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85,分166頁顯示  上一頁  44  45  46  47  48  50  51  52  53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湯鵬舉(致遠 敏肅 )
趙令詪(君序 安定郡王 )
陳良翰(邦炎、邦彥 獻肅 )
陳致一(貫道 )
富元衡(公權(quán) 洛陽愚叟 )
童宗說(夢弼 南城先生 )
王次張(漢老 )
王彥融(炎弼 )
葉南仲(晉明 )
錢端禮(處和 忠肅 松窗 )
邵知柔(民望 )
魏安行(彥成 )
胡舜舉(汝士 )
馮忠嘉(獻道 閏漢 蔡師 )
黃仁榮(釋之、擇之 堅叟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潤州金壇人,字致遠?;兆谡桶四赀M士。授分寧主簿。歷晉陵丞,知當(dāng)涂、廣德軍、饒州、江州、常州,升本路轉(zhuǎn)運副使。秦檜死,朝廷懲言路壅塞之弊,召為殿中侍御史。請黜檜姻黨,釋趙鼎子趙汾及李孟堅、王之奇等。累擢御史中丞,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葉義問劾其植黨鋤異己,罷。紹興三十年知貢舉,一洗徇私之弊,時號得人。次年復(fù)資政殿學(xué)士,知太平州。卒年七十八。謚敏肅。
全宋文·卷三九一六
湯鵬舉(一○八八——一一六五),字致遠,金壇(今江蘇金壇)人。登政和八年進士第,調(diào)分寧簿,改晉陵丞,擢知當(dāng)涂。紹興中,歷知廣德、饒、江、常、臨安、婺、潭、紹興、平江等州軍府。又為淮東、兩浙運判。二十五年,入為殿中侍御史,侍御史,遷御史中丞。二十七年除參知政事,進知樞密院。未幾為臺官所劾,罷。后復(fù)知太平府,致仕。乾道元年卒,年七十八。謚敏肅。見《京口耆舊傳》卷八,《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一之六,《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九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宗室,字君序。趙德昭玄孫。以父任補右班殿直,累遷秘閣修撰,歷知臺州、紹興府。召權(quán)戶部侍郎,領(lǐng)嚴、饒二州鑄錢官,于財政多所建議,皆得頒布以行。由崇慶軍承宣使襲封安定郡王。隆興初除同知大宗正事、左中大夫,以疾乞祠歸。卒年六十八
全宋文·卷四一九九
趙令詪(一○九九——一一六六),字君序,宗室,德昭玄孫。以父任補右班殿直。政和中召試,授從事郎。宣和中調(diào)信州永豐縣丞。南宋初遷福州運判兼提點刑獄公事。升秘閣修撰,知臺州,移知紹興府。召權(quán)戶部侍郎,領(lǐng)嚴、饒州鑄鐵局。紹興二十九年襲封安定郡王。隆興初,同知大宗正事,知紹興府。乾道二年卒,年六十八。見《宋史》卷二四四《宗室列傳》一,《宋會要輯稿》帝系三之三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8—1172 【介紹】: 宋臺州臨海人,字邦炎。早孤,事母孝。為文恢博有氣。高宗紹興五年進士。知瑞安縣,縣俗強梗,難治,獨撫以寬。以薦擢監(jiān)察御史。孝宗初歷右正言、左司諫,論時事頗多補益。疏言湯思退奸邪,張浚精忠。罷言職,以直敷文閣知建寧府,除福建路計度轉(zhuǎn)運副使,江東、浙西提刑。思退罷,召為宗正少卿,進給事中、兵部侍郎。除右諫議大夫。后為太子詹事,兼侍講。以疾告老,除敷文閣直學(xué)士奉祠。在朝論諫純正,多見嘉納。光宗立,追謚獻肅。
全宋詩
陳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彥,臺州臨海(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士,調(diào)會稽縣主簿。歷知慈溪、瑞安縣,衢州州學(xué)教授。三十一年,入為御史臺檢法官。擢監(jiān)察御史。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除右正言,遷左司諫。二年,出知建寧府,擢福建路轉(zhuǎn)運副使,改提點江東路刑獄,移浙西路。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以宗正少卿召,累遷給事中。八年,致仕,卒,年六十五。有奏議、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見《晦庵集》卷九七《陳公行狀》、《周文忠集》卷六六《陳公良翰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七有傳。
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陳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彥,臺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紹興五年進士及第,知瑞安縣。累遷監(jiān)察御史。孝宗立,除右正言,左司諫。知建寧府,福建轉(zhuǎn)運副使,提點江東刑獄,移浙西。召為宗正少卿,兵部侍郎,除右諫議大夫。進給事中,以敷文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召為太子詹事,兼侍講。未幾,以疾告老,除敷文閣直學(xué)士、提舉太平宮。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謚獻肅。見《宋史》卷三八七本傳,《朱文公文集》卷九七《敷文閣直學(xué)士陳公行狀》,《周文忠公集》卷六六《陳公神道碑》。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致一,字貫道,長樂(今屬福建)人?;兆谛土辏ㄒ灰欢模┻M士(清同治《長樂縣志》卷一一)。高宗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知仙游(明弘治《興化府志》卷三三),三十二年,提舉廣南東路常平(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二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公權(quán)。富嚴曾孫?;兆谛土赀M士。調(diào)隨縣主簿。因張浚薦,充宮教。高宗紹興中官至工部郎中。守節(jié)清慎,名所居為“知止堂”。善仿蘇軾書法,尤工柳葉篆。卒年八十六。
全宋文·卷四○七五
富元衡,字公權(quán),號洛陽愚叟,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幼入太學(xué),有聲場屋。登宣和六年進士第,調(diào)隨縣簿。建炎初,為襄陽招撫司機宜,遷左承務(wù)郎、婺州州學(xué)教授,再遷諸王宮大小學(xué)教授、大宗正丞。紹興十一年,以宣教郎知江陰軍。后歷知興國軍、袁州,遷湖南常平,改利州路提刑,再移湖北,除工部郎中。乾道元年,引年請致仕,除直秘閣奉祠。年八十六卒,官至朝散大夫。喜書,仿東坡體能逼真,尤善柳葉篆。見《重修琴川志》卷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一,《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一七,《宋史翼》卷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童宗說,字夢弼,南城(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士,官袁州教授。著有《旴江志》、《柳文音注》,已佚。事見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六、清同治《南城縣志》卷八。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南城人,字夢弼,號南城先生。眉宇秀整,操尚拔俗,為袁州教授。有《柳文音注》。
全宋文·卷四七五八
童宗說,字夢弼,建昌軍南城(今江西南城)人。紹興二十一年第進士,紹興間為袁州州學(xué)教授。著有《旴江志》十卷、《宜春志》十卷及《柳文音釋》。見《直齋書錄解題》卷八,《郡齋讀書附志》卷下,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八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8—1181 【介紹】: 宋濟南長清人,字漢老。王衣子。少以父恩補承務(wù)郎。喜習(xí)法令,中刑法科。歷浙東及湖南提刑司檢法官,覆獄事號平允。與巡尉鎮(zhèn)壓耒陽“群盜”,辟為廣西經(jīng)略司干辦公事。后歷湖南、湖北、江西路轉(zhuǎn)運判官,奉祠。
全宋文·卷四四三一
王次張(一一○八——一一八一),字漢老,濟南長清(今山東長清)人,寓會稽。以父恩補承務(wù)郎。中刑法科,歷浙東及湖南提刑司檢法官,辟廣西經(jīng)略司干辦公事,通判宜州、肇慶府。知全州,以計破叛卒,遷湖南轉(zhuǎn)運判官,移湖北。后徙江西轉(zhuǎn)運判官,奉祠。淳熙八年以疾卒,年七十四。見韓元吉《中奉大夫提舉武夷山?jīng)_右觀王公墓志銘》(《南澗甲乙稿》卷二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8—? 【介紹】: 宋江州德安人,寓居金壇,字炎弼。王寀子。年十九徒步赴京師,上書訟父冤,召對命官。高宗紹興初授廬州錄事參軍,累遷無為軍通判,擢知楚州,官終淮南運判兼隨軍運判。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葉南仲,字晉明,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兆谛腿辏ㄒ灰欢唬┻M士。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官福建提刑(《宋會要輯稿》職官四八之一○五)。終朝奉郎、知新州。事見《淳熙三山志》卷二八
全宋文·卷五八二四
葉南仲,處州松陽(今浙江遂昌東南)人。淳熙三年為福建提刑。見《淳熙三山志》卷二五,道光《福建通志》卷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9—1177 【介紹】: 宋杭州臨安人,徙臺州臨海,字處和。錢忱子。以恩補官。高宗紹興間知臨安府,權(quán)戶部侍郎兼樞密都承旨,經(jīng)畫用楮為幣,分為六務(wù),出納有法。孝宗時符離之役戰(zhàn)敗,附湯思退倡和議。為淮東宣諭使,入奏詆張浚主戰(zhàn)。累進參知政事兼權(quán)知樞密院事,謀相位甚急。后以婿鄧王立為太子,引嫌提舉洞霄宮。起知寧國、紹興府,因籍人財產(chǎn)至六十萬緡,復(fù)與祠。卒謚忠肅。有《諸史提要》。
全宋詩
錢端禮(一一○九~一一七七),字處和,號松窗,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惟演曾孫。以蔭授官,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監(jiān)登聞鼓院。高宗紹興七年(一一三七)通判明州。十五年,提舉淮東茶鹽,改兩浙轉(zhuǎn)運判官。十七年,為淮東轉(zhuǎn)運副使。三十年,除知臨安府,始行會子。孝宗即位,張浚于符離失利,遂劾張浚,參定和議,隆興二年(一一六四)賜同進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除參知政事兼權(quán)知樞密院事,因其女適皇太子引嫌奉祠。四年,起知寧國府,移紹興府。以貪墨被黜。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有《松窗集》,已佚。事見《攻愧集》卷九二《觀文殿學(xué)士錢公行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五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四五七六
錢端禮(一一○九——一一七七),字處和,號松窗,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忱子。紹興間,通判明州,加直秘閣。十五年,為兩浙路轉(zhuǎn)運判官。歷知婺、衢、撫州,又知臨安府。孝宗立,除戶部侍郎,試兵部尚書,兼戶部尚書,簽書樞密院事。隆興二年,以和議成,除參知政事兼權(quán)知樞密院事。明年罷,除資政殿大學(xué)士、提舉萬壽觀。乾道四年起知寧國府,后又知紹興府,進觀文殿學(xué)士。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后謚忠肅。著有《諸史提要》(存)、《松窗集》。見樓鑰《攻愧集》卷九二《觀文殿學(xué)士錢公行狀》,《宋史》卷三八五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邵知柔,字民望,政和(今屬福建)人?;兆谡臀迥辏ㄒ灰灰晃澹┻M士。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江陰縣(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二)紹興三十年(一一六○)知袁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八七)。累遷國子祭酒、太子左庶子。孝宗乾道初,請老,除龍圖閣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事見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饒州樂平人,字彥成。登進士第。知弋陽縣,以張浚薦知滁州,并有能聲。改京西漕,言事忤時相,被貶官。復(fù)起知吉州,治行稱最。累官直敷文閣、淮南轉(zhuǎn)運副使、提領(lǐng)營田事。
全宋文·卷四二五四
魏安行,字彥成,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宣和六年第進士,紹興初以左從事郎知弋陽縣。二十年,知滁州。代還,擢京西運判,兼提刑、提舉常平茶鹽等事。在任時梓行程瑀《論語解》,秦檜疑其議己,因編管于欽州。二十八年,起知吉州,遷戶部員外郎,直敷文閣,為淮南轉(zhuǎn)運副使兼淮南東路提刑。三十年,知揚州,改江南東路轉(zhuǎn)運副使。三十二年,任江淮荊浙福建廣南路提點坑冶鑄錢事。隆興間任江西轉(zhuǎn)運副使。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一六三、一七九、一八三、一八四、一八五,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四九,雍正《廣東通志》卷四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徽州績溪人,字汝士。胡舜陟弟。高宗建炎二年進士。紹興中知建昌軍,寬以恤民。有《盱江志》。
全宋詩
胡舜舉,字汝士,績溪(今屬安徽)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進士(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紹興二十年(一一五○)知建昌軍。著《盱江志》(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二)、《劍津集》(《宋史》卷二○九),均佚。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五九四
馮忠嘉(一一一一——?),字獻道,小名閏漢,小字蔡師,汝州梁縣(今河南臨汝)人。紹興十八年進士及第。乾道七年由權(quán)知荊門軍除直秘閣,九年為淮南運判。見《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二五、食貨一四之四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邵武人,字釋之,號堅叟。黃孝先玄孫。以恩補丞務(wù)郎。薦知金溪縣,議諸鬻州縣閑田,得錢五百萬緡,高宗嘉之,除度支郎。歷浙東提刑、兩浙轉(zhuǎn)運副使,兩知臨安府。移知贛州卒。
全宋文·卷四二六二
黃仁榮,字擇之,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以祖實蔭假承務(wù)郎,為泰和主簿。建炎中,任杭州錄事參軍,歷知金溪縣、廣德軍,入浙西安撫司幕,遷提舉浙西常平茶鹽。為人所誣,罷歸奉祠。后知信州。紹興二十六年為江南東路轉(zhuǎn)運判官,知衢州、溫州,遷直秘閣、行度支員外郎,又出為兩浙東路提點刑獄,尋改知秀州,為兩浙轉(zhuǎn)運副使。紹興三十年,升直敷文閣、知臨安府。尋丁母憂。服闕,起提點坑冶鑄錢公事。隆興二年,再知臨安府,未幾又坐不獲盜賊罷。起知贛州,卒。有《永嘉集》三卷。見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四《黃好謙傳》附《黃仁榮傳》,又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六、二七、二九、三○,《乾道臨安志》卷三,《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一五六、七一之九,《宋史·藝文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