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修 → 脩修”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修善
以善自勉,行善。 魯迅 《吶喊·兔和貓》:“我覺得母親實在太修善,于是不由的就說出模棱的近乎不以為然的答話來?!?/div>
《漢語大詞典》:脩善
猶言行善。史記·李斯列傳:“不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絜行脩善,自使至此,以忠得進,以信守位?!?南朝 梁 劉峻 《辨命論》:“如使仁而無報,奚為脩善立名乎,斯徑廷之辭也?!?/div>
分類:行善
《國語辭典》:息心  拼音:xí xīn
摒除雜念?!段倪x。王巾。頭陁寺碑文》:「息心了義,終焉游集?!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4000' target='_blank'>岑參 〈終南山雙峰草堂作〉詩:「斂跡歸山田,息心謝時輩?!?/div>
《漢語大詞典》:飯僧(飯僧)
向和尚施飯。迷信者修善祈福的行為。舊唐書·李蔚傳:“ 懿宗 奉佛太過,常於禁中飯僧,親為贊唄。”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知祥 嘗飯僧於府, 昭遠 執(zhí)巾履從 智諲 以入?!?清 王應(yīng)奎 《柳南續(xù)筆·飯僧求嗣》:“大師謂多飯僧可以有濟,某君立愿以二萬為率?!?/div>
《漢語大詞典》:善法
(1).好的法令。管子·任法:“今天下則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br />(2).佛教指修善果之法。后漢書·西域傳論:“至於佛道神化,興自 身毒 ,而二 漢 方志,莫有稱焉…… 班勇 雖列其奉浮圖,不殺伐,而精文善法導(dǎo)達之功靡所傳述?!?span id="yu0qgi7" class="book">《師子經(jīng)》:“即於現(xiàn)世斷諸不善,得眾善法,修習(xí)作證?!?br />(3).好的方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三回:“你還沒有看見滿街上貼的招紙,還有出賣婦科絶孕丹的呢,那更是弭患於無形的善法了?!?魯迅 《書信集·致孟十還》:“現(xiàn)在的譯詩,真是出力不討好,尚無善法?!?/div>
《漢語大詞典》:善念
修善之念;好的念頭。中阿含經(jīng)·五支物主經(jīng):“云何善念耶?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是謂善念。”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 唐詡 問:立志是常存?zhèn)€善念,要為善去惡否?”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府衙門職掌:“公可特作一書諭□王,嘉其善念,曲為開導(dǎo)?!?span id="jjv1alr" class="book">《紅樓夢》第七七回:“立意出家,修俢來世,也是他們的高意,太太倒不要阻了善念?!?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躬行:“才一善念動,則取白豆投其中;惡念動,則取黑豆投其中?!?/div>
分類:修善念頭
《漢語大詞典》:自艾
悔過自責(zé),除惡修善。孟子·萬章上:“三年, 太甲 悔過,自怨自艾,於 桐 ,處仁遷義?!?清 洪升 《長生殿·復(fù)召》:“今自艾,愿承魚貫,敢妒蛾眉?!?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叔母 朱氏 無子,先生迎養(yǎng)於家, 朱氏 欲異居,先生輒自艾曰:‘古人數(shù)世同居,今吾一叔母不能安其心,何古今人之不相及耶!’”
分類:修善
《漢語大詞典》:革修
革心修善。 晉 袁宏 后漢紀·靈帝紀上:“‘鄉(xiāng)里 賈子序 者,實有匈險之行,為國人所棄。聞我遭喪,而洗心來弔,此亦未被大道之訓(xùn),而有修善之志也……’ 子序 聞之,更自革修,終成善人?!?/div>
分類:修善
《漢語大詞典》:六虱(六蝨)
謂危害國家的六事。《商君書·弱民》:“三官生蝨六:曰歲,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六蝨成俗,兵必大敗?!币嘁远Y樂、詩書、修善孝弟、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zhàn)為“六蝨”。見《商君書·靳令》。
《漢語大詞典》:修美
同“脩美”。
(1).美好。 2.修善,行善。
《漢語大詞典》:脩美
(1).美好。《楚辭·九章·哀郢》:“憎慍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忼慨?!?br />(2).修善,行善。《淮南子·脩務(wù)訓(xùn)》:“夫事有易成者名小,難成者功大。君子脩美雖未有利,福將在后至。” 高誘 注:“美,善也?!?/div>
《漢語大詞典》:脩美
(1).美好。《楚辭·九章·哀郢》:“憎慍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忼慨?!?br />(2).修善,行善。《淮南子·脩務(wù)訓(xùn)》:“夫事有易成者名小,難成者功大。君子脩美雖未有利,福將在后至?!?高誘 注:“美,善也?!?/div>
《國語辭典》:作持戒  拼音:zuò chí jiè
佛教戒律中屬于修善應(yīng)行的戒,如說戒、安居等?!端姆致蓜h繁補闕行事鈔。卷中四》:「以行成故名為『作持』;望境不起名『止持』?!?/div>
修善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斷惡行善也。又對于性善之稱,本有之善曰性善,修成之善曰修善。修善即性善,實大乘之通談也。(參見:性惡)
【佛學(xué)常見辭匯】
1。斷惡行善。2。本有之善叫做性善,由修而成之善叫做修善。
廢惡修善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止惡事而行善事也。即所謂散善。
斷惡修善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參見:十心)
【三藏法數(shù)】
謂修行之人,昔因恣縱身口意業(yè),造作諸惡,不計晝夜;今則策勵不休,斷諸惡行,修功補過,無善不為,以此翻破三業(yè)造罪之心也。
十心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有二種:(一)順流十心,一、無明昏暗。謂諸眾生從無始以來,暗識昏迷,無所明了,為煩惱所醉,于一切法妄計人我,起諸愛見,想計顛倒,起貪瞋癡,廣作諸業(yè),由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二、外加惡友。謂諸眾生內(nèi)具煩惱,外值惡友扇動邪法,益加惑我,無由開悟而修善業(yè),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三、善不隨從,謂諸眾生內(nèi)外惡緣既具,即內(nèi)滅善心外滅善事,又于他人所作之善事,不生隨喜之心,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四、三業(yè)造惡。謂諸眾生恣縱身口意三業(yè),起殺盜淫妄貪瞋等過,無惡不作,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五、惡心遍布,謂諸眾生所造惡事雖不廣,而作惡之心,遍布一切處以所欲惱害人,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六、惡心相續(xù)。謂諸眾生唯起惡心,增長惡事,晝夜相續(xù),無有間斷,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七、覆諱過失。謂諸眾生所作之惡行,忌諱人知,不自發(fā)露,無改悔之心,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八、不畏惡道。謂諸眾生心性陰很,不知戒律,于殺盜淫妄種種惡事,無不作之,于惡道怙然不畏,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九、無慚無愧。謂諸眾生為愚癡所覆造諸惡業(yè),上不慚天,下不愧人,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十、舍無因果。謂諸眾生不具正信之心,但生邪惡之見,于一切善惡因緣果報悉皆舍而為無,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出止觀四之一。(二)逆流十心:一、深信因果。謂修行之人先信善惡果報,不生疑惑,以是翻破撥無因果之心也。二、生重慚愧。謂修行之人,剋責(zé)往昔,我無羞無恥,棄舍凈行,習(xí)諸惡行,天見我之隱罪,是故慚于天,人知我之顯過,是故愧于人,以是翻破無慚無愧之心也。三、生大怖畏。謂修行之人自念人命無常,一息不續(xù),千載永往,幽途綿邈,無有資糧,苦海悠深,那得不怖,由是苦切懺悔不惜身命,以是翻破不畏惡道之心也。四、發(fā)露懺悔。修行之人所有過失,不自隱覆,發(fā)露懺悔,以是翻破覆諱過失之心也。五、斷相續(xù)心。謂修行之人所作惡行,既懺悔已,即更決定不作惡事,以是翻破惡念相續(xù)之心也。六、發(fā)菩提心。謂修行之人往昔專起惡念惱人,今則廣起救濟之心,遍于虛空界,利益眾生,以是翻破遍布之惡心也。七、斷惡修善。謂修行之人前恣身口意,造作諸惡,不計晝夜,今則策勵不休,斷諸惡行,修功補過,無善不為,以是翻破三業(yè)造惡之心也。八、守護正法。謂修行之人昔自滅善,見他人行善,亦生嫉妒無隨喜之心,今則守護正法方便增廣益法,以是翻破善不隨喜之心也。九、念十方佛。謂修行之人昔親狎惡友,信受其言,起諸邪見,今則念十方佛有大福德,能救援我,以是翻破隨順惡友之心也。十、觀罪性空。謂修行之人,無始以來不知諸法本性空寂,廣作諸惡,今則了知貪瞋等一切惡行,起于妄念,妄念起于顛倒,顛倒起于人我之見,今既了達我心本空,則罪性無依處,以是觀破無明昏闇之心也。出止觀四之一。
【佛學(xué)常見辭匯】
1。指順流十心,即無明昏暗、外加惡友、善不隨從、三業(yè)造惡、惡心遍布、惡心相續(xù)、覆諱過失、不畏惡道、無慚無愧、撥無因果。2。指逆流十心,即深信因果、生重慚愧、生大怖畏、發(fā)露懺悔、斷相續(xù)心、發(fā)菩提心、斷惡修善、守護正法、念十方佛、觀罪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