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辟兵符子


《三國志》卷六〈魏書·董卓傳〉~8~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書》曰:「輔恇怯失守,不能自安。常把辟兵符,以鈇锧致其旁,欲以自彊。」
典故
魏王臥內(nèi)藏兵符

相關(guān)人物
晉鄙
 
魏無忌(信陵君)
 
魏安釐王


《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列傳》
魏王使將軍晉鄙將十萬眾救趙。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shí)持兩端以觀望。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讓魏公子曰:「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dú)不憐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數(shù)請(qǐng)魏王,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于王,計(jì)不獨(dú)生而令趙亡,乃請(qǐng)賓客,約車騎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行過夷門,見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辭決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构有袛?shù)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復(fù)引車還,問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還也?!乖唬骸腹酉彩?,名聞天下。今有難,無他端而欲赴秦軍,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fù)返也。」公子再拜,因問。侯生乃屏人閒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nèi),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nèi),力能竊之。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報(bào)其父仇,莫能得。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敬進(jìn)如姬。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公子誠一開口請(qǐng)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构訌钠溆?jì),請(qǐng)如姬。如姬果盜晉鄙兵符與公子。

例句

魏王臥內(nèi)藏兵符,子西掩袂真無辜。 柳宗元 古東門行

典故
小符
 
研丹作厭兵符


《抱樸子》卷十五〈內(nèi)篇·雜應(yīng)〉~245~
或問辟五兵之道。抱樸子答曰:「吾聞吳大皇帝曾從介先生受要道云,但知書北斗字及日月字,便不畏白刃。帝以試左右數(shù)十人,常為先登鋒陷陣,皆終身不傷也。鄭君云,但誦五兵名亦有驗(yàn)。刀名大房,虛星主之;弓名曲張,氐星主之;矢名彷徨,熒惑星主之;劍名失傷,角星主之;弩名遠(yuǎn)望,張星主之;戟名大將,參星主之也。臨戰(zhàn)時(shí),常細(xì)祝之?;蛞晕逶挛迦兆鞒囔`符,著心前?;虮缛杖罩袝r(shí),作燕君龍虎三囊符。歲符歲易之,月符月易之,日符日易之?;蚺逦魍跄副胖?,或佩熒惑朱雀之符,或佩南極鑠金之符,或戴卻刃之符,祝融之符?;蚋涤裨?,或浴禁蔥湯,或取牡荊以作六陰神將符,符指敵人?;蛞栽挛g時(shí)刻,三歲蟾蜍喉下有八字者血,以書所持之刀劍?;驇渫麩苫鹜??;蚪讳h刃之際,乘魁履●,呼四方之長(zhǎng),亦有明效。今世之人,亦有得禁辟五兵之道,往往有之。」
《國語辭典》:兵符  拼音:bīng fú
1.古代武將發(fā)布命令的信符。《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nèi),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nèi),力能竊之?!埂度龂萘x》第五回:「次日筑臺(tái)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qǐng)紹登壇。」
2.兵書。唐。岑參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詩:「夫子佐戎幕,其鋒利如霜。中歲學(xué)兵符,不能守文章。」
《漢語大詞典》:辟兵符
古代迷信指可避兵器傷害的符箓。三國志·魏志·董卓傳“ 布 誅 肅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輔 恇怯失守,不能自安。常把辟兵符,以鈇鑕致其旁,欲以自彊。” 清 吳偉業(yè) 《宮扇》詩:“舊內(nèi)謾懸長(zhǎng)命縷,新宮徒貼辟兵符?!?/div>
《漢語大詞典》:銅兵符(銅兵符)
即銅虎符。《宋史·輿服志六》:“銅兵符: 漢 制,銅鑄,上刻虎形?!眳⒁姟?銅虎符 ”。
分類:銅虎符
《國語辭典》:銅虎符(銅虎符)  拼音:tóng hǔ fú
漢代用于軍事徵發(fā)的兵符。銅制虎形,分為左右兩半,右符留在京師,左符分給郡守?!妒酚?。卷一○。孝文本紀(jì)》:「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南朝宋。裴骃。集解:「應(yīng)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dāng)發(fā)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弧?/div>
《高級(jí)漢語詞典》:火牌兵符
最緊急的命令;通知
《國語辭典》:軍符(軍符)  拼音:jūn fú
古時(shí)調(diào)遣兵士的信符。剖竹為二,由國君和主帥各持其一。后以文書代替。明。沈明臣 凱歌:「銜枚夜度五千兵,密領(lǐng)軍符號(hào)令明?!?/div>
《漢語大詞典》:戎節(jié)(戎節(jié))
兵符。引申指兵權(quán)。 唐 韓愈 《烏氏廟碑銘》:“授我戎節(jié),制有壃墟?!?唐 元稹 《鶯鶯傳》:“廉使 杜確 將天子命以總?cè)止?jié),令於軍,軍由是戢?!?/div>
《漢語大詞典》:符傳(符傳)
(1).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門關(guān)。墨子·號(hào)令:“諸城門若亭,謹(jǐn)候視往來行者符,符傳疑,若無符,皆詣縣廷言,請(qǐng)問其所使?!?孫詒讓 間詁:“周禮·司關(guān)有‘節(jié)傳’, 鄭 注云:‘傳,如今移過所文書?!?span id="svglpyj" class="book">《釋名·釋書契》云:‘過所或曰傳。傳,轉(zhuǎn)也,轉(zhuǎn)移所求執(zhí)以為信也?!?崔豹 古今注云:‘凡傳,皆以木為之,長(zhǎng)五寸,書符信於上,又以一板封之,皆封以御史印章,所以為信也?!?岑仲勉 簡(jiǎn)注:“即護(hù)照或通行證?!?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四:“以其受異氣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賈販,無關(guān)繻、符傳、租稅之賦。”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四節(jié):“私商貨物經(jīng)官府允準(zhǔn),給予符傳,也得與外國人貿(mào)易?!?br />(2).指兵符。后漢書·竇固傳:“明年,復(fù)出 玉門 擊 西域 ,詔 耿秉 及騎都尉 劉張 皆去符傳以屬 固 ?!?span id="bhtxemt"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符、傳皆合之以為信。符,兵符也……此傳蓋亦行兵所用以為信,非度關(guān)所用之傳也?!?/div>
《漢語大詞典》:庚符
兵符;虎符。調(diào)兵遣將的憑證。 宋 岳珂 桯史·義騟傳:“庚符下,統(tǒng)府調(diào)兵三千人以往。”
《國語辭典》:符節(jié)(符節(jié))  拼音:fú jié
1.古代出入城門關(guān)卡的一種憑證。用竹、木、玉、銅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兩半,各取其一,使用時(shí)相合以為憑。后指朝廷派遣使者或調(diào)兵時(shí)用為憑證?!吨芏Y。地官。掌節(jié)》:「門關(guān)用符節(jié),貨賄用璽節(jié)?!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2931' target='_blank'>元結(jié) 〈舂陵行〉:「安人天子命,符節(jié)我所持?!?br />2.形容相符合、吻合。《孟子。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jié),先圣后圣,其揆一也?!?/div>
《漢語大詞典》:牙璋
(1).古代的一種兵符。周禮·春官·典瑞:“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牙璋瑑以為牙。牙齒,兵象,故以牙璋發(fā)兵,若今時(shí)以銅虎符發(fā)兵?!?宋 沈括 夢(mèng)溪筆談·辯證一:“牙璋,判合之器也,當(dāng)於合處為牙,如今之‘合契’。牙璋,牡契也。以起軍旅,則其牝宜在軍中,即虎符之法也?!?宋 葉適 《上李簽院?jiǎn)ⅰ?/a>:“制牙璋玉節(jié)之符,董熊士虎臣之用。”
(2).借指將帥。 唐
楊炯 《從軍行》:“牙璋辭鳳闕,鐵騎繞 龍城 ?!?明 徐復(fù)祚《投梭記·恣劫》:“銅虎承恩日,牙璋發(fā)斾時(shí)?!?/div>
分類:將帥兵符
《國語辭典》:赴節(jié)(赴節(jié))  拼音:fù jié
1.赴,應(yīng)合。赴節(jié)指應(yīng)合其節(jié)奏?!段倪x。陸機(jī)。文賦》:「譬猶舞者赴節(jié)以投袂。歌者應(yīng)弦而遣聲?!埂段倪x。劉孝標(biāo)。重答劉秣陵沼書》:「靡蓋山之泉,聞弦歌而赴節(jié)?!?br />2.全力保全節(jié)義?!段倪x。陸機(jī)。答賈長(zhǎng)淵詩》:「雄臣馳駑,義夫赴節(jié)?!?/div>
《漢語大詞典》:飛符(飛符)
(1).謂祭起符箓。 唐 顧況 《步虛詞》:“飛符超羽翼,焚火醮星辰?!?明 單本《蕉帕記·相逢》:“喜 麻姑 此日飛符,使 樂昌 今朝完鏡。”
(2).指符箓。 元 柳貫 《為蔣英仲作顏輝畫青山夜行圖歌》:“固應(yīng) 豐城 牛斗墟,龍劍夜出乘飛符?!?br />(3).急速傳送的兵符。 明 何景明 《漢將篇》:“飛符插羽募精強(qiáng),速營列陣掃邊疆?!?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且也千里徵調(diào),飛符迅急,千山萬水,跋涉從戎,露宿風(fēng)餐,辛勤畢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