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遺法(遺法)
亦作“ 遺灋 ”。
(1).前代遺留下來的典章法則。漢書·藝文志:“ 周 衰俱壞,樂尤微眇,以音律為節(jié),又為 鄭 衛(wèi) 所亂,故無遺法?!?唐 柳宗元 《涂山銘》:“是以 周穆 遐追遺法,復(fù)會于是山,聲垂天下,亦紹前軌,用此道也?!?明 劉基 《公朝于王所仲孫羯會晉韓不信云云城成周》:“至于天子之守,則有先王之遺法焉?!?br />(2).留傳下來的方式、方法。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漢 末喪亂,其灋中絶, 馬先生 紹而作焉。今指南車, 馬先生 之遺灋也?!?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五:“齊民要術(shù)有咸杭子法,用杭木皮漬鴨卵。今 吳 人用虎杖根漬之,亦古遺法?!?金 元好問 《蒲桃酒賦》:“意天以美釀而飽予,出遺法於湮埋?!?楊樹達 《古書疑義舉例續(xù)補·據(jù)古人當時語氣直述例》:“據(jù)此,則 史公 所述固古史記言之遺法也。”
(3).指前代傳下的法書和書法藝術(shù)準則。 宋 蘇舜欽 《丹陽子高得逸少〈瘞鶴銘〉于焦山之下作長句以寄》:“我久臨池無所得,愿觀遺法快沉冥?!?明 文徵明 《龍茶錄考》:“ 晦菴 評 蔡 書,謂歲有蚤暮,力有深淺,公書至是蓋無遺法矣。”
(4).指前代傳下的佛法。隋書·經(jīng)籍志四:“每佛滅度,遺法相傳,有正、象、末三等淳醇之異?!?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華嚴宗》:“這個賢者很留意《華嚴經(jīng)》,能夠無師自悟,紹隆遺法?!?/div>
《國語辭典》:作法  拼音:zuò fǎ
1.創(chuàng)立典章、法律等。晉。干寶 晉紀總論:「夫作法于治,其弊猶亂;作法于亂,誰能救之?!?br />2.制作的方法。如:「這道菜的作法簡易,適合初學(xué)者學(xué)習(xí)?!?br />3.術(shù)者施行法術(shù)?!洞筇迫厝〗?jīng)詩話》卷上:「然小行者被他作法,變作一個驢兒,吊在廳前。」《三國演義》第二回:「張寶作法,風(fēng)雷大作,飛砂走石,黑氣漫天,滾滾人馬,自天而下?!?br />4.作文章的方法。《紅樓夢》第四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別混我?!灰幻嬲f,一面作了一首,先與寶釵看。寶釵看了,笑道:『這個不好,不是這個作法?!弧?br />5.做懲戒的榜樣?!都t樓夢》第九回:「今見秦香二人來告金榮,賈瑞心中便更不自在起來,雖不好呵叱秦鐘,卻拿著香憐作法,反說他多事,著實的搶白了幾句?!?/div>
《漢語大詞典》:典誥(典誥)
(1).尚書《堯典》《湯誥》等篇的并稱。亦泛指經(jīng)書典籍。漢書·王莽傳中:“各策命以其職,如典誥之文?!?唐 劉知幾 史通·論贊:“ 孟堅 辭惟溫雅,理多愜當。其尤美者,有典誥之風(fēng),翩翩奕奕,良可詠也?!?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迨已極其暴厲恣睢之能事,猶恐力有弗逮,則又文之以古昔之典誥,夸之以神武之聲威。”
(2).指典章詔令一類文字。三國志·吳志·王蕃華覈等傳論:“ 華覈 文賦之才,有過於 曜 ,而典誥不及也?!?南朝 梁 沈約 《修定樂書疏》:“《檀弓》殘雜,又非方幅典誥之書也?!?br />(3).指草擬詔令的官職。 宋 蘇軾 《張文定公墓志銘》:“近者,代言之臣未嘗副吾意;若使居典誥之任,亦國華也?!?/div>
《漢語大詞典》:典法
典章法規(guī)。管子·君臣上:“是故主畫之,相守之;相畫之,官守之;官畫之,民役之;則又有符節(jié)、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span id="p5ji6jp" class="book">《莊子·田子方》:“典法無更,偏令無出。”新唐書·閻立德傳:“遷尚衣奉御,制袞冕六服,腰輿、傘扇咸有典法?!?清 惲敬 《文昌宮碑陰錄》:“其合乎天神地祇人鬼之典法者,秩宗之所掌,縫掖諸生之所誦習(xí),百世不廢者也。”
《漢語大詞典》:典教
(1).典章教化。 漢 應(yīng)玚 《文質(zhì)論》:“建不刊之洪制,顯 宣尼 之典教,探微言之所弊?!?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蟆》詩:“ 周公 所不堪,灑灰垂典教?!?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二:“ 新羅 君訝曰:‘吾以中國之人,盡閑典教,不謂尚有無知之俗者!’”
(2).主管教育。 明 劉基 《杭州富陽縣重修文廟學(xué)宮記》:“ 至正 九年, 永嘉 洪元誠 典教 富陽縣 ?!?/div>
《漢語大詞典》:古則(古則)
古代的典章法度。 漢 王粲 《七釋》:“圣人在位,時邁其德。先天弗違,稽若古則?!?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今皇家中造,事遵前文,宜憲章先代,證文古則。” 唐 王履貞 《辟雍賦》:“惟司成是典,惟古則是效?!?/div>
《漢語大詞典》:朝則(朝則)
朝廷的典章法度。 南朝 梁 徐勉 《報伏挺書》:“吾智乏佐時,才慙濟世,稟承朝則,不敢荒寧。” 隋 江總 《為太保蕭公謝儀同表》:“薄代專征,早游邊外;執(zhí)玉奉酎,文虧朝則?!?/div>
《漢語大詞典》:政典
(1).記載治國的典章或制度的書籍。書·胤征:“政典曰:先時者殺無赦?!?孔 傳:“政典, 夏后 為政之典籍?!?span id="468knkn" class="book">《南史·齊紀上·武帝論》:“御袞垂旒,深存政典。”
(2).指政策和制度。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批諭旨:“上於即位后,慮本章或有所漏洩,故一切緊要政典俱改命摺奏,皆可封達上前,無能知者?!?朱光潛 《談文學(xué)·文學(xué)與人生》:“從前關(guān)心政教的人要在民俗歌謠中窺探民風(fēng)國運,采風(fēng)觀樂在 春秋 時還是一個重要的政典。”
《漢語大詞典》:國常(國常)
國家的典章、法規(guī)。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毋或如 叔孫僑如 ,欲廢國常,蕩覆公室?!?span id="9uvx9bc" class="book">《國語·越語下》:“肆與大夫觴飲,無忘國常?!?韋昭 注:“常,舊法?!?漢 荀悅 申鑒·政體:“惟察九風(fēng),以定國常?!?/div>
《漢語大詞典》:垂典
垂示典章。 漢 揚雄 《解嘲》:“五帝垂典,三王傳禮,百世不易?!?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孝經(jīng)垂典,喪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嘗質(zhì)也?!?/div>
分類:垂示典章
《漢語大詞典》:憲官(憲官)
(1).御史臺或都察院所屬的官員。因掌持刑憲典章,故稱。舊唐書·德宗紀上:“己巳, 福建 觀察司 鮑防 、 湖南 觀察司 蕭復(fù) 讓憲官,從之……自是諸道非節(jié)度而兼憲官者皆讓?!?宋 蘇洵 《與吳殿院書》:“誠恐憲官職重,是以不敢數(shù)數(shù)自通。” 明 宋濂 《故岐寧衛(wèi)經(jīng)歷熊府君墓銘》:“丞相聞君言,戒其屬曰:‘此真憲官也?!?br />(2).主持歷法的官員。 清 章學(xué)誠 文史通義·易教中:“憲官不能穿鑿於私智,而師各自為説,不勝紛紛也?!?/div>
《國語辭典》:志書(志書)  拼音:zhì shū
記載地方的疆域、沿革、古跡、人物、風(fēng)俗、物產(chǎn)等的書籍。如各省通志、府志、縣志等。
《漢語大詞典》:徽典
(1).盛美的典禮。 晉 潘尼 《釋奠頌》:“穆穆焉,邕邕焉,真先王之徽典,不刊之美業(yè),允不可替已?!?br />(2).美好的典常。語出《書·舜典》:“慎徽五典。” 孔 傳:“徽,美也;五典,五常之教?!?唐 杜甫 《朝獻太清宮賦》:“惟累圣之徽典,恭淑慎以允緝。” 清 徐作肅 《侯氏旅譜題詞》:“嗚呼,徽典!親族之訓(xùn)著於,《行葦》之詩作於 周公 。古之圣人,凡以為教化之大者,固人人知也?!?br />(3).美好的典章。《宋書·禮志四》:“正名存義,有國之徽典;臣子一例,史傳之明文。”
《漢語大詞典》:公典
國家典章;朝廷法典。 明 于慎行 《易謚疏》:“足以慰九原之忠魂,而彰往勸來,有以定萬世之公典矣?!?明 屠隆 《綵毫記·拜官供奉》:“薦賢為國,朝庭公典,豈是私恩,何報之有?!?/div>
《漢語大詞典》:制改
猶改制。謂制定典章革除弊端。后漢書·曹褒傳:“遂復(fù)上疏,具陳禮樂之本,制改之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