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修 → 脩修”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文武之道  拼音:wén wǔ zhī dào
本指周文王、周武王二王治國策略,后用指寬嚴互濟的治國之道?!抖Y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埂稌x書。卷六五。王導傳》:「誠宜經(jīng)綸稽古,建明學業(yè),以訓后生,漸之教義,使文武之道墜而復興,俎豆之儀幽而更彰?!?/div>
《漢語大詞典》:修齊治平(修齊治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省稱。語本《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后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嚴復 《原強》:“又用近今格致之理術,以發(fā)揮修齊治平之事,精深微眇,繁富奧殫。” 廖仲愷 《孫文主義叢刊序》:“先生倡行易知難之說及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建國大綱,于修齊治平之道,已提其綱而挈其凡?!?/div>
《國語辭典》:谷口耕巖  拼音:gǔ kǒu gēng yán
漢時鄭子真不慕官爵,修身自保,躬耕于谷口巖石之下。典出《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序》。后指隱居或隱者的生活。如:「他很向往煙波釣叟、谷口耕巖的生涯?!?/div>
《國語辭典》: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拼音:qí shēn bù zhèng,suī lìng bù cóng
語出《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乖谏衔徽呷舨恍奚碚?,則在下者不服從其命令。《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記。齊王芳紀》:「所習正則其身正,其身正則不令而行;所習不正則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則雖令不從?!挂沧鳌钙渖聿徽?,雖令不行」。
《國語辭典》:諫太宗十思疏(諫太宗十思疏)  拼音:jiàn tài zōng shí sī shù
文章名。唐朝魏徵所作。文中列述十項修身治國的準則,以規(guī)諫太宗立德建業(yè)。
《國語辭典》:格致誠正修齊(格致誠正修齊)  拼音:gé zhì chéng zhèng xiū qí
《禮記。大學》篇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之為學修持的步驟與方法。
《國語辭典》:內(nèi)圣外王(內(nèi)聖外王)  拼音:nèi shèng wài wáng
內(nèi)備圣人之德、外具王者之風。指內(nèi)外兼修,學術、德行二者具備?!肚f子。天下》:「是故內(nèi)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發(fā)?!埂端问?。卷四二七。道學列傳一。邵雍》:「堯夫,內(nèi)圣外王之學也。」明。李贄《四書評。大學》:「真正學問,真正經(jīng)濟,內(nèi)圣外王,具備此書?!?/div>
《漢語大詞典》:慎身修永
為長治久安而真誠修身。語本書·皋陶謨:“慎厥身修思永。” 孔 傳:“言慎其身,思為長久之道?!?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元帝紀》:“公卿大夫其勉思天戒,慎身修永,以輔朕之不逮?!?/div>
分類:真誠修身
《漢語大詞典》:日省月修
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知縣改授》:“ 王端毅公 恕 為冢宰時,有 益都縣 進士 石存禮 應選知縣,改選行人……使本官讀書進學,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后授以任事之職?!?/div>
《漢語大詞典》:謹身節(jié)用(謹身節(jié)用)
修身飭行,節(jié)省其用。孝經(jīng)·庶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唐玄宗 注:“身恭謹則遠恥辱,用節(jié)省則免飢寒?!?宋 司馬光 《訓儉示康》:“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jié)用,遠罪豐家。” 元 柯丹丘 《荊釵記·合巹》:“只為家道貧窮,守荊釵裙布,謹身節(jié)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