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佛學大辭典】
(雜語)此言甚深微妙之法,為一切世間眾生之難信受者。法華經序品曰:「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拱浲咏浽唬骸笧橹T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div>
二種信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信法華經有二種之信心。一就佛立信,法華經為久遠實成之圓佛所說,故信之。二就經立信,無量義經及涅槃經,謂法華經為真實,故信之。
二種深信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機法一體)
七深信
【佛學大辭典】
(術語)善導之散善義以深心為深信之心。信相有二種而列七種,日本親鸞名為七信:機之深信,法之深心(以上二種深信),觀經之深信,彌陀經之深信,唯信佛語之深信,此經之深信,建立自心之深信也。其中除此經之深信,其他冠決定之字,謂之六決定。
十信
【佛學大辭典】
(術語)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之第一十位也。十信云者,入佛之教法,先以信所以能入也:一、信心,滅盡一切妄想,而中道純真之謂也。二、念心,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雖經幾多生死,亦不遺忘現(xiàn)前之習氣也。三、精進心,以妙圓純真之精明,進趣于真凈也。四、慧心,心精現(xiàn)前,則純真之智慧,自然發(fā)起也。五、定心,執(zhí)持智明,則周遍寂湛,心常凝于一境也。六、不退心,定光發(fā)明,則明性深入,唯知進而不退也。七、護法心,心進安然,則保持一切佛法而不失,與十方如來,氣分交涉也。八、回向心,覺明保持,則能以妙力,感佛光回照,又向佛而安住也。九、戒心,心光密回則安住無為而不遺失也。十、愿心,住戒自在,故能游于十方所作悉隨愿也。
【佛學常見辭匯】
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最初十位名十信,因入佛教海,修無量法門,要以信為先也。一、信心。心與理合,確切不移,滅一切妄想,名曰信心。二、念心。雖在無數(shù)劫中,舍身受身,此現(xiàn)前一念,決定不忘,名曰念心。三、精進心。不雜曰精,不退曰進,進趣真凈,名精進心。四、慧心。心純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五、定心,百雜粉碎,心體湛然,名曰定心。六、不退心,定光發(fā)明,進修無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七、護法心。進趣功純,保持不失,與十方如來,氣分相接,名護法心。八、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與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九、戒心。安住凈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十、愿心。遍游十方,化導眾生,隨其所愿悉得滿足,名曰愿心。
【三藏法數(shù)】
(出楞嚴經)
十信者,乃三賢之首,萬行之先也。然欲從凡入圣,必以信為先導,始自信心,終至愿心,總為十信,以作菩薩真修之方便也。(三賢,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也。)
〔一、信心〕,謂心與理冥,決了無疑,妙信純真,恒住中道。經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馀,中道純真,名曰信心。
〔二、念心〕,謂真信明了過去未來劫中,出生入死,憶念無忘。經云:無數(shù)劫中,舍身受身,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曰念心。(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
〔三、精進心〕,不雜曰精,無間名進。謂唯以念心,精明進趣真凈之地。經云:唯以精明進趣真凈,名精進心。
〔四、慧心〕,善入佛法,造心分別為慧。謂精進之心,既已現(xiàn)前,則純真之慧,自然發(fā)顯。經云:心精現(xiàn)前,純以智慧,名曰慧心。
〔五、定心〕,謂念慮皆忘,寂用無心,則慧性明徹,湛然不動。經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謂定光顯發(fā),慧心明徹,知道不遠,進修無懈。經云:定光發(fā)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七、護法心〕,謂心進無退,則能保護任持一切佛法,而佛之氣分,與己相接。經云: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八、回向心〕,回即回轉,向即趣向,謂以護法心微妙之力,感佛之光來照,又復回光以向于佛,猶如雙鏡交照,光輝互現(xiàn)也。經云:覺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九、戒心〕,謂心回向佛,則于凈戒,安住不失。經云:心光密回,獲佛常凝,無上妙凈,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曰戒心。
〔十、愿心〕,謂由心住凈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導眾生,隨其所愿,悉皆滿足。經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隨愿,名曰愿心。
十信道圓
【佛學大辭典】
(術語)為十信之位,果道圓滿者。
入信
【佛學大辭典】
(術語)入于信仰也。
【佛學常見辭匯】
由信入道的意思。
三不三信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梁曇鸞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三信心不相續(xù)。是曰三不。反之則曰三信。凈土論注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xù),馀念間故。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xù)。亦可念不相續(xù),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西河道綽承之,更闡明三信。安樂集上曰:「若能相續(xù),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刮念惥垅n行卷曰:「三不三信誨慇勤,像末法滅同悲引?!?/div>
三信
【佛學大辭典】
(術語)真宗謂無量壽經第十八愿所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三心也。此三心俱為疑蓋無雜之一信心,故稱為三信。文類信卷曰:「明知至心即是真實誠種之心故疑蓋無雜也,信樂即是真實成滿之心。(中略)疑蓋無雜也,欲生即是愿樂覺知之心。(中略)疑蓋無雜也?!埂居帧堪矘芳f淳心一心相續(xù)心之三者謂之三信。(參見:三不三信)
三不三信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梁曇鸞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三信心不相續(xù)。是曰三不。反之則曰三信。凈土論注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xù),馀念間故。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xù)。亦可念不相續(xù),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西河道綽承之,更闡明三信。安樂集上曰:「若能相續(xù),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刮念惥垅n行卷曰:「三不三信誨慇勤,像末法滅同悲引?!?/div>
大信
【佛學大辭典】
(術語)信佛而不疑。謂為信。信心之功德廣大。故曰大。又此信心即為佛心。故曰大。教行信證二曰:「謹案往相回向有大行有大信。」同三本曰:「大信心者則是長生不死之神方,忻凈厭穢之妙術。(中略)極速圓融之白道,真如一實之信海也,斯心即是出于念佛往生之愿?!?/div>
大信心
【佛學大辭典】
(術語)與大信同。
大信心海
【佛學大辭典】
(術語)信心之功德廣大,故譬之于海,教行信證六本曰:「大信心海甚以叵入,從佛力發(fā)起故。真實樂邦甚以易往,藉愿力即生故?!?/div>
大乘起信論
【佛學大辭典】
(書名)馬鳴菩薩造。有二譯。舊譯者為梁之真諦,一卷,新譯者為唐之實叉難陀,二卷。說如來藏緣起之理。本論可分為三分觀之。起首三頌為序分。從論下為正宗分。末后一頌,即是隨行所起大愿,為流通分。玆將本論各家之著述列下。起信論一心二門大意一卷(陳智愷作),起信論義疏上卷(缺下卷隋曇延撰),起信論義疏四卷(隋慧遠撰),起信論同異略集二卷(唐見登集),起信論義記七卷(唐法藏撰),起信論別記一卷(唐法藏撰),起信論疏注四卷(唐法藏撰宗密注),起信論疏筆削記二十卷(宋子璿錄),起信論纂注二卷(明真界纂注),起信論捷要二卷(明正遠注),起信論續(xù)疏二卷(明通潤述疏),起信論疏略二卷(唐法藏造疏明德清纂略未刊),起信論直解二卷(明德清述),起信論裂網疏釋實叉難陀譯六卷(明智旭述),起信論疏記會閱卷首一卷(續(xù)法輯),起信論疏記會閱十卷(續(xù)法會編),起信論疏記六卷(新羅元曉疏并別記),起信論別記一卷(新羅元曉撰),起信論內義略探記一卷(新羅太賢作)。
不信
【佛學大辭典】
(術語)心念不澄凈。于三寶之實德不樂欲也。俱舍論四曰:「不信謂心不澄凈,是前所說信所對治?!刮ㄗR論六曰:「不信,于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凈心惰依為業(yè)。」
方便行信
【佛學大辭典】
(術語)謂彌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第二十方便之愿所誓要門,真門,行者之行與信也。第十九愿要門之行曰:「修諸功德?!剐旁唬骸钢列陌l(fā)愿欲生?!拐骈T之行曰:「植諸德本。」信曰:「至心回向欲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