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04詞典 3分類詞匯 201
《國語辭典》:風(fēng)向標(biāo)(風(fēng)向標(biāo))  拼音:fēng xiàng biāo
指示風(fēng)向的儀器。如:「照這風(fēng)向標(biāo)的指示,今天吹的是北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朝夕
(1).謂君王早晚聽政。周禮·夏官·道仆:“掌馭象路以朝夕?!?陸德明 釋文:“朝夕,直遙反?!?孫詒讓 正義:“注云‘朝夕,朝朝莫夕’者,《鄉(xiāng)飲酒義》云:‘朝不廢朝,莫不廢夕?!⒃疲骸?,朝莫聽事也?!?br />(2).潮汐。朝,通“ 潮 ”;夕,通“ 汐 ”。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吳 古故祠 江 漢 於 棠浦 東, 江 南為方墻,以利朝夕水?!?晉 左思 《吳都賦》:“造 姑蘇 之高臺,臨四遠(yuǎn)而特建,帶朝夕之濬池,佩長洲之茂苑。”
《國語辭典》:玉衡  拼音:yù héng
1.古時飾有玉石用來觀測天文的器具。《書經(jīng)。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
2.汲取井水的用具。
3.星官名。北斗七星的第五顆,在西方為大熊座ε星。《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又魁第一星曰天樞,二曰琁,三曰璣,四曰權(quán),五曰玉衡,六曰開陽,七曰搖光;一至四為魁,五至七為杓。」
《國語辭典》:定位  拼音:dìng wèi
1.確定事物名位?!俄n非子。揚(yáng)權(quán)》:「審名以定位,明分以辯類。」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原道》:「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
2.特定的規(guī)矩或范圍。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明詩》:「《詩》有恒裁,思無定位,隨性適分,鮮能通圓?!骨?。曾國藩〈江寧府學(xué)記〉:「先王之制禮也,人人納于軌范之中,自其弱齒,已立制防,灑掃沃盥有常儀,羹食肴胾有定位,緌纓紳佩有恒度?!?br />3.用儀器測量以確定位置。如:「前輪定位」。
4.經(jīng)測量后所確定的位置。引申為對人物所下的論斷或評價。如:「歷史上的定位」。
《國語辭典》:璇璣(璇璣)  拼音:xuán jī
1.古時測量天文的儀器。也作「璿璣」。
2.北斗魁的第一星至第四星。
《國語辭典》:璇璣圖(璇璣圖)  拼音:xuán jī tú
晉時竇滔任秦州刺史被徙流沙,其妻蘇蕙因思念丈夫,于是在錦上織回文詩二百馀首,縱橫反覆,皆成詩篇,稱為「璇璣圖」。見《晉書。卷九六。列女傳。竇滔妻蘇氏傳》。
《國語辭典》:晷刻  拼音:guǐ kè
時刻。如:「正午晷刻」、「傍晚晷刻」。
《國語辭典》:璿璣(璿璣)  拼音:xuán jī
古時測天文的儀器?!稌?jīng)。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也作「旋璣」、「璇璣」、「璿機(jī)」。
《漢語大詞典》:聲跡(聲跡)
亦作“ 聲跡 ”。
(1).聲望與事跡。后漢書·李法傳:“﹝ 李法 ﹞出為 汝南 太守,政有聲跡。”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lán)記·大統(tǒng)寺:“ 蘇秦 時未有佛法,功德者不必是寺,應(yīng)是碑銘之類,頌其聲跡也?!?宋 文天祥 《出真州》詩序:“予平生仕宦,聲跡比比,不曾至 淮 ?!?span id="eoe0co0" class="book">《元典章·臺綱二·體察》:“提刑按察司除聲跡不好者,仰御史臺體察,雖未任滿,許行奏代?!?明 李東陽 《武昌府學(xué)重修記》:“ 張公 以春秋舉進(jìn)士,績學(xué)翰林,歷著聲跡?!?span id="ogm08ge"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三十年》:“邊遠(yuǎn)見職有聲跡者,使之內(nèi)遷?!?br />(2).猶言音訊行蹤。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惡分疏:“ 宋 人 許晝 , 閩 人 黃遘 , 遘 嘗宰 滑州 衛(wèi)南 ,與 畫 聲跡不疎?!?span id="seqw0us"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一旦聲跡彰露,親庭罪責(zé),將妾拘繫于內(nèi),郎趕逐于外,在妾便自甘心,卻累了郎之清德,妾罪大矣?!?br />(3).指用錄音機(jī)或語音學(xué)儀器記錄下來的聲音。 陳原 《社會語言學(xué)》9.1:“由于現(xiàn)代錄像和錄音技術(shù)的發(fā)展,所有聲跡或圖像,都能很方便地錄下來給人研究。”
《漢語大詞典》:璣衡(璣衡)
(1).“ 璇璣玉衡 ”的省稱。古代觀測天體的儀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尺表能審璣衡之度,寸管能測往復(fù)之氣?!?唐 楊炯 《登秘書省閣詩序》:“觀星文而考南北,大象入於璣衡?!?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渾天昉于璣衡,機(jī)器創(chuàng)于 班 墨 ?!眳⒁姟?璇璣玉衡 ”。
(2).北斗七星的泛稱。 宋 王安石 《謝賜歷日表》:“恭惟陛下躬包歷數(shù),政順璣衡,齊日月之照臨,體乾坤之闔辟。” 明 楊慎 《柯玉井贈寶劍》詩:“沖霄紫氣璣衡北,照夜清光奎壁東?!?br />(3).借指天文學(xué)。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鼓樓刻漏:“ 石堂 名 普 ,字 尚德 , 寧德 人,精律呂璣衡之學(xué)?!?/div>
《漢語大詞典》:璇璣玉衡(璇璣玉衡)
亦作“璿璣玉衡”。亦作“琁機(jī)玉衡”。 古代玉飾的觀測天象的儀器。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孔 傳:“璿,美玉。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運(yùn)轉(zhuǎn)者。” 孔穎達(dá) 疏:“璣衡者,璣為轉(zhuǎn)運(yùn),衡為橫簫,運(yùn)璣使動於下,以衡望之。是王者正天文之器。 漢 世以來謂之渾天儀者是也?!?span id="6aiycme" class="book">《后漢書·安帝紀(jì)》:“昔在帝王,承天理民,莫不據(jù)琁機(jī)玉衡,以齊七政。” 清 王韜 《變法上》:“銅龍沙漏,璇璣玉衡, 中國 已有之于 唐 虞 之世。”一說為北斗七星。一至四星名魁、為璇璣;五至七星名杓,為玉衡。參閱史記·天官書、晉書·天文志上
《漢語大詞典》:寸管
(1).指短小的律管。定音或候氣的儀器。《文選·陸機(jī)〈演連珠〉》:“是以寸管下傃,天地不能以氣欺?!?李善 注:“寸管,黃鐘九寸之律,以灰飛,所以辨天地之?dāng)?shù)。” 唐 鮑溶 《秋懷》詩:“恩榮不可恃,天道歸寸管?!?清 方文 《酬何芝岳相公》詩之二:“故鄉(xiāng)涂炭思霖雨,寸管春回草木榮?!?br />(2).指筆。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讓太尉增封表》:“具煩寸管,備黷尺史,曠旬浹景,祈指遂宜?!?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韻寄蔡天啟》:“侯方習(xí)篆籀,寸管靜嘗擪?!?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fēng)告示》:“本經(jīng)史而為詞章,盍展長才於寸管?”
《國語辭典》:儀表(儀表)  拼音:yí biǎo
1.準(zhǔn)則、模范。《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
2.容貌舉止。南朝梁。沈約 齊丞相豫章文憲王碑:「位冠朝首,儀表瑰雄,風(fēng)神秀杰?!埂端问?。卷二五二。楊承信傳》:「楊承信身長八尺,美儀表。」
3.測量指示的器具。如駕駛座前指示速度、高度、油量的表。也作「儀表」。
《國語辭典》:司南  拼音:sī nán
1.利用磁石指極性制成的指南儀器,可辨別方向,為我國古代的重大發(fā)明之一,即現(xiàn)在指南針之始祖?!俄n非子。有度》:「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jié)h。王充《論衡。是應(yīng)》:「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2.比喻指導(dǎo)、準(zhǔn)則。唐。楊齊宣 晉書音義序:「由是博考諸傳,綜覽群言,研覈異同,撰成音義,亦足以暢先皇旨趣,為學(xué)者司南?!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十月二十四日夜夢中送廬山道人歸山詩:「夙士極知成殿后,吾曹所賴作司南。」
《國語辭典》:司晨  拼音:sī chén
1.主掌報曉的事。《舊五代史。卷三四。唐書。莊宗本紀(jì)八。史臣曰》:「外則伶人亂政,內(nèi)則牝雞司晨?!固?。李咸用 早雞詩:「錦翅朱冠驚四鄰,稻粱恩重職司晨。」
2.職官名。清代欽天監(jiān)的屬官,職掌知漏刻,即唐司天臺的屬官司辰。
《漢語大詞典》:渾儀(渾儀)
我國古代觀測天體位置的儀器。又稱渾天儀。南史·宋紀(jì)上·武帝:“ 長安 豐稔,帑藏盈積,帝先收其彝器、渾儀、土圭、記里鼓、指南車及 秦始皇 玉璽送之都?!?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天文家有渾儀,測天之器,設(shè)於崇臺,以候垂象者,則古之璣衡也。”清史稿·天文志二:“ 明 於 北京 齊化門 內(nèi)倚城筑 觀象臺 ,倣 元 製作渾儀、簡儀、天體三儀,置於臺上。”
《國語辭典》:日表  拼音:rì biǎo
1.在日月之外。比喻極遠(yuǎn)的地方?!端螘?。卷二九。符瑞志下》:「日表地外,改服請教?!?br />2.日影?!独m(xù)漢書志。第一。律歷志上》:「以比日表,以管萬事。」
3.帝王的儀表。《宋史。卷一四一。樂志十六》:「仰瞻日表映朱纮,環(huán)佩更鏘鳴?!?/div>
《國語辭典》:相風(fēng)(相風(fēng))  拼音:xiàng fēng
1.觀測風(fēng)向。晉。潘岳相風(fēng)賦〉:「立成器以相風(fēng),棲靈烏于帝庭?!?br />2.古代測風(fēng)向的器具。以木或銅制成烏鳥的形狀,插在竿上放在屋頂或船只的桅桿上,有風(fēng)時就會轉(zhuǎn)動。亦用作儀仗。唐。韓偓 苑中詩:「上苑離宮處處迷,相風(fēng)高與露盤齊。」也稱為「相風(fēng)竿」、「相風(fēng)烏」。
《漢語大詞典》:相烏(相烏)
古代觀測風(fēng)向的儀器。 北周 庾信 《周宗廟歌》之十二:“鼓移行漏,風(fēng)轉(zhuǎn)相烏?!?清 吳偉業(yè) 《八風(fēng)詩·南風(fēng)》:“玉尺披圖解慍篇,相烏高指 越 裳天?!?吳翌鳳 注引拾遺記:“ 少昊 母曰 皇娥 ,游 窮桑 之浦。有神童稱為帝子,與 皇娥 讌戲泛於海。以桂枝為表,結(jié)芳茅為族,刻玉為鳩置於表端,言知四時之候,今之相風(fēng),蓋其遺象?!?張素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詩:“ 皇娥 若肯偕游戲,便結(jié)芳茅作相烏。”