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字類編》:南兗(南兗)
晉書地理志:惠帝之末,兗州闔境淪沒,遺黎南渡。元帝僑置兗州,寄居京口。明帝以郗鑒為刺史,寄居廣陵,置濮陽、濟、陰、高平、太山等郡。后改為南兗州。宋書孝武帝紀:元嘉二十五年,改授都督南兗、青、徐、兗、冀、幽六州豫州之梁郡諸軍事、安北將軍、徐州刺史,持節(jié)如故,北鎮(zhèn)彭城。尋領兗州刺史。始興王浚為南兗州,上解督南兗州。又大明七年二月甲寅,車駕巡南豫、南兗二州。
又 郡志序:及至宋世,分揚州為南徐,徐州為南兗。揚州之江西,悉屬豫州。北史邢邵傳:除驃騎西兗州刺史,在任都不營生產(chǎn),惟南兗糴粟就濟陽食之。元史地理志:揚州路,唐初改南兗,又改邗州,又改廣陵郡,又復為揚州。宋為淮東路。元至元十三年,初建大都督府,置江淮等處行中書省。又順慶路。唐為南兗郡,又改梁州,又改兗州。宋升順慶府。元中統(tǒng)元年,立征南都元帥府。至元四年,置東川路統(tǒng)軍司。后改東川府。十五年,復為順慶。二十年,升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