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詞集·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M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fēng)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99~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莊子集釋》卷九下〈雜篇·讓王〉~974~
楚昭王失國,屠羊說走而從于昭王。昭王反國,將賞從者,及屠羊說。屠羊說曰:「大王失國,說失屠羊;大王反國,說亦反屠羊。臣之爵祿已復(fù)矣,又何賞之言?」王曰:「強之!」屠羊說曰:「大王失國,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誅;大王反國,非臣之功,故不敢當(dāng)其賞?!雇踉唬骸敢娭?!」屠羊說曰:「楚國之法,必有重賞大功而后得見。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國,而勇不足以死寇。吳軍入郢,說畏難而避寇,非故隨大王也。今大王欲廢法毀約而見說,此非臣之所以聞于天下也?!雇踔^司馬子綦曰:「屠羊說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子綦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雇姥蛘f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貴于屠羊之肆也;萬鐘之祿,吾知其富于屠羊之利也。然豈可以食爵祿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說不敢當(dāng),愿復(fù)反吾屠羊之肆?!顾觳皇芤?。唐·成玄英疏:「三旌,三公也。亦有作圭字者,謂三卿皆執(zhí)圭,故謂三卿為圭也?!?/span>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95~
亮曰:「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箷r權(quán)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quán)曰:「海內(nèi)大亂,將軍起兵據(jù)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眾漢南,與曹操并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dāng),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nèi)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quán)曰:「茍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冑,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fù)為之下乎!」權(quán)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dāng)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于長阪,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guān)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zhàn)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謂『彊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xí)水戰(zhàn);又荊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與豫州協(xié)規(guī)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彊,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于今日?!箼?quán)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敗于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diào)其賦稅,以充軍實。
《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2623~
蒯通曰:「天下初發(fā)難也,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霧集,魚鱗櫜鹓,熛至風(fēng)起。當(dāng)此之時,憂在亡秦而已。今楚漢分爭,使天下無罪之人肝膽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勝數(shù)。楚人起彭城,轉(zhuǎn)?逐北,至于滎陽,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于京、索之閒,迫西山而不能進者,三年于此矣。漢王將數(shù)十萬之眾,距鞏、雒,阻山河之險,一日數(shù)戰(zhàn),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敗滎陽,傷成皋,遂走宛、葉之閒,此所謂智勇俱困者也。夫銳氣挫于險塞,而糧食竭于內(nèi)府,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以臣料之,其勢非天下之賢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禍。當(dāng)今兩主之命縣于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臣愿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span>
典故帶圍寬
腰圍瘦
休文瘦
寬帶眼
帶眼頻移
寬衣帶
休文多病
沈郎瘦
頻移帶眼
東陽帶
瘦損腰圍
衣帶漸寬
沈約瘦
移帶眼
沈郎多病
沈郎消瘦
瘦損東陽
帶圍減
多病休文
瘦盡東陽
沈郎圍
寬沈帶
新寬帶結(jié)
半分臂小
病起東陽
沈郎帶寬
沈郎瘦損
帶驚剩眼
帶眼銷磨
帶易成寬
東陽銷瘦帶展
東陽銷瘦骨
多病如削
羅寬帶眼
清瘦休文
瘦盡東陽沈
瘦損沈休文
衰柳腰肢
圍腰帶剩
消瘦東陽
消瘦休文
休文老病
腰寬帶易垂
腰愧休文
腰圍頻減
沈侯不勝衣
沈侯瘦
沈約病瘦
沈約詩腰
帶圍東陽
帶眼減圍
東陽受損
衣帶緩
相關(guān)人物徐勉
沈約
《梁書》卷十三《沈約傳》
沈約字休文,吳興武康人也。……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為寧朔將軍、東陽太守?!s久處端揆,有志臺司,論者咸謂為宜,而帝終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見許。與徐勉素善,遂以書陳情于勉曰:「吾弱年孤苦,傍無棋屬,往者將墜于地,契闊屯邅,困于朝夕,崎嶇薄宦,事非為己,望得小祿,傍此東歸。歲逾十稔,方忝襄陽縣,公私情計,非所了具,以身資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東陽,意在止足;而建武肇運,人世膠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門,因此謀退,庶幾可果,托卿布懷于徐令,想記未忘。圣道聿興,謬逢嘉運,往志宿心,復(fù)成乖爽。今歲開元,禮年云至,懸車之請,事由恩奪,誠不能弘宣風(fēng)政,光闡朝猷,尚欲討尋文簿,時議同異。而開年以來,病增慮切,當(dāng)由生靈有限,勞役過差,總此凋竭,歸之暮年,牽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觀傍覽,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綜攝。常須過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臥,支體不復(fù)相關(guān)。上熱下冷,月增日篤,取煖則煩,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后劇必甚前劇。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以此推算,豈能支久?」
例句
沈約只能瘦,潘仁豈是才。
哀同庾開府,瘦極沈尚書。
張衡愁浩浩,沈約瘦愔愔。
為憑何遜休聯(lián)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客邊秋興悲張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孟子注疏》卷十三下〈盡心章句上〉~239~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典故文翁化俗
文翁教授
文翁儒化
文翁分符
相關(guān)人物文翁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列傳·文翁〉~3625~
文翁,廬江舒人也。少好學(xué),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見蜀地辟陋有蠻夷風(fēng),文翁欲誘進之,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馀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yè)博士,或?qū)W律令。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蜀物,赍計吏以遺博士。數(shù)歲,蜀生皆成就還歸,文翁以為右職,用次察舉,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學(xué)官于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xué)官弟子,為除更繇,高者以補郡縣吏,次為孝弟力田。常選學(xué)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縣,益從學(xué)官諸生明經(jīng)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出入閨閤??h邑吏民見而榮之,數(shù)年,爭欲為學(xué)官弟子,富人至出錢以求之。繇是大化,蜀地學(xué)于京師者比齊魯焉。至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xué)校官,自文翁為之始云。
簡釋
文翁儒化:指官吏教化百姓,改易民風(fēng)。唐杜甫《贈左仆射鄭國公嚴(yán)公武》:“諸葛蜀人愛,文翁儒化成?!?/p>
《周禮注疏》卷二十六〈春官宗伯·保章氏〉~405~
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以觀天下之遷。辨其吉兇。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兇。水旱降。豐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風(fēng)。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凡此五物者。以詔救政。訪序事。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330~
角、亢、氐,兗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牽牛、婺女,楊州。虛、危,青州。營室至東壁,并州???、胃,徐州。昴、畢,冀州。觜觿、參,益州。東井、輿鬼,雍州。柳、七星、張,三河。翼、軫,荊州。
《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列傳〉~774~
常語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dāng)惜分陰,豈可逸游荒醉,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后,是自棄也?!?/span>
《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288~
角、亢、氐,沇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539~
東南曰揚州:其山曰會稽,藪曰具區(qū),川曰三江,浸曰五湖;其利金、錫、竹箭;民二男五女;畜宜鳥獸,谷宜稻。
《后漢書》卷八十二上〈方術(shù)列傳上·李合〉~277~
李合字孟節(jié),漢中南鄭人也。父頡,以儒學(xué)稱,官至博士。合襲父業(yè),游太學(xué),通五經(jīng)。善《河洛》風(fēng)星,外質(zhì)樸,人莫之識。縣召署幕門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采風(fēng)謠。使者二人當(dāng)?shù)揭娌浚逗虾蛏?。時夏夕露坐,合因仰觀,問曰:「二君發(fā)京師時,寧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驚相視曰:「不聞也。」問何以知之。合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span>
《舊唐書》卷一〈高祖本紀(jì)·武德元年以前〉~5~
夏四月辛卯,停竹使符,頒銀菟符于諸郡。戊戌,世子建成及太宗自東都班師。五月乙巳,天子詔高祖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王后、王女爵命之號,一遵舊典。
《春秋公羊傳注疏》卷三〈隱公·隱公五年〉~35~
自陜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
《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549~
召公奭與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于北燕。其在成王時,召王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東,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攝政,當(dāng)國踐祚,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說周公。周公乃稱「湯時有伊尹,假于皇天;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在武丁時,則有若甘般:率維茲有陳,保乂有殷」。于是召公乃說。
例句
周召嘗分陜,詩書空復(fù)傳。何如萬乘眷,追賞二南篇。
春宮保傅皆周召,致主何憂不太平。
窮似丘軻休嘆息,達如周召亦塵埃。
誰云千載后,周召獨為公。
陜西開勝壤,召南分沃疇。
《史記·項羽本紀(jì)》
(項羽)與漢俱臨廣武而軍,相守數(shù)月。當(dāng)此時,彭越數(shù)反梁地,絕楚糧食,項工患之。為高組,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瘽h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壩幸分我一杯羹。’項王怒,欲殺之。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只益禍耳。’項王從之。
簡釋
分我杯羹:指從別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唐李白《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