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098—1170 【介紹】: 宋嚴(yán)州壽昌人,字審言。高宗建炎二年進士。歷饒州教授、知江寧縣、通判江州。以忤秦檜意,罷去。檜死,擢殿中侍御史。時知樞密院事湯鵬舉效檜所為,廣置黨羽,義問累章劾罷之。遷吏部侍郎,拜同知樞密院事。金主完顏亮南侵,奉命督師抵御,因不習(xí)軍旅,措置多失當(dāng),罷提舉宮觀。復(fù)為言者所論,謫饒州。卒謚恭簡。全宋文·卷四一五一
葉義問(一○九八——一一七○),字審言,嚴(yán)州壽昌(今浙江建德)人。建炎二年進士。為臨安府司理參軍、饒州教授、知江寧縣,通判江州。行太常博士、直秘閣,為江南東路轉(zhuǎn)運判官。擢殿中侍御史,累上章劾湯鵬舉。遷吏部侍郎,兼史館修撰,尋兼侍讀,拜同知樞密院事,不習(xí)軍事,請罷。隆興初被劾,謫饒州。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三,謚恭簡。見《宋史》卷三八四《葉義問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八、一七九,《景定嚴(yán)州續(xù)志》卷三。
人物簡介
【生卒】:1099—1148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少南。高宗紹興十二年進士。授鄞縣主簿。歷官太學(xué)博士、崇政殿說書,除禮部員外郎。以忤秦檜,謫居惠州。有《管見集》、《羅浮集》等。全宋詩
陳鵬飛(一○九九~一一四八),字少南,永嘉(今浙江溫州)人。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進士,任鄞縣尉,除禮部員外郎、太學(xué)博士,崇政殿說書。因忤秦檜謫居惠州,十八年卒,年五十。有《羅浮集》二卷、《管見集》十卷,均佚。事見《水心集》卷一三《陳少南墓志)。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方師尹(一○九九~?),字民瞻,一字元壽,信州弋陽(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進士,時年四十九(《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十九年,知泰和縣。二十七年,總領(lǐng)淮西江東錢糧(《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八四)。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于廣西提點刑獄任論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一之三)。事見清光緒《泰和縣志》卷一五。全宋文·卷四二○九
方師尹(一○九九——?),字民瞻,小名彭老,小字元壽。年四十九中紹興十八年進士第。二十七年以金部員外郎總領(lǐng)淮西江東軍馬錢糧。三十年為太府少卿、守尚書左司員外郎。三十二年提點廣西刑獄。淳熙二年為江西路提刑。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七、一八四,《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一之三、職官七二之一三,《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作方思尹)等。
人物簡介
林安宅(一○九九——一一八一)字居仁,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敷之從子。建炎二年進士。紹興中知新昌縣,轉(zhuǎn)建州觀察推官,尋通判漳州。二十八年為廣南東路轉(zhuǎn)運判官,歷江南西路、兩浙路轉(zhuǎn)運副使。三十二年改戶部郎中。隆興元年知臨安府。乾道元年為右諫議大夫、戶部侍郎。二年同知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淳熙中以端明殿學(xué)士奉祠。八年卒,年八十三,積階至正奉大夫。見《淳熙三山志》卷二八,《宋會要輯稿》職官三二之五三、職官七八之五一、選舉三四之一二、食貨六三之一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七、一七九、一九八,《宋史》卷三七三《洪皓傳》,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二。
人物簡介
范正國,字子儀,吳縣(今江蘇蘇州)個。純?nèi)实谖遄印R愿甘a補承奉郎,知延津縣。靖康之亂,避兵蔡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以樞密院干辦官扈從隆裕太后如洪州。紹興間為廣南東路轉(zhuǎn)運判官(《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六之六五、食貨二六之三○)。官終荊湖北路轉(zhuǎn)運使。秩港,卜居臨川。以疾卒,年六十二。事見《范忠宣公集補編·宋朝請大夫荊湖南漕運使贈中奉大夫子儀公傳》。全宋文·卷三七七三
范正國,字子儀,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純?nèi)实谖遄印R允a補承奉郎,遷知開封府延津縣。靖康之亂,避兵蔡州,旋丁母憂。建炎三年起為樞密院干辦官扈從,紹興初除廣南西路提刑,九年,知臨江軍,用舉為廣東路轉(zhuǎn)運判官。累官至朝請大夫,除荊湖北路漕運使。晚卜居撫州。至吳省墓,遇疾卒,年六十二。有《斐然集》二十卷、奏議五卷。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四、一三三,《宋朝請大夫荊湖漕運使贈中奉大夫子儀公傳》(《范忠宣公集》補編)。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南康軍建昌人,字子勉。高宗建炎二年進士。歷江西提舉,召對陳五事,擢監(jiān)察御史。高宗駐蹕建康,大臣請還臨安,公懋力排秦檜,以為不可,疏三上不報,出為湖北提點刑獄,徙福建、潼川。官終湖南轉(zhuǎn)運使。為王蘋學(xué)侶,其剛直不屈于權(quán)臣,為蘋所稱。全宋文·卷四○七二
李公懋,字子勉,南康軍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建炎二年進士。紹興三年召赴行在,四年為秘書省正字,五年為著作佐郎,六年提舉江南西路常平鹽茶公事,七年為監(jiān)察御史,八年除荊湖北路提點刑獄公事。十一年為福建路提點刑獄公事。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九、九三、一○○、一一二、一一八、一四一,《南宋館閣錄》卷七、八,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九一。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龍泉人,字元衡。高宗時守道州,疏減稅錢之甚病民者。擢起居舍人,乞外補。孝宗云其道州政事甚美,未忍令去。尋改禮部侍郎。全宋詩
李南壽,字元衡,龍泉(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間知道州。官至起居舍人,禮部侍郎。事見清光緒《道州府志》卷四。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李長民,字元叔,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舉博學(xué)宏詞科。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除秘書省正字。紹興三年(一一三三)以守監(jiān)察御史出知處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五、七○)。歷知泗州、建昌軍(同上書卷一三五、一五○)。二十六年,由知郢州遷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同上書卷一七四)。事見《南宋館閣錄》卷八。今錄詩十首。全宋文·卷三九七九
李長民,字元叔,揚州(治今江蘇揚州)人,李定孫、正民弟。宣和元年應(yīng)博學(xué)宏詞科試,除宗學(xué)博士,官秘書省正字。紹興間歷知漳州、建昌軍,遷兩浙撫諭使。二十年知郢州。著有《汴都賦》一卷。見《宋會要輯稿》崇儒一之三五、選舉一二之九,《南宋館閣錄》卷八,《宋詩紀(jì)事小傳補正》卷二。
人物簡介
【生卒】:1101—?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唐老,小字力行。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居鄉(xiāng)講授,從游者甚眾。有《六經(jīng)辨疑》。
人物簡介
熊彥詩,字叔雅,學(xué)者稱曲肱先生,安仁(今江西馀江東北)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進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三六、四九)。為國子博士。高宗紹興三年(一一三三)知瑞安縣(《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四)。四年,以趙鼎薦為守秘書丞(同上書卷八○)。五年,提舉兩浙東路常平茶鹽(同上書卷八七)。秦檜當(dāng)政,指為趙鼎客擯不用。后以諂附檜,起知永州(《揮塵錄》后錄卷一一)。全宋文·卷四○七六
熊彥詩,字叔雅,號曲肱先生,饒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熊本孫。宣和六年進士,累官國子博士。紹興初,知瑞安縣。遷守秘書丞。五年,為秘書省著作郎,兼都督府主管機宜文字,尋提舉兩浙東路常平茶鹽公事。六年,為工部員外郎,尋移祠部。七年,知永州。后知鄂州,官終銀青光祿大夫。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二八之二四,《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六四、八五、八六、八七、九七、一○一、一一一,《宋詩紀(jì)事小傳補正》卷三。
人物簡介
【生卒】:1102—1160 【介紹】: 宋建州建陽人,字伯達。高宗建炎二年進士。紹興中,累官秘書郎。秦檜主和議,如圭痛陳其非,責(zé)檜忘仇辱國。檜死,建言改革屯田法。以直秘閣提舉江西常平茶鹽,移利州路提刑。時儲位未定,如圭建議立趙音為皇子。官終知泉州。其學(xué)問根于經(jīng)術(shù),學(xué)者多從之質(zhì)疑。全宋文·卷四二九五
范如圭(一一○二——一一六○),字伯達,建州建陽(今福建建陽)人。少從胡安國學(xué),登建炎二年進士第,授左從事郎、武安軍節(jié)度推官,辟江東安撫司書寫機宜文字。召試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史館??薄=B興八年秦檜主和議,如圭上書責(zé)之。請奉祠,去國閑居凡十年。起通判邵州,改荊南府。檜死入對,以直秘閣提舉江西常平茶鹽。請祠,終知泉州。紹興三十年卒,年五十九。見《朱文公文集》卷八九《直秘閣范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一《范如圭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名或作中行。宋建昌軍南豐人。符授子?;兆谡烷g進士。知成都府,有政績。遷江西轉(zhuǎn)運使,奏請減月俸虛額五分。后以言事奪職,安置南雍州。嘗識虞允文于常僚中,世以為知人。有《猥稿》。
人物簡介
釋南(?~一一六二),三山(今福建福州)人。為南岳下十七世,天童應(yīng)庵曇華禪師法嗣,曾為天童寺書記。高宗紹興末卒于歸宗?!?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二一、《五燈會元》卷二○有傳。
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