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配眾生世間
【三藏法數(shù)】
人即六道之一道也。謂世間一切有情之類,皆名眾生,以人與眾生皆有覺知之性,故以人配眾生世間也。(六道者,天道、人道、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愿濟眾生困厄
【三藏法數(shù)】
謂我設成正覺,得一切智時,眾生困厄,被諸惱患,吾當濟脫令斷恩愛也。
愿除眾生惑障
【三藏法數(shù)】
謂眾生沒在生死苦海,無明暗蔽,悉無所知,我當為其顯示如清凈眼,內(nèi)外無障,令其出離也。
愿斷眾生邪見
【三藏法數(shù)】
謂眾生在世,我慢自大,尊己賤彼,心存邪見,不慕圣道。我當開化,令入正真也。
愿度眾生苦輪
【三藏法數(shù)】
謂眾生處于生死之苦,輪轉(zhuǎn)無際,滅智慧根,不能自濟。我當為其說法,令得度脫也。
觀諸眾生熟與未熟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將欲降生,先觀眾生根機,熟與未熟。以此土眾生根機成熟可度,故現(xiàn)降生也。
多貪眾生不凈觀
【三藏法數(shù)】
謂多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著,須假作九想不凈之觀治之,令其貪著之心不起。故云多貪眾生不凈觀。(九想者,胖脹想、青瘀想、壞想、血涂漫想、膿爛想、蟲啖想、散想、骨想、燒想也。)
多瞋眾生慈悲觀
【三藏法數(shù)】
謂多瞋恚之人,于諸違情之境,輒生忿怒。當用慈悲觀治之,愛念憫傷一切眾生,不于彼而起瞋心。故云多瞋眾生慈悲觀。
多散眾生數(shù)息觀
【三藏法數(shù)】
謂心多散亂之人,當用數(shù)息觀治之。數(shù)息者,以鼻中出入之息,或數(shù)出息,或數(shù)入息,端心正念,從一至十,不多不少,周而復始,令心不散亂。故云多散眾生數(shù)息觀。
愚癡眾生因緣觀
【三藏法數(shù)】
謂愚癡不了之人,當以因緣觀治之。因緣觀者,即觀十二因緣也。以其迷倒,撥無因果,執(zhí)著斷常二見。故令觀此十二因緣,三世相續(xù),不斷不常,以破愚癡之心。故云愚癡眾生因緣觀。(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三世者,過去、未來、現(xiàn)在也。)
多障眾生念佛觀
【三藏法數(shù)】
謂障重之人,當用念佛觀治之。障有三種:一、昏沉暗塞障,當想念應身佛,三十二相,相相分明,以治于昏沉也。二、惡念思惟障,當想念報身佛十力、四無所畏治之。三、境界逼迫障,當想念法身佛,空寂無為治之。故云多障眾生念佛觀。(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輻輪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足縵網(wǎng)相、足跟滿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過膝相、馬陰藏相、身縱廣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膚細滑相、七處平滿相、兩腋滿相、身如師子相、身端直相、肩圓滿相、四十齒相、齒白齊密相、牙白凈相、頰車如師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廣長舌相、梵音深遠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間白毫相、頂肉髻成相也。十力者,知是處非處智力、知過現(xiàn)未來業(yè)報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一切至處道智力、知天眼無礙智力、知宿命無漏智力、知永斷習氣智力也。四無所畏者,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也。境界逼迫者,謂火焚水溺之類也。)
夢海中一切眾生入我身內(nèi)
【三藏法數(shù)】
普光云:夢大海中一切眾生入身內(nèi)者,以示當于塵勞海中,為諸眾生作歸依處,濟度有情,超于彼岸也。
眾生調(diào)伏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善能調(diào)伏一切眾生。若有聲聞性者,令得聲聞道。有緣覺性者,令得緣覺道。乃至有人天性者,令其得人天樂,是名眾生調(diào)伏。(聲聞道,即四諦也。緣覺道,即十二因緣也。)
令眾生心不散亂
【三藏法數(shù)】
令眾生心不散亂者,謂佛欲說法時,必先地動,令諸眾生恭敬嚴謹,心不散亂,而能信受也。
令眾生知法相
【三藏法數(shù)】
令眾生知法相者,謂佛說法,微妙難知,必先地動,普令一切眾生,心生警悟,覺了諸法之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