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佚獲(佚獲)
謂被俘而逃脫。《公羊傳·成公二年》:“君不行使乎大夫,此其行使乎大夫何?佚獲也。其佚獲奈何?師還 齊 侯……使 頃公 取飲, 頃公 操飲而至,曰:‘革取清者。’ 頃公 用是佚而不反?!?何休 注:“佚獲者,已獲而逃亡也。”
《國語辭典》:義形于色(義形於色)  拼音:yì xíng yú sè
語出《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于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于色矣?!怪感膽颜x憤慨而流露在臉上?!度龂?。卷六一。吳書。陸凱傳》:「定大恨凱,思中傷之,凱終不以為意,乃心公家,義形于色,表疏皆指事不飾,忠懇內(nèi)發(fā)。」《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大家諾諾連聲,義形于色,又痛罵一回云南官府,方才各散?!挂沧鳌噶x形于色」。
分類:顏面何休
《漢語大詞典》:周狗
(1).指聽從主人指揮的狗。《公羊傳·宣公六年》:“ 靈公 有周狗,謂之獒?!?何休 注:“周狗,可以比周之狗,所指如意?!?明 王志堅 《表異錄·動物二》:“狗識人意指曰周狗?!?br />(2).指走狗。 章炳麟 《箴新黨論》:“若其寄心王室,聞故主之嘉賞其文,則泫然為之流涕。使近世新黨之魁摹效其狀以為忠孝,周狗啼而犧??拚撸瑒t 蘇軾 為之前驅(qū)也?!?/div>
《漢語大詞典》:一繼一及(一繼一及)
謂父死子繼,兄死弟及。史記·魯世家:“ 莊公 病,而問嗣於弟 叔牙 。 叔牙 曰:‘一繼一及, 魯 之常也?!?裴骃 集解引 何休 曰:“父死子繼,兄死弟及?!?/div>
分類:裴骃何休
《漢語大詞典》:骍犅(騂犅)
祭祀用的赤色公牛。《公羊傳·文公十三年》:“ 魯 祭 周公 ,何以為牲? 周公 用白牡, 魯公 用騂犅,羣公不毛?!?何休 注:“騂犅,赤脊, 周 牲也?!?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事對》:“臣 湯 問曰:‘ 周 天子用騂犅,羣公不毛。 周公 ,諸公也,何以得用純牲?’”
《漢語大詞典》:渫黷(渫黷)
輕慢不敬。《公羊傳·桓公八年》“亟則黷,黷則不敬” 漢 何休 注:“黷,渫黷也。”
《漢語大詞典》:左媵
媵妾中身份較低者。《公羊傳·隱公元年》“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漢 何休 注:“禮,嫡夫人無子立右媵;右媵無子立左媵;左媵無子立嫡姪娣?!?/div>
《漢語大詞典》:柑馬(柑馬)
以木置馬口中,不令食。《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圍者柑馬而秣之,使肥者應(yīng)客?!?何休 注:“柑者,以木銜其口,不欲令食粟。示有畜積?!?/div>
分類:馬口何休
《漢語大詞典》:不同戴天
同“ 不共戴天 ”。 《公羊傳·莊公四年》“諱與讎狩也” 漢 何休 注:“,父母之讎,不同戴天?!?/div>
分類:何休
《國語辭典》:辯護(辯護)  拼音:biàn hù
1.干練而有辦事能力。《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頌聲作矣」句下漢。何休《解詁》:「選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辯護伉健者為里正?!?br />2.法律上指辯護人為保護當(dāng)事人的利益及權(quán)利,防禦不法或不當(dāng)?shù)墓?,在口頭或文字上所作的辯白,稱為「辯護」。如:「他請一位律師替他辯護?!?/div>
《國語辭典》:辯護人(辯護人)  拼音:biàn hù rén
訴訟時,為被告者在法庭上辯護的律師,或非律師但經(jīng)法院許可者,稱為「辯護人」。
《漢語大詞典》:編輿(編輿)
竹編的轎子。《公羊傳·文公十五年》“脅我而歸之,筍將而來也” 漢 何休 注:“筍者,竹箯,一名編輿?!?/div>
《國語辭典》:撥亂反正(撥亂反正)  拼音:bō luàn fǎn zhèng
語本《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钩サ渷y,歸于正道?!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漢興,撥亂反正,日不暇給?!挂沧鳌笓軄y反治」、「返正撥亂」。
《漢語大詞典》:內(nèi)娶
亦作“內(nèi)取”。 謂諸侯娶國內(nèi)大夫之女。《公羊傳·僖公二十五年》:“ 宋 三世無大夫,三世內(nèi)娶也?!?何休 注:“內(nèi)娶,大夫女也?!?span id="4bl9eu9" class="book">《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董仲舒 以為 宋 三世內(nèi)取,大夫?qū)m?,殺生不中,故螽先死而至?!?顏師古 注:“內(nèi)取於國之大夫也……取讀曰娶。”
《漢語大詞典》:生毋相見,死毋相哭(生毋相見,死毋相哭)
活不見面,死不臨喪。表示決絕。《公羊傳·隱公三年》:“ 宣公 死, 繆公 立, 繆公 逐其二子 莊公馮 與 左師勃 ,曰:‘爾為吾子,生毋相見,死毋相哭。’” 何休 注:“所以遠絶之?!?/div>
《漢語大詞典》:衰城
謂以一定的標(biāo)準遞減受功賦。漢書·五行志下之下:“﹝ 昭公 ﹞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董仲舒 以為宿在心,天子象也。時京師微弱,后諸侯果相率而城 周 , 宋 中幾 亡尊天子之心,而不衰城?!?顏師古 注:“衰城,謂以差次受功賦也。衰音初為反。一曰,衰讀曰蓑。蓑城,謂以草覆城也。蓑音先和反,中讀曰仲?!?br />以草覆城。《公羊傳·定公元年》:“三月, 晉 人執(zhí) 宋 仲幾 于京師, 仲幾 之罪何?不蓑(《唐石經(jīng)》蓑作衰)城也?!?何休 注:“若今以草衣城是也?!币徽f以一定的標(biāo)準遞減受功賦。參見“ 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