,北方為顓頊,中央為黃帝?!?/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